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2019-04-27徐瑞华
徐瑞华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07—0057—01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发现,有的教师能够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學习能力,但是有的教师更新后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学生,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师发挥自身教学才能的舞台,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名初中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如何转变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拙见,以期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教学依据。
一、 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过程,转变教学方式
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赋予学生与教师平等的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从而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整个初中语文学习的知识主要是寓于日常的生活中,生活就离不开应答、对话、提问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单单只是在课堂上学到知识,与教师的交流和对话都能够促进学生吸收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基于此,教师更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坚定不移地抵制接受式的学习方法,适当抛弃部分教师以知识权威的形象掌控学生一举一动的课堂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并且分析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深入学习文章各个段落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积极性。
二、 重视课堂上提问的艺术,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应该思考这节课哪些提问是多余的、有效的,还需要改进哪些问题。课堂提问是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甚至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一种方法,它不仅仅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的疑问会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思维。教师在问一个问题时,还应该重视提问的价值,也就是说有目的性地提问,且合乎教材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吃透教材,发掘问题并且巧设疑问。设置的问题要能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同时,提出的问题要准,一是要求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抓住主要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还应该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三是应该抓住提问的时机。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适当思考的空间,并且在提问时应该抓住最优提问的时机,在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但是又不知道答案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 借助网络增加师生交流,促进学生学习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便利,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课堂更加活跃,增加了师生互动的途径以及机会,让教师与学生不仅仅能够在课堂上交流,而且能借助各种软件,如微信、QQ、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建立讨论群,然后每周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交流学习,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点评,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并且不断取得进步。长此以往,学生能在与同学、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多媒体更好地转变教学方法。语文教材内容比较丰富,能够让学生互相学习、讨论的教材更是数不胜数,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性地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材料,或者是鼓励学生推荐一些值得讨论的教材,然后师生共同在群里讨论。比如,在学习崔颢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讨论应该怎么翻译这首诗,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学习,再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就已经提前掌握了相关的学习内容。
综上,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不断成长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