APP下载

守卫舌尖上的校园

2019-04-28文丨马小川

遵义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校食堂食堂食品

文丨■ 马小川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民生,是所有人都关注的大问题。校园食品安全更是备受关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民生,是所有人都关注的大问题。校园食品安全更是备受关注。

问题频发的校园餐饮

日前,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有学生家长反映,学校食堂的食品发霉变质,网友曝光的图片触目惊心。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涉事学校也回应称正在处理相关情况。

根据微博网友爆料,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内据称出现了各种发霉变质的水果、冷冻肉,有学生吃了身体出现异常。

此次校园餐出现问题,相关部门的反应不可谓不快,据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高度关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食品原料存在的问题,已经要求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部署,加强与教育等部门的配合,迅速开展调查,依法严肃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学校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在问题发生的第2天,四川省教育厅在“四川教育发布”微信号上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派出工作组前往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会同成都市教育局进行核查处置,有关调查核实和相关工作跟进情况,将及时通报。同时,四川省教育厅已要求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对所有学校食堂原材料供应等环节进行排查,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消息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全面排查学校食品安全隐患,严防严管严控学校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广大学生饮食安全。

其实,这并非孤例。一直以来,校园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屡见报端。2018年9月初,江西万安县因为企业配送营养餐食材发霉,紧急停止其配餐服务并严厉追责;安徽芜湖两所幼儿园又因为使用过期调味品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被立案调查,涉事幼儿园股东和院长直接被刑事拘留。

2018年9月21日至23日,河北赵县石塔实验联盟学校育英校区被曝出数十名住宿生集中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后入院治疗,当地教育局立即令其整改。央视网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该校食堂在整改期间仍有违规操作,面粉堆放未按照“离地离墙”的要求,甚至在面条机、案板上发现有疑似老鼠屎的黑色物体。

2018年10月,上海中芯学校有家长探校发现,其“食堂菜品”实在太简陋”,和“每天24元”标准差的太远,两日后,学校与供餐方以及家长代表三方会谈,并去食堂后厨参观,居然发现食堂储存的菜品和调味品存在腐烂变质、过保质期等问题。

……

校园本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乐园,校园食堂更应该是在外学生放心的饮食首选。但是,诸如此类的校园食堂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有哪些?究竟谁来为祖国明天的花朵保驾护航?

此类事件的频发主要原因是校园管理者责任感的缺失。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是学校首先要做到的,学校管理者有责任,也有义务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卫生的饮食。其次,虽然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的增加,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就目前许多学校情况看,国家投入到基层学校的经费主要用于了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而用在后勤服务特别是在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经费却相当的少。最后,食堂安全问题频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严,没有制定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校方的行为,或是惩罚力度不够大,做了此类事情不需用付出太大的代价,没有对社会起到足够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也相当于纵容了校方违法的行为。

饮食无小事

校园饮食牵动万千家庭,一有风吹草动就人心惶惶。虽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但总有人以身试法。众所周知,教育部早就要求推行陪餐制——严格落实校长、教师陪餐制度。但从各地实践情况看,有的地方并没有落到实处。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而从爆出的问题出现,陪餐制在许多地方沦为纸上的制度,不少学校老师、学生的餐饮都是分开的。

早在2016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教育部等6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学校要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此处再敲黑板,是“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意见还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落实。看来,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出了问题被免,一点都不冤。

今年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是委员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部长通道以及记者会上都表示要用“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手段、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守护食品药品安全。

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近日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作为青少年重要的成长场所,严抓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事关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康。然而,由于青少年群体普遍缺乏食品安全意识,鉴别能力不强,维权意识较差,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危及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在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的同时,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食品安全科普教育也尤为重要。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必须严字当头,责任到位、监管到位、问责到位,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成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近日明确要求各地要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和制度,依法依规快速开展应急处置,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对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供餐单位和承包公司实施联合惩戒。各地要把这样的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严管的同时,还必须严惩,才能产生威慑力。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出重拳、出连环拳。对破坏食品安全的企业,除了行政处罚、采取经济制裁和市场禁入等手段之外,也应扬起刑法利剑。近年来,社会上一些食品安全犯罪入刑,起到了很好的震慑和教育作用。对出现问题的学校、监管人员等相关责任人也应严查背后有无渎职、贪腐行为,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和依法严惩。

媒体评论员王石川认为:打造坚实的食品安全防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从全民共识到制度设计,再到监督发威,唯有每个层级都不失守,都能切实负起责任来,校园食品才有安全可言。学校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必须像监管药品一样监管食品,让孩子吃得安全,让家长放心。从这个角度看,遏制学校食品安全问题,须有釜底抽薪之策,以期早日实现治标更治本。

猜你喜欢

学校食堂食堂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再来一碗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商丘市示范区打响新学期学校食堂“保卫战”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学校食堂是黑暗料理的发源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