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偶发事件处理“四法”
2019-04-27司育红
司育红
【关键词】 体育教学;偶发事件;处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07—0127—01
体育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且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在教学中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当偶发事件出现时,它可供教师估计形式和采取策略的时间短暂,教师尚若不能及时灵活处理,且处理不当,不但会引起冲突,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因势利导,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为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力求把这种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那么如何处理体育课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呢?下面笔者就谈谈几种偶发事件的具体处理方法。
1.冷静对待恶作剧。恶作剧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授课,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搅乱课堂秩序。如处理不当,往往会乱上加乱,火上浇油。因此,在处理这类事件时,教师首先要做到冷静沉着,采用相应措施,把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内。如一位教师在教“前滚翻”动作时,为启发学生怎样使身体转动得快,提问:“圆东西和方东西在地面上滚动时,哪个转的快?”一学生答:“方形物!”班级学生顿时哄堂大笑。显然这是一个恶作剧的回答。此时,教师如果大发雷霆,狠狠把这个学生批评一顿,一定会影响整个教学秩序。但教师若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地说:“××同学的回答很响亮,反应也很快,但是你能否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呢?”用这样的话反问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2.机智处理违纪行为。例如,已经上课了,教师正在宣布课堂教学内容,一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喊“报告”,嘴里还嚼着没有来得及咽下的油条,逗得大家一阵哄笑。迟到是一种违纪行为,应该受到批评,但正面批評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说:“我看到××同学为了不迟到,来不及吃完油条就飞跑过来,我很感动。这说明他对体育课很重视。附带说一下,口含油条跑来上课不卫生,对身体有害,以后还是请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好,请入列。”一席话说得这位学生又惭愧又感动。所以迟到这个偶发事件,倘若合理引导,处理得当,就能既不扩大矛盾,又教育了其他学生。
3.巧妙排除外界干扰。体育课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是由于其自身特点决定的。这类偶发事件,不具明显的预兆。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如在教学中集中讲解时,一只蝴蝶翩然而至,在学生面前飞来舞去,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此时,教师如果生硬地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继续听讲,很可能事与愿违。这位教师巧妙地就蝴蝶这个话题问学生:“谁能说出为什么蝴蝶围绕着你们飞?”学生不解,他接着说:“因为你们是祖国的花朵。‘蝶恋花嘛!”一席诙谐幽默的话语引起了学生会意的微笑,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他迅速转入正题,把队伍变换了练习方位,又重新开始了活动。这样,蝴蝶引起的干扰很快就排除了。
4.沉着矫正教师自误。教师尽管在课前经过了认真准备,但在上课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如讲解失误或示范出问题等。此类事件若处理失当,有损教师的威信和影响教学秩序。因此,教师的沉着与机警应变十分重要。如一位教师在给学生做栏侧跨栏示范时,不小心碰到栏架,身体向前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本来有些学生对跨栏有畏惧心理,看到这种情况,心中更生疑惧。为弥补刚才的失误,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这位教师机灵一点,不动声色地提了一个问题:“刚才哪位同学看到是我的哪个部位将栏架碰倒?”有学生答:“是膝关节。”教师接着说:“对,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可是大家说说,为什么膝关节会将栏架碰倒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了原因。这位教师又因势利导,讲述正确的提拉起跨腿动作并调整步点,给大家又做了正确优美的示范,重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偶发事件的巧妙处理,既能化解师生矛盾,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这一切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强化素养,提升自己,保证体育教学平稳有序开展。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