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根“of studies”两个中文译本的鉴赏
2019-04-27刘林林
内容摘要:本文对弗朗西斯.培根的“of studies ”两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从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这一视角,结合翻译美学的理念,鉴赏两个中文译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通过例举高健先生和王佐良先生的译句,指出翻译不但要对原文作者的风格进行传译,还要让读者在译入语中感受到“美”。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 文言美 简约美
一.引言
1957年,《培根论人生》在英国首次出版,至今四百多年来,历经数次再版重印,几乎被译为人类所有的语言。本文选取的是《培根论人生》中的第五十篇“论学”,全文一共十八句,是一篇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培根在此文中主要阐述了读书学习的价值,人们对读书学习持有的不同态度,以及应该怎样读书,读什么类型的书。
培根的散文一向以文笔优美古朴、语言简洁凝练、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而著称。读者能否感受到这位伟大散文家的风格,取决于译者能否传译出培根散文的特点。
二.尤金·奈达及其读者反应论
尤金.奈达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在80年代前期出版的《奈达论翻译》一书中指出:“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判断某个译作是否译得正确,也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这就是“读者反应论”,它为翻译界创出了一个崭新的局面,翻译的标准转向以“读者为中心”。一是让读者了解原作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二是通过阅读,使读者欣赏文章的美。因此,一个优秀的译者,不但要精確地传达出原作的意思,还要用读者可以接受的,最好是优美的表达方式将源语转换为译入语。
三.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
(一)两个译本的总体特色
培根的《论人生》魅力无穷,国内译本不少于10个,作者选择了高健先生和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下文称高译和王译)总体而言,高先生和王先生都对培根散文的风格进行了传译,达到了“神似”。两人多使用排比短句,行文凝练流畅。此外,二人在译文中运用了文言,使文章古韵尤存。
培根所处的时代正是从古英语向近代英语过渡时期,于是,我们在培根的散文中既可以读到古英语(Abeunt studia in mores) 又能看到近代英语。为了体现语言的这一历史性,高健先生和王佐良先生在译文中都采用了半文半白的语体。以上是两人译文的共同特点,进一步细品推敲后,两人在用词,句式,修辞表达上又各有千秋。
(二)译例比较
由于篇幅限制,下面就几个译例进行比较:
1.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ion; 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ur of a scholar.
王译: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高译:以过多之时日耽溺于学便是怠惰;以其所学供装饰便成虚矫;断事但以书中之规律绳之,便又是文人学士难改之积习。
述评:用定量的方法分析王译和高译,王先生只用27个汉字便将意思表现的通透清晰;高先生则以49个汉字,相比之下,可谓长篇累牍。笔者援引这一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人识语言的简约之美。英国诗人莎士比亚曾经说过“brevity is the beauty”。简约之美体现在用少量的词汇表现丰满的含义。对这一句的翻译,王先生可谓计高一筹:费时过多―以过多之时日;全凭条文断事―断事但以书中之规矩绳之;乃―便又是;学究故态―――文人学士难改之积习等。比较而言,虽两人都使用文言句法,但高先生的文言读起来如八股文,冗长繁琐,令人难懂;而王先生的文言既带有白话文的气息,又不乏文言之韵味,读起来其意自现,朗朗上口。简约的文言可以为译文增添古韵,使文章典雅古朴;而繁冗的文言则适得其反,造成不良的审美效果。
2.And therefore,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 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
王译: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高译:是故,疏于握管者,其记忆须强;交谈不足者,其才智须捷;腹中乏书之人,其狡黠也亦须大,有不知而实似知之之能。
述评:很明显,对于此句的翻译,王译较为通俗,白话,而高译却是文言。对于当今读惯白话文章的读者来说,会更加倾向于王译。但笔者仔细品读,推敲后发现王译有两处有失妥当:(1)“a present wit”,王译为“天生聪颖”,作者认为培根在此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其才智须与时俱进”。 高译为“才智须捷”略带有培根所要表达之意,但也不是十分确切。(2)王佐良先生将“have much cunning”译为“欺世有术”实在是有失妥当,“欺”字蕴含着“欺骗,欺负”之意,而“cunning”一词传达的是“狡猾,狡黠”之意。因此,高译胜于王译。
从审美角度谈起,高译体现了“文言之美”其句式整齐,用词考究,如“write”译为“握管”; “read little”译为“腹中乏书”。这些词语的表达清晰明了,形象鲜明。笔者建议将“腹中乏书之人”改为“腹中乏书者”因前文高先生以“疏于握管者;交谈不足者”起文,为了行文的一致美感,建议用同样的句式和词语,能够再现培根的短句排比风格。
对于“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的翻译,笔者比较欣赏王先生的翻译。高译为“有不知而实似知之之能”,两个“之”并列排放,给人以繁琐拖累之感,从审美角度说,实在是不可取;而王译“始能无知而显有知”則巧妙地避开了这一劣势,可以看出译者的良苦用心。
(3)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es.
王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高译:史益人智;诗令人慧;数学教人缜密;自然哲学进人于深透;伦理学启人之庄严;而逻辑修辞诸学则在援人以辩术;学人人性格也。
述评:从句式结构的美感分析,王佐良先生对此句的翻译更加精彩。此外,“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几词用得恰到好处。“王先生将“natural philosophy”译为“科学”,而高先生则直译为“自然哲学”,笔者认为“科学”胜于“自然哲学”,因为培根时代所谓“natural philosophy”,较接近于后世之科学。
在翻译“Abeunt studia in mores”时,高先生译为“学人人性格也”,笔者认为,这并没有明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意思,句子抽象难以让读者把握。是“学习是人的本性”?是“学习塑造了人的性格”?还是“学得越多,性格越完善”?笔者认为培根在这里想表达“学得多,知得多”这层意思,因此,王先生将其译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有其合理一面的。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几个译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先生和王先生的译文都有可取之处。从尤金.奈达的“读者反应论”看,似乎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更能迎合现代读者的口味。从对文章风格的传译上看,高王二人都能够做到“形似”与“神似”。从审美角度而言,两人又各有千秋,语句时而简约,时而以文言为译文增添古韵。
参考文献
[1]刘宓庆著.《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2]毛荣贵著.《翻译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奈达著.《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4]叶子南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0.
(作者介绍:刘林林,硕士研究生,宁波工程学院外事处,主攻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