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鹮 从7到1000的生存跨越

2019-04-27

绿色中国·B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死线朱鹮筑巢

7与1000,本是两个平凡的数字,而对于朱鹮来说,这两个平凡的数字背后却凝结了一个家族的兴亡史。1981年残存的7只朱鹮在生死线间苦苦挣扎的场景还依稀可见,转眼数十年间,朱鹮已然壮大到1000多只,成为濒危物种由危转安的典范“家族”。

那么,朱鹮家族是如何实现生存跨越的呢?

朱鹮家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其生存史有6500万年之久,是鸟类中闻名遐迩的“活化石”。但是,伴随气候环境的变化,干燥与寒冷使得适合朱鹮筑巢的阔叶栎类树种分布面积骤然缩减;而气候变干也使得环境的湿度减小,水域面积逐渐缩小,朱鹮家族捕食场所大幅度减小;更加糟糕的是人类的扩张也在不断压缩朱鹮的生存空间,水土流失、水位降低、植被严重破坏、农药和化肥的应用加剧了朱鹮家族的生存困境。不过数载,曾经盛名天下的朱鹮鸟便难觅踪迹。

残存的朱鹮踉跄逃入深山,在恶劣的环境中与死亡展开殊死较量。为了躲避天敌的追杀,朱鹮选择高大的马尾松、栓皮栎和油松筑巢,营巢的平均高度高达19米;在森林中寻找靠近水源的筑巢地,为越冬与夏季繁殖储备充足的事物。

朱鹮鸟挣扎在生死线的同时,人们也没有忘记寻找它们。科学家踏遍了祖国大半河山,终于在1981年洋县姚家沟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朱鹮。朱鹮保护事业的大幕也在家族的自救与人力救援并进间拉开。

根据朱鹮鸟的生存现状,人们同时开展以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的双重朱鹮拯救计划。在就地保护阶段,当地成立了朱鹮保护机构,从“食住行”方方面面呵护着朱鹮顺利成长。对朱鹮觅食地进行改造,通过增加冬水田面积和人工投食的方法来改善朱鹮觅食地的面积和质量;对栖息地林木展开保护,以保证朱鹮正常的繁殖和夜宿,同时对朱鹮家族繁殖期进行昼夜看护。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有着“东方宝石”美誉的朱鹮鸟终于重现蓝天。

对朱鹮的保护是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一个缩影。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我国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公园3种类型。其中,国家公园是最具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目前已开展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相信,随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会有更多像朱鹮這样的珍稀动植物在美丽家园中快乐生活。

猜你喜欢

生死线朱鹮筑巢
蜜蜂筑巢
鸟儿筑巢
鸟儿筑巢
穿越地震“生死线”(外一则)
白鹭筑巢
我家有女
朱鹮 从7到1000的生存跨越
优雅的朱鹮
朱鹮你好
啊,朱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