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2019-04-27王改凤

甘肃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王改凤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048—01

现代信息技术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学校的课堂,它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以往,在传统的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使得教学内容比较封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缺乏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最好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方式就是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提供的是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是多種感官的综合的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记忆是非常有心理学价值的。因为多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而且便于重复和编辑,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传统的呈现方式要多。可见,信息技术作为媒体的呈现工具,其优势是明显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讲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然而在教学时,由于某些文章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仅靠单纯的“讲”难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这样课堂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学生尽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如果能适当地运用音响等电教手段,让学生视觉、听觉同时受到形象、生动、具体的感观材料的刺激,这样学生不仅很快理解教材的含义,而且易能触景生情,产生共鸣。如,在教授《威尼斯的小艇》时,因认识的差异,学生很难真切感受到意大利名城威尼斯那温和明媚、美妙庄严的异国情调。于是,我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先放一段“威尼斯游历”的录像,然后配以优美的音乐和深情的朗读,再将各个重点场景的精美图片一一展现出来。学生对文章的景物描写有了整体把握,在愉悦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取得了很好的感知阅读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仅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授《我是什么》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知识?于是,学生充满好奇地上网查询,通过网上阅读,他们纷纷发言:“我知道了在地球的温度变化下,水可以以三种不同的形态在地球上出现,这就是冰、水和水蒸气。”“我知道了南极的冰山就是水的固体形态!”“我还知道水的用处很大,工业生产离不开水,农业灌溉也离不开水,就连我们人体百分之七十也是水。”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