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2019-04-27毛瑞兰
毛瑞兰
【关键词】 中学生;课外阅读;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058—01
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心理非常敏感,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引导他们在心理上的问题,就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密切注意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我们还要知道课外阅读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正是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最需要完成的就是处理好这个特殊时期的各种问题。如果处理方法使用不得当,那么一定会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校园中的表现也存在很明显的问题: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成绩落后,不热爱校园和老师。这正是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和改正所导致的。另外,情感问题也是初中学生存在的重要问题,他们缺少一定的自制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对事物的正确与否无法有效判断。
二、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的心理变化
1.阅读自由。课外阅读相比于课内阅读是自由,无拘无束的,满足了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他们的阅读兴趣会得到很大激发。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时间,可以在任何地点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使他们的阅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发掘兴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其兴趣是息息相关的,在选择读物时,他们基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阅读的读物。而课内教材大多数理论性较强,往往不给学生提供选择,这就大大束缚住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导致他们发掘不到自己的兴趣。所以相比于课本教材,学生们更喜欢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3.控制节奏。在相对自由的课外阅读中,学生们对于节奏的控制更是至关重要。在课外阅读时,学生们可以自行掌握控制自己的阅读节奏,常常会沉浸在愉悦的阅读快节奏中不能自拔,偶尔也会为细细品味忘记时间。
三、课外阅读指导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只有他们对阅读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更要进行改革,引导学生走向课堂外,积极探索课外阅读。课上要总结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课下要给学生讲解一些名人事迹,介绍优秀课外读物,同时,也可经常开展读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采用奖励的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兴趣。
2.在课外阅读中增长学生的信心。在进行阅读时,先进行简单的阅读,循序渐进地进行复杂的阅读学习,这样能在无形中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同时,教师的教育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懂得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阅读,在课后交流中,要和学生平等沟通,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当学生沉浸在独立自主的阅读中,教师适当给予鼓励和帮助,才能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比赛,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能开拓视野,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从而增加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
3.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感情。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评价能力,开阔他们的新视野,所以学校和家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学校和家庭要让学生接触到各个知识领域,完善学生的知识理论系统,让他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达到一种饱满的状态,在不同的课外阅读中领略着不同的感情主旨,体验着不同的变化,从而使他们的精神情感丰满起来。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有效配合,对学生实施双面教育。教师向家长传授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总而言之,当下青少年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不容忽视,校园和家庭更应该重视他们的心理变化。由于现在教育的不全面性,导致了青少年心理的不健康发展等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课外阅读这一方法,学生们学会了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懂得了怎样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才使得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很好发展。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