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官移植引发的伦理思考

2019-04-27唐静

青年与社会 2019年8期
关键词:伦理问题对策

摘 要:随着器官移植技术也在發展,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随之也带来了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关键词:器官移植;伦理问题;对策

器官移植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器官移植始于20世纪50年代,器官移植最开始是在动物身上做实验,随后才应用到人的身上。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是随着这门学科产生的。

一、器官移植的概述

器官移植是用一个完好功能的器官换由于疾病等原因而无法医治的器官,来抢救病人的生命,改善病人健康状况的方法。器官移植技术已应用于心脏、肾脏,肝等器官。器官移植的来源供体有:尸体供体,胎儿供体,异种供体等。该技术的应用挽救了许多生命,但随之也出现了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二、器官移植出现的伦理问题

(一)器官移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虽然人口多,但自愿捐献器官的却极少。因为这违背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孝之始也。”充分反映了我国的传统伦理中,对父母尽孝道,就得活着时保持身体的完整性,纵使死后也得保持身体的完整性。就是因为中国人受这种传统伦理的影响,人们才会对器官移植产生排斥的态度,很难接受死后捐献器官,而且很多人受“死要全尸”的观念影响,把死后捐献器官看成是不孝之举。所以在器官移植的捐献中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器官移植的商业化。首先由于自愿捐献器官的人数少,而需要器官移植的人数又比较多,找到适合自己的移植器官几率就非常小,所以对器官有很大的需求。其次,在许多地方,由于贫穷迫使一些人出售自己的器官来维持生活。所以对器官的需求很大,加上人体器官可获得高额利润,促使一些非法买卖器官的商人把器官当成一种交易。甚至有些私人医院把病人麻醉后,偷偷割走他们的肾脏。

(三)器官移植公平分配问题。器官移植是一项高新技术,在移植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新型药物、技术。所以器官移植手术需要高昂的费用。做一例肾移植手术就得花费十几万元人民币,在一般的低收入家庭是难以承受高昂的费用,这就促使家庭贫困的患者即使有器官提供着也不能进行器官移植。只有相对富裕的人才能做器官移植手术。

(四)器官移植的知情自愿问题。器官捐献必须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在捐献中,医生有义务对器官捐献供者和受者详细说明其中的风险和利益,以保证器官来源的合法性。在亲属捐献的过程中,有的人是迫于压力而不是出于自愿捐献自己的器官,这就违背了伦理中自愿原则。

(五)异种器官移植引发的问题。在器官移植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异种器官移植出现了,但异种移植出现很多风险,例如,身体风险,心理风险等,同时引起伦理道德的思考。首先,异种器官移植的种类少,部分器官不能移植,所以异种器官并不是万能的。

三、解决器官移植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宣传机制,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首先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和对器官移植技术并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严重阻碍了人们捐献器官的行为。其次,器官捐献在宣传上的缺失,让人们对器官捐献认知不够。因此,应该对公民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积极宣传器官移植方面的知识,引导大众,使其认识到利用死者的器官去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有利于他人和医疗进步的有价值的行为。从舆论引导,社会公益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宣传,让公民对器官移植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认识到器官捐献的意义,确立他们对这种行为的认同,主动自觉地做出道德行为的选择。

(二)建立健全法律保障制度,坚决反对非法买卖。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在立法上加大力度。政府应完善器官移植的相关法律,保护捐献者的合法权利。从法律层面上解决器官移植带来的伦理问题。规范人体器官移植活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医疗质量,使器官移植有法可依。用法律来确保器官移植的合法化,确保医疗发展和法律的一致性。

(三)保证知情自愿原则,建立器官移植激励机制。器官移植的知情自愿原则主要是医生对器官移植的提供者和接受者进行详细的说明,说明在器官移植中的风险利弊,让器官移植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能真正知情。要对器官捐献者经济补偿,如:治疗费等。为供者提供必要的费用,对捐赠家属进行褒奖等,来激励人们捐献器官。

(四)建立移植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器官移植基金,既可以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可以给器官捐献者适当的奖励和经济补偿。从多方面筹集资金,同时对器官移植的监督,进一步做好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和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培训。确立器官来源的审查制度,严禁任何非法的器官买卖,严防器官商业化而导致贩卖人体器官和不正当手段获取人体器官。

(五)建立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面对器官来源短缺的现状中,应遵循公平原则来制定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的准则。使器官捐献者和接受者的最大化。目前的医疗资源分配还不公平,加上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器官移植中,应注意贯彻公平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捐献的人数逐渐增多,防止器官不当使用和浪费,有利于遵循公正,公平的人体器官分配的原则。

(六)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确保移植器官的科学性和道德性。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把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在实际的操作中医生应分组管理,对医生进行资格审查,以确保医生不违规。

总之,器官移植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对于移植器官的需求还很迫切。但器官移植的伦理道德问题也要值得注意,所以,我们应该均衡科学价值和伦理道德价值,在救治患者的同时,解决器官移植有关的道德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章海山,张建如著.伦理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年9月第1版.

[2] 黄志平,唐媛.论对器官移植技术理性的伦理介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5).

作者简介:唐静(1993.01- ),女,山西长治人,硕士,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伦理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
网络谣言若干伦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