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心弦触发学思
2019-04-27邵蓉
邵蓉
【关键词】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情景;对比;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6—0109—01
自2017年秋季起,新教材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构建了集教读、自读与课外阅读于一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力图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能力、触发感性思维认知,深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巧妙创设问题情景、灵活运用对比教学以及实施群文阅读策略等三个环节入手,探讨了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触发学思
鉴于初中阶段学生普遍缺乏成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自读课文教学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与启发,引领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阅读学习思路,确保有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自主寻求方法的学习能力,进而通过针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研读,掌握故事情节、了解叙事方法。以《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教学为例,这篇文章着重刻画心理描写,在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借助问题明确阅读重点与要点,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依据问题逐层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是文中谁说的,是对谁说的,这句话诞生在怎样的故事情境下”等问题,引导学生快速通读全文,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进行复述。通过三个问题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树立明确的任务目标,进而更好地依据目标进行文章的逐层分解,在此过程中添加相应的时间、地点、情节等要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与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把握文章细节、强化问题导入,例如可以选取文中第17自然段的环境描写语句,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并换位思考如果你置身于寂静的夜幕之下会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借此加深学生对于景物衬托法的理解,进一步实现对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深入体察思想情感
在进行自读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讲读课文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新旧课文的大体内容、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进行对比分析,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以往知识的记忆,又能够推动学生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动态发展。例如,在学习自读课文《一颗小桃树》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紫藤萝瀑布》进行对比分析,先引导学生分析小桃树与作者的成长经历,并探寻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小桃树恶劣的生长条件,观照“我”在落后荒僻小山村的成长经历,借助小桃树的瘦小观照“我”的渺小,借助小桃树受风雨的摧残,类比“我”在成长道路上经历的种种磨难,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紫藤萝瀑布》中紫藤萝由花朵伶仃稀疏,逐渐成长为花瀑这一成长过程中所传达出的“生命无止境”“人生美好”等观念,对比《一颗小桃树》中小桃树虽遭受风雨却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进一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不懈追求梦想、顽强拼搏等思想意蕴,实现阅读情感的有效深化,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
三、实施群文阅读策略,培养学生个体认知
在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实施群文阅读策略,真正引导学生探寻一类文章的核心内容、思想与写作方法,进而加深对于同类型作品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深化学生个体思维认知的有效培育。例如,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自读课文时,教师便可以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由鲁迅所作的文章进行群文观照阅读,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视角出发,树立对于鲁迅人物形象的全新认知,探寻鲁迅对萧红的文学创作所造成的影响。借助群文阅读,可以使学生站在更加多元化的角度对于鲁迅先生的不同身份进行全面认识,进一步体会鲁迅的生活化、真实化等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化學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阅读学习能力,更能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有效调动与激发。
总而言之,自读课文借助编写体例的改革,深化了阅读教学的引导与启发作用,借助旁批与提示取代课后习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空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合理调整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确保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进行适时、适度的引导与启发,真正能够使学生内心的情感思维得到触动、阅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深化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初中语文自读课文课堂主问题设计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761)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