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抗逆力小组实践反思
2019-04-27魏源鹏
摘 要:以某小学为例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该小学抗逆力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了社会工作干预。最后依据小组工作计划与策略对服务过程进行反思与梳理。帮助农村小学生以正向地、积极地方式引导他们自身来发现自身所蕴含的各种能力以及能够辐射连接的各种资源,达到提升抗逆力的水平,并对实践予以反思。
关键词:抗逆力;农村小学生;小组社会工作
伴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工业化的深入推进、现代化程度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与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新兴发展的城市,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针对农村儿童的研究逐渐增多,大部分的研究方向都围绕着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失去父母的孩子。但是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有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特征与现象的农村青少年在面对困境是否能克服的问题。
农村小学生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评估和社会工作者反思:
一、评估方法
小组的评估方法采用量表评估、第三方评估与自我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在三个系列小组中采用“自我评价法”,指的是小组参与人员在小组活动第一次开始时,请每一位组员写一张属于自己的自我评价表,评价问题自行填写,并在之后的每一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填写该表格。第二这是一个“评估工具”,用来在每节小组活动后小组成员的心理变化状况、活动参与程度、对团队气氛的感受等等信息,为社会工作者及时评估小组成员的状况提供一定的依据,其次这还是一个对活动满意情况的调查分析基础,从相关内容中提取对小组的想法,以让社会工作者及时调整小组计划与工作内容,确切做到“以案主、以参与者为中心”。
二、社会工作者的反思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在小组工作的研究方法中,社会工作者提出“共同参与”这一视角,但是在实践操作中,这一视角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实践。社会工作者依旧要在小组充当小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这一角色才能对小组的整体发展路线有个明晰地把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了传统的社工与案主的专业关系是专家与治疗对象的二元体系下,社会工作者在活动之中掌握了过多的权力不利于小组的良性发展,小组的“主动权”与“话语权”应该内多的转向与小组成员身上,以达成“助人自助”甚至是“助人自助再助人”这一观念。
社会工作者应将自己是某领域专家或权威这一角度放置于一边,而是作为一名“小组实际参与者”认真观察小组成员的变化,陪同成员的发展。在小组活动中有很多成员会把你当做“老师”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小组中依据成员所体现出的独特性,欣赏成员在小组进程所展现的面对困境和不利所展现的各种良性反映,并给予支持和肯定,增强组员的成就感并对此给予积极地正向地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组员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并认为这种能力是其他人的帮助才被赋予的。只有这种符合小组成员发展的社工角色定位才能避免社工在小组中成为“组员的家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社会工作者出现先入为主的观念,以免影响对组员的观察。
(二)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优势视角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以分担、支持和提示的方式协助他们做出决定,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案主获取帮助的途径。而在实际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为小组成员做出了过多的安排与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主自决”。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为成员获取帮助提供多种途径,从而避免以“小组家长”的身份为小组成员做出过多的决定。途径和达成任务的方式有很多,条件因素是开放的,而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种条件下。以避免小组成员的依赖感,影响组员自立自决。
社会工作的灵魂就是“助人自助”,即不仅仅要帮助案主或者小组成员解决问题,更应该帮助他们提升运用自身能力挑战问题并自我解决的能力。以正向地、积极地方式引导他们自身来发现自身所蕴含的各种能力以及能够辐射连接的各种资源。同时将这些能力与资源以肯定的视角与方式反馈给他们,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挑战和自我增能,从而更好的提升抗逆力水平,更好地应对来自未来的挑战。
(三)抗逆力的持续提升与发展性的缺失。虽然从短暂的抗逆力提升训练中,参加小组的农村小学生的抗逆力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这仅仅是短期效果,长此以往,以这些小学生为代表的农村青少年将会接受更大的挑战。为此,持续帮助与阶段性沟通是保证服务质量与效果的重要环节。但现如今我国关于青少年抗逆力提升方面的训练并没有纳入学校政教计划或学生活动中,相关内容仍然是一片空白。
在几个月的介入研究中,在当前形势下持续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作的方式是上乘之举。依靠学校这个公共平台,可以使得更多的孩子在成长期获得更大的帮助,同时结合不同家庭不同资源关系网络,为青少年提供更细致化、专业化的成长服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更快乐幸福,也能在改善亲子关系,促进亲子有机交流上提供更多的助力。此外,社会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小学可以依靠社会力量例如NGO组织,以及相应社工机构的项目计划,在学校中与自身学校的政教计划相结合,做出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需求、可行性与发展性并存的实践内容。在这一点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做得比较好,三方协作十分密切且发展良好,对学生的保护性支持,发展性计划与青少年个人未来探索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因此,继续发展社工仍是我们的一项艱巨的任务,持续性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性人才与发展可持续性的社工服务仍将是我们探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莹.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的两种视角.学海[C].2013年04期.
[2]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Charles·H·Zastrow)等著.社会工作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黄辛隐.日本学校社会工作现状及发展探析.苏州大学学报[C].2006年04期.
作者简介:魏源鹏(1994- ),男,黑龙江拜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于长春工业大学,国家助理社会工作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