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2019-04-27赖秀华
赖秀华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生动、真实、具体的人和物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愉悦中快乐地学习,寓教于乐。
【关键词】现实情境 互动交流 动手操作 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85-02
新一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我们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突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这一理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学习。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指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为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它是外在的、陌生的,需要通过教师加工后,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与掌握。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让两个学生上台来演示,用动作,语言来表现“同时”,“相对”,“相距”,“相遇”四个词,让其他同学说一说他们演示得是否恰当。在再现相遇的情境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同时”,“相对”,“相距”,“相遇”这四个词,还明白了相遇时各自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即相遇时间。演示完,再让学生说说应该在哪里相遇更恰当?相遇点应该离谁的出发点近?从而让学生明白时间相同,速度不同,路程也就不同。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获得了实际的感观,并以此为学习新知的思维起点,不仅让学生感受相遇的意义,形成了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还为突破“速度和”这一教学难点,探究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扫除了障碍。这种方法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目标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老师的角色;可以用学生的姓名来命名他们自己成果,體验发现的快乐;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数学,体验学习的自由……在这些自由的体验中,让师生互动、让心灵沟通、让思维碰撞。
如在教学本题时:森林公园要召开动物运动会,共来了38个运动员,要派车去接他们,一辆面包车6个座位80元,一辆轿车4个座位60元,你认为怎么派车最合理?由于给的条件多,内涵丰富,学生开始无从下手,我就启发学生:这里的合理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各抒己见。其中一组讨论后汇报:派面包车平均每人花12元多一些,派轿车平均每人花15元,而且需要的车多,所以派面包车比派轿车合算,于是就有这样的解法:38÷6=6(辆)……2(人),需要派6辆面包车,但是余下的2人怎么办呢?学生们又经过讨论,觉得派面包车比派轿车省钱。因为480÷6+60=540元,共派7辆车,需要540元。但有的学生说这样安排,只坐了2个座位,浪费了2个座位,不如派5辆面包车,还有8人,正好派2辆轿车,得出80×5+60×2=520元,也就是派7辆车,只需520元。
整堂课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完成了对新知的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活动和思维密不可分。”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因而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具体操作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体验,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出示两个无法用肉眼直接比较面积大小的图形,在学生认知冲突之时,我让学生小组商量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呢?当学生为难时,教师再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如;一元硬币若干、小豆子若干、小正方形若干、方格纸。告诉学生如果需要,可以借助这些材料想想办法。接着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最后学生上台展示各种方法如下:.
1)用硬币铺满两个图形,比较硬币所用的个数
2)用小豆子铺满两个图形,比较小豆子所用的个数
3)用小正方形铺满两个图形,比较小正方形所用的个数
4)把两个图形印在小方格纸上,数出小方格
在学生展示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法较好,为什么?最后学生统一意见,认为:硬币和小豆子误差较大,而且小豆子会滚不方便。采用小方格纸和小正方形测量误差最小,最准确。也了解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最后,教师再提问用小正方形去测量手中橡皮的一个面的面积,应该用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来测量比较好?(由此引出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也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四、引导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学习。
如何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以及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了一些图和文字,如上海浦东机场日均起降379次,上海悬浮列车周一到周五日均客流量为4000余人等,让学生说一说什么叫日均起降379次,你是怎样理解4000余人的,是不是浦东机场的飞机每天都起降379次。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之后,再出示五一期间福州左海公园参观人数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统计图你获得什么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平均每天来多少人)你能估计一下可能每天来多少人,要想知道估得准不准,有什么办法?(求平均数),最后再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公园负责人,你会用什么方法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玩?像这样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设计教学,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让学生确确实实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一切可操作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