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域下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研究
2019-04-27赵月
摘 要:近几年,虽然两岸交流程度加深,台湾同胞对“中国认同”并没有因此得到加强。因此,文章站在通识教育的角度,从通过三维分析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提出国家认同的提升需要借助通识教育理念优势,并且多方共同努力,使台湾青年在享有教育机会的同时,保证其所受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真实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台湾青年;国家认同
台湾问题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期许。随着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两岸虽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但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不升反降,尤其台湾青年一代的“国家认同”,严重与主流意识相背离。与此同时,台湾的通识教育形势却一片良好,由此,结合通识教育背景,针对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现状,提出具体且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通识教育与国家认同
通识教育不是要求学生每个领域的知识都“通”,而是面对不同学科,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专业教育相对,目标是培养跳出专业局限,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专精型人才。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以培养“全人”理念为核心的“自由教育”。在台湾,通识教育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各大高校后,其发展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逐渐显示出兼具时代性和本土性的特征。
“国家认同”是某个体或者群体对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要素形成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从其本质属性来看,杨研学者认为国家认同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变易性。一方面,从血缘系谱、历史文化传统到疆域边界、语言、宗教等这些构成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皆为本质性存在,很难改变。因此人们的国家认同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国家认同是认同主体对客体自发形成的心理活动或者具体实践。换言之,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是自主选择地主观能动性的过程。由于这种主观能动性,台湾民众会存在心理取向不稳定的可能。
通識教育和国家认同二者相辅相成,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识教育是历史和时代潮流的结合体,是高校教育方法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识教育能够帮助未来台湾的中坚力量—受教育的台湾青年以一颗“与时俱进”的心态合理地去认识、包容甚至吸收非本土文化,从而达到提升国家认同的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此同时,国家认同的形成和提升则需要台湾青年以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为支撑,以通识教育“全面发展,成为“通才”的理念为指导,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就不会存在偏差或者脱离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
二、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现状以及通识教育带来的转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两岸关系具有特殊性,无先例可循,有必要从三维视角来分析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即通过主权意义的国家认同、政权意义的国家认同和政体意义的国家认同。
(一)主权意义的国家认同
主权意义维度的国家认同本质就是对“一个中国”的认同。目前,台湾青年对自身身份认知由“橄榄型”变为“金字塔”状态,即极少数台湾青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少数人认为自己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但绝大部分青年将自身定位为“台湾人”。据“台湾竞争力论坛”2016年6月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认同比例降至46.8%。由此可见,“台湾人”身份认同占据多数,台湾青年“一中”认同状况不容乐观。其次,在统“独”问题上,无论是在两岸各方面实力相当还是存在差距时,支持“两岸统一”人数始终少于支持“台湾独立”的人数,而且支持“台湾独立”的比列呈上升趋势,明显有走向分离主义的苗头。
(二)政权意义的国家认同
“一国两制”政策是两代中央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法。然而,在“港澳”成功实施的前提下,“一国两制”在台湾却没有机会充分展现其特有的制度优越性。大多数人认为“一国两制”是中央专门为解决港澳问题设计,台湾民众片面的认为“一国两制”不能解决台湾现实问题。其次,由于“一国两制”的实施未经过台湾民众表决,造成“中央强制实施一国两制”的假象,让台湾民众,包括台湾青年,误认为中央想要借“一国两制”之手“矮化吞并”台湾。再者,出于两岸和平发展的考量,中央转变对台发展策略,在重要涉台官方文件和讲话中提及“一国两制”的次数和频率大幅减少,台湾社会据此认为中央已经放弃“一国两制”。因此,台湾青年认为中央施政不民主,从而不承认中央政权,抗拒中央管理。
(三)政体意义的国家认同
从政体意义的国家认同来看,台湾青年基本不认同大陆社会主义政体。由于对中央政权存在误解,台湾青年对认为中央领导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不民主的制度。另外,台湾青年生长在资本主义环境,在未能接受全面客观的社会主义知识,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矛盾,二者不可能在一个国家之下和谐共生。
在教育界,通识教育在台实践和探索将近65年,使得台湾青年拥有全面的知识,理性的认知能力,其“融会贯通”的指导思想使得台湾青年具备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受台湾民众信任的“台湾竞争力论坛”在2018年10月18日公布民调数据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民众达58.3%,创近六年来新高;台湾《远见杂志》针对“台湾民心动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46.3%的人愿意来大陆发展,且越年轻、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就越有想来大陆发展的想法。
三、归因分析
政治上,台湾的政治制度主要来源于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政治,国家领导人的选举采用多党轮替执政。而大陆政治制度源自苏联,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专政下实行一党执政多党参议。以通识教育的眼光来看,台湾执政党的理念以发言、政策、方针的形式灌输给台湾青年,具体言行措施在社会传播过程中,无形中就在影响台湾青年的意识形态。尤其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矛头直指大陆政治体制,给台湾民众留下“社会主义不民主”、“一国之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无法共生”的印象。
文化上,台湾被日本占领期间,对台进行长达50多年的皇民化运动,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乃至姓氏等方面全面实施同化政策,目的是强化日本认同,从根源上断绝台湾和大陆的思想维系。受“改造”后的台湾民众成为台湾青年的长辈,在家庭教育中,台湾青年受“日式”文化的熏陶,潜意识中便将自己划为日本人。
此外,媒体和“台独”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由于台湾媒体的政治化和商业化,媒体对“两岸”的报道并非“两岸”本身,而是经过筛选和修饰过的“两岸”。这个“两岸”很有可能是“扭曲的”、“夸大的”、“失实的”。但它总是被当作真实存在传播给台湾青年。在大众传播无孔不入的今天,台湾民众不知不觉地就被“同化”了。
“台独”不仅是一股政治势力,他引导的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在台独的各种形式中,“文化台独”是台独分子扭转台湾青年主流国家认同主要方式,也是最具有破坏力的方式。20世纪末,台独势力在台湾文教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台独”思想不断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政策等形式蔓延。例如,1988年,李登辉变本加厉,发布一系列“去中国化”教育言论及政策;蔡英文“取消祭奠中山陵”、“推行母语教学”、“删除文言文经典著作”等。不难看出,“文化台独”使受教育的台湾青年知识缺失,甚至走向歧途,既违背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的理念,也会导致台湾青年对“中国认同”陷入瞻前顾后的胶着状态。
四、提升策略
首先,两岸双方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对于内地来说,在了解台湾青年思维方式的前提下,面向台湾青年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活动,将大陆取得的成就以及两岸集体记忆以交流的形式展现出来,唤醒其国家认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信息输出的同时,大陆也需倾听台湾青年声音,尊重并保护台湾本土文化,使其真切感受到大陆的关怀和民主。对于台湾青年,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理性认识大陆,在实践中探索真理,改变传统印象中大陆不民主、不文明的刻板印象,为树立正确的认同观奠定基础。
其次,借助通识教育优势,优化学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增设历史课程。将真实、客观、全面的台湾与内地的历史知识以课本为载体,课堂为表现形式传输给台湾青年。帮助青年一代了解台湾和内地之间的渊源,填补其漏缺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使其透过历史的镜子洞察“台独”面具下的真相,从根源上切断“台独”分子将青年一代作为传播对象的想法。再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精英教育,对于各学校优势专业,先经过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再挑选出通识课程阶段最优秀台湾青年进入精英专业。如此一来,既保证青年精英思想层次和专业能力高度一致,又给未来两岸的发展提供契机。
最后,建立媒体监督机制,构建良好的媒体舆论环境。台湾当局应建立完善的媒体监督机制,让犯了错的媒体人与普通人受到同样的惩罚,而非冠以“新闻自由”而对其无限放纵,才是改变台湾媒体之乱象的根本。接着,两岸应当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的特点,在继续增强传统媒体传播力的同时,努力开拓传播渠道,尽快构建两岸共通新平台。
参考文献
[1] 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2]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03):64-68.
[3] 余婷婷.臺湾高校通识教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2014.
[4] 暨爱民.国家认同建构:基于民族视觉的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 杨研.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区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6] 李龙.港台青年国家认同的三维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 2016(05):43-44.
[7] 苏颂兴,黄伟伟,张祖谦,李秘.台湾青年“一中”认同与两岸发展[J].青年探索,2014(03):24-31.
[8] 王治国.“一国两制”在台湾遭遇的误解与挑战剖析[J].现代台湾研究,2018(04):1-7.
[9] 庄吟茜.“一国两制”在台湾的污名化:剖析与澄清[J].台湾研究,2016(01):31-38.
[10] 张顺.台湾文化认同的潜在危机探析[J].台湾研究, 2016(03):76-81.
[11] 何博仪.台湾媒体乱象浅析[J].南方电视学刊,2014 (01):115-116.
作者简介:赵月(1993.02- ),女,汉族,江苏泰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港台地区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