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点
2019-04-27王秀美
王秀美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而读写结合更是有效推进语文教育素质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不断处理好阅读教学中的读写关系,充分挖掘读写结合点,从而推动阅读教学水平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阅读教学在读写结合方面的不足,从而提出充分挖掘读写结合点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挖掘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97-02
引言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文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重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发展方式之一便是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精心选择合理的读写结合点,在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和情感表达后,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探究,抒写所得所思,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思维,也更有利于提升其思想认识水平和思维高度。
1.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在读写结合方面的不足
1.1缺乏阅读兴趣,素材积累匮乏
小学阶段仍处于学生成长发展和自我认知的初级阶段,大多数小学生对阅读课程尚未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容易对阅读和写作产生错误认知,护士阅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造成学生对阅读失去学习兴趣,降低了课堂效率。另外,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接触的外界事物有限,因此写作素材的积累也相对较少,导致其写作阅读过程中无从下笔,更无法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写作素材。
1.2读写分离突出,语言情感表达贫乏
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未提及作文教学,而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也没有联系阅读教学,同时也忽略了引导学生在教材中积累日常语文学习的重要阅读和写作资源。这类读写分离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读写、讲练、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脱节,不利于阅读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挖掘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点的有效途径
2.1 以读促写,充分挖掘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题材新颖、布局合理且语句通顺优美,都属于经过精挑细选的写作和阅读典范。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从而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例如,在《变色龙》一课的教学中,对奥楚蔑洛夫和周围出场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的拿捏就极具代表性,教师可以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关键词句,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述奥楚蔑洛夫说话和动作举止的细节进行朗读,然后讨论这刻画出奥楚蔑洛夫什么樣的人物形象,接着又以此引导学生去思考周围其他人物是如何刻画描写,其各自的性格又有什么特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细节写作手法,以身边人为模板进行一小段的人物细节写作。这样通过阅读引入写作的训练能有效帮助学生把握细节写作的精髓。
2.2以写促读,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特色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日常表达手段,需要特别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篇章的构造,同时也容易受到作者所读文章的影响,其很可能会有意识地从某一篇读到过的文章中寻找启发并借鉴于创作。以写促读能够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这一锻炼过程中受益,从而发展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并有意识体会对比不同阅读文章的语言特色。另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摘录在之前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以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手段,并鼓励其以作品内蕴含的思想内容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来写读后笔记。从而真正做到以写促读。
在讲解《夹竹桃》这一类景物描写文章的时候,要想让学生更深入体会季羡林先生的语言特色,可以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小作文练笔,让学生试着从季先生描写景物的角度去描述其他自己感兴趣的景物或者事件,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能更好地把握写作技巧。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找准读写结合点的前提是深入解读写作文本,明确写作目的,从所选阅读文章的描写角度和特点出发来设计训练,同时还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况,以便其能更好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和领悟作者的语言特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读中探写,读写合为一体,才能不断拓展阅读教学的魅力。作为教师,需要启发学生以帮助其准确抒发写作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提炼,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相辅相成的方式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和语文素养,提高其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和文字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柰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魏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向互动[D].云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