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

2019-04-27谢春生

甘肃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意义初中语文

谢春生

【关键词】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108—01

自主学习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主动思考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大都是强迫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无法促进教育的进步,只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需要的是综合素质人才,由此教师更需要重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更多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各方面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需要教师正确引导。第一,自主學习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学习的科目较多,学生在巨大的压力和自控能力不强的情况下,无法主动学习,在学习上比较被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就会形成厌学心理。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厌学的心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自主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运用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放式课堂其实是针对新课改之前的封闭性课堂而言,也就是在课堂上减少“指令性”的成分,给于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积极主动思考,运用自身所学去探究和探讨知识,达到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目的。与此同时,开放式课堂还能够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并且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风筝》这篇文章时,为了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发言,从而使学生学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重视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毋庸置疑,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时可能无法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思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例如,在教学《邓稼先》这篇文章之前,笔者通过给学生介绍邓稼先先生的生平经历以及贡献,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拜、热爱之情,然后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且学习文章,最后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通过回忆邓稼先的生平以及贡献,赞扬了邓稼先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因此,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不但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提升课堂的效率。

3.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如此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锻炼,既能够改变传统枯燥无味教学方法,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时,对于文章要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理解,那么教师就很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相关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组织一次观赏桃花的活动,让学生走进作者写作的世界,去体验作者当时的心境,从而引发与作者的共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相信通过教师的学习以及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一定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综合性较强的人才。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意义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