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潜能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2019-04-27马宝元

甘肃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潜能生转化策略成因

马宝元

【关键词】 “互联网+”;潜能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041—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潜能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潜能生”即后进生,之所以是“最难啃的骨头”,是因为每一个潜能生又都具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这并不是说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只能着眼于单个的个体,事实上,千姿百态的潜能生在表现出鲜明个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作为一个群体的共同特性,准确全面地把握潜能生的这些共同特征,尤其是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关键。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借助网络,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加快实现潜能生的转化。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潜能生的成因

1.自身因素。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

2.家庭因素。(1)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一般来说,潜能生的家长是教不得法,娇严失当。有的家长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捧他们为掌上明珠,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家长粗暴无知,对子女抱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或家庭成员之间要求不一致,使子女无所适从。(2)家长自身不完善。一是表现为父母不和,经常吵架、打架,生活不安定,家庭没温暖,在这样一个充满是非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忧郁、焦虑、敏感、多疑,难以与人和谐相处,总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二是表现为父母有一方不全,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等等,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孤僻、自卑、早熟的心理,不思进取,进而成为潜能生。

3.社会因素。混乱的价值观念和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不择手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再加上“电子罂粟”——网络暴力、色情以及不良的文艺作品、黄色书刊等的影响,让好奇心強、自我控制能力又较弱的青少年学生极容易产生价值观念的混乱,形成不良行为习惯,进而沦为潜能生。

二、“互联网+”时代下潜能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1. 尊重和理解,消除潜能生的对立情绪。在生活中,潜能生往往受到老师、同学的冷嘲热讽,经常接受老师的惩罚,甚至是变相体罚,潜能生总认为老师针对他,是故意刁难他,在这种情绪下师生之间是很难沟通的,即使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也不会接受,根本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要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化解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为此,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聊天式的攀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在此基础上老师在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教育,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情感沟通了,学生才会感到理顺、在理,进而受理、入理。

2.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潜能生转化。 在摸清潜能生产生的原因之后,教育者的下一步工作便是找准“病灶”、开好“药方”,针对不同的“病情”,做到扬长避短,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潜能生增强改正错误的信心。首先,对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前途理想、悲观失望的潜能生,要对其晓之以理,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循善诱,做到以理服人。其次,教师要利用互联网的形式,针对一些课堂上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在线辅导。

3.集合多方力量,展开互帮互助。首先,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展开合作。“互联网+”时代的沟通方式、形式更加多样,也更为方便快捷。例如,教师可以向家长公布QQ号、微信号,要求他们主动加入并建起专门的交流群,随时向家长点对点告知学生学习生活状况,表扬学生身上的优点,也提出存在的不足,请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密切关注,并配合教师开展教育管理。其次,班主任要与其他任课教师展开合作。班级不光是班主任一人的事,与任课教师也密切相关,尤其是潜能生的转化。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协调一致,共同使班级蒸蒸日上,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交流转化潜能生的方法措施,要达成一致意见,不能班主任往前拉,任课教师往后拖。最后,要积极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一方面,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在座次排位上注意好差结合;充分重视学生的性格互补;在班会、团队活动发言和班委会组成上,注意多给潜能生表现的机会和位置;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团结、友爱、平等和温暖,没有歧视、冷漠和偏见,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价值,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下“潜能生”转化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410)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潜能生转化策略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小组合作学习中潜能生帮扶方法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