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探讨
2019-04-27陈炳根
陈炳根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数学主要是研究数量与空间形式关系的学科,揭示了客观实践的内在规律。小学生学习数学,可以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还能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分析了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45-02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害怕学习数学,主要是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太强。数学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因此,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综合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不同于以往数学教学中的题海战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训练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数学课上开展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分析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行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很简单,但很多知识需要去判断和分析,这就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多方面去思考和判断,在思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数学教学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堂课中。
(二)重视学习情境创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创设丰富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境的创设既要结合教学目标,又要生动地运动数学语言。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问题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有探究性的,不宜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而且,作为一名教师,学生应该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在当今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情境的创设也要有时代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分数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亚洲杯的得分,例如第一场小组赛中国进了1个球,澳大利亚进了3个球,第二场小组赛中中国进了2个球,韩国进了2个球,第三场小组赛中中国进了1个球,日本进了2个球,每进一个球得一分,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在思考和计算的过程中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了解到了有关国家和足球杯的知识。这样的问题具体而富有时代气息,自然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三)利用生活实际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生活材料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培养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生活和课堂上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加深对数学的印象。数学反映在生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融入课堂,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熟悉的课堂中拓展数学思维,不断提高数学感知,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以探究行为为主
仅仅依靠数学课上学到的数学知识不能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生能够学习数学,摆脱教师和教科书的限制,在更广阔的数学世界中实现更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索性学习活动,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使用教具,在教学生识别图形的时候可以用剪刀、剪纸、胶带等方法切割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为了完成模型制作,小学生必须从每个平面的点、线、面出发,了解每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是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要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要更加重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學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培养更多实际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永贵.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实现方法[J].学周刊,2018(05):105-106.
[2]范冰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