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引”生“批”

2019-04-27李爱萍

甘肃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批改作文小学语文

李爱萍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104—01

作文批改教学中,教师建构“指导—自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作文兴趣。学生在互改作文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扩大了受教育面,更有利于把文章写好。

一、授之以渔,会改会批,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自改作文是一件较难的事,要达到训练的目标,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一开始就让学生自改,他们是改不好的。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骤,扶着他们上路,并送上一程。1.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能自改其文”,作文批改要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通过教给学生“三步走”来修改作文:第一步要让学生通读作文,对修改的文章要有个总体认识和思路把控。第二步要让学生在通读作文的基础上,对选题、结构层次、详略等方面作出判断、圈画、点批、重组重塑。第三步要让学生对字、词、句加以推敲,初步判断字、词、句使用的合理性和标点符号运用,并能准确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2.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作者在反复修改中才能领略写出美文的巧妙之法和乐趣。要让学生明确作文修改应从易到难,教给学生“一判二找三纠四看”来批改作文。“一判”:判断卷面是否整洁,格式是否正确。“二找”:找出错别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找出病句,在下面划上横线。“三纠”:纠正错误的标点符号;纠正错别字,在批语栏里写上正字;纠正病句,写清病因。“四看”:看用词是否生动准确,语言是否通顺简练;看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看首尾是否完整呼应,段落过渡是否自然流畅,结构层次是否条理清晰;看选材是否符合实际生活具有典型性,是否围绕中心。这样,有步骤地反复修改才有章可循,避免了乱改一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放手让学生自批自改。首先,教师要强调自改要求,明确批改目标,循序渐进,随着学生自改经验的积累,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地增加自改要求。其次,学生批改作文时,教师要巡回查询,随时解决学生批改过程中碰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再次,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教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有进步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修改后的作文仍存在问题,教师要指出其批改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修改。更有益的是,在“指导—自主”的模式中,以生为本,不但提高了学生作文批改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还变面面俱到为强化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为今后“学生互改”打好了基础。

二、教学相长,合作探究,激发提升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潜能

互改作文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减轻教师的负担;既可扩大学生的受教育面,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互改中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修改作文和写作文的兴趣。1.示范引路,集体批改。教师将学生的某一篇带有共性的作文放在投影屏幕上,组织全班学生以课堂讨论的形式,针对“如何改好”,来引导学生按照批改作文的要求、方法和步骤各抒已见,实现信息的全方位流动,发挥教师的导向、扶助作用。2.学生结对,互批互改。教学中,教师让同桌、前后位置或水平差异较大的两个学生交换批改作文,也就是对批,可鼓励学生通过交谈、征求意见提出异议,讨论后修改;作文批改完后,由作者审阅、询问、交换意见等提高批改质量。在这样一种始终充满融洽、平等、友好的气氛中,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发挥了自主性,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小组合作,共同批改。也就是三人一小组共同批改,每组好、中、差搭配组合,选出組长负责批改全过程。小组建立后,由教师指定文本,提出修改要求,确定批改重点,要多发现作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对错误和不足之处要提出具体的意见,重在肯定鼓励,让学生在鼓励中接受和改正自己的不足。

学生批改要像一面“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学生批改应该是一座“加油站”,给学生补充向前行进的作文“能源”;学生批改应该是一座“桥梁”,使学生到达较为理想的作文境地。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中年级作文有效评改策略实践研究》论文,课题立项号:GS[2017]GHB3364)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批改作文小学语文
浅析初中英语“零作业”批改
精雕细琢成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