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学生学习数学的金钥匙

2019-04-27周永刚

甘肃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周永刚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111—01

孔子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适宜的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生动,进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认读钟面上所表示的整时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教学伊始通过创设龟兔赛跑谁赢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看时间的需要,并利用已有知识试认时间,在此基础上展开新课的教学。这样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内容抽象、枯燥、乏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笔者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象粉笔,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口哨,7象银锄,8象葫芦,9象蝌蚪。”这样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童话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适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常常需要借助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操作,可以建立丰富的表象,并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满足了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如,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四、适时将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而游戏恰恰符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引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和应用知识。这样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他们学数学、爱数学创造了条件。

如,复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讓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适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如,教学“连加、连减”时,通过制作投影片,演示小熊运南瓜的情形:第一次运了4个,第二次运来2个,过了一会儿又运来了1个。学生根据画面很容易列出算式:“4+2+1”,不经教师指导就能正确读连加算式,并结合情境进行计算。整个过程水到渠成,读、写连加算式的重、难点很容易得以突破,教学效果很明显。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