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研究

2019-04-27张玉奇

科技资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军民价值链协同

张玉奇

摘 要:地方高校在发挥原始创新、技术转化和加速军民协同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了包含协同创新的主体层、增值层和模式导向层的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并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及资源共享原则,从内部和外部协同两个视角阐述了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以期实现多个创新主体协同行动,为我国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 军民融合技术 协同创新体系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b)-0-02

继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晰新形势下军民融合总体思路与关键任务。目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催生了大量军民两用技术创新需求,也为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1]。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开展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工作依然面临诸多困难需要解决。比如高校的科技工作管理水平急需提高,军民融合创新活动的科技力量较为分散、研究项目规模较小,创新体系与地方高校脱节、联系不够紧密,难以与军民融合等各种创新者实现协同发展的目标。这些问题不仅对军民两用技术推广使用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严重阻碍了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限制其在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军民融合企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因此,系统地研究如何构建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是摆在地方高校和政府主管部门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协同创新理论

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阐述了创新的内涵,他认为创新是指在生产系统中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有机结合,以获取最大化利润为目的。德国学者Haken在1971年首次在系统理论中提出了协同作用的概念,既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子系统之间协调、协作或同步的协同效应和集体行动,结果会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自此,协同创新理论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1.1 企业竞争优势与价值链理论

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理论,通过调整其内部价值链和高等教育机构的价值链,科研机构,企业可以把三者优势结合起来,企业可以提供资金,大学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同时科研机构利用技术储备,使企业价值链升华,从而实现企业价值链的增值,并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可以基于价值链理论选择契约合作模式[2],其中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四者之间并非直接的竞争关系,一定程度上4家单位资源优势互补,并能在合作中有所收获,提升各自价值与竟争力。

1.2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是一种组织间关系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其强调环境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与交换,并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维护组织的运作。由于军民融合技术的特殊性,各单位很难进行独立的研究开发,故在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各参与成员之间在技术和人员等方面均相互依赖,因此体系各主体要坚持资源共享原则,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潜力,提高总体效益。

1.3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科斯(1937)提出,后来由威廉姆斯(2013)等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所形成的比较完整理论体系。交易成本,是指因交易而发生联系的各方在起草、修订、签订契约并在合作过程中,合理执行契约规定所发生的人、财、物等方面耗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在任何交接点处,各方因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产生一定交易成本。某种程度上说,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形成发展基于交易成本的出现,交易成本直接影响合作效果。地方高校軍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交易成本理论,从创意、研发、成果转化、批量生产以及产品销售一系列环节中形成军民融合企业完整的价值链,与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价值链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

2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中不仅创新链持续运转,知识链和价值链也在其中持续流动。在此过程中,价值链的运行使得各主体的资本实现增值,知识链的运行使得各主体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创新得以持续发展。由于协同创新体系中各主体业务范围不同,经营领域不同,形成了多条相互关联的价值链和增值链。文章基于价值链和增值链共同构成的创新链形成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外部环境会间接、直接地对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主体产生影响。地方高校必须积极引导其他地方高校、上下游企业、研究所等军民融合产业链上的主体调动自身积极性,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推动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和地方高校领导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价值增值过程。

在推动协同创新进程中,一是要关注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可以完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布局,带动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军民融合企业在产业上游提供发展源动力;二是要关注技术创新。由于军民融合企业处于产业下游,要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及市场敏感性方面的优势,结合上下游产业,使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融为一体,解决合作过程中成果转化难的问题。

校所协同创新是指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利用双方的团队和科研资源,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技,紧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校所主要在两方面展开合作,一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队伍和科技资源,打造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激发科研人员研发动力;二是资源共享,双方一同开展技术研究,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将人才、项目、资源全部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助推地方高校军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采取“政产学研协同,科技金融协同,区域协同”的发展战略,按行业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使三者相互贯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成果转化。同时要推动研发基金成立,搭建资本与科技项目对接的平台,并与企业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助力科技发展。

3 结语

与国内重点高校相比,虽然地方高校在师资水平、教育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差距明显,无法承接大量的国家级项目,但是其在发挥技术创新、技术转化的功能与职责、加速军民协同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该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了包含主体层、增值层和模式导向层的地方高校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并从内部和外部协同两条路径构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为地方高校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军民融合发展持续向纵深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东华,杨帆.协同创新环境下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联盟建设研究[J].档案管理,2018(5):19-21.

[2] 张海涛,张念祥,王丹,等.大数据背景下智库情报的服务创新——基于协同理论视角[J].现代情报,2018,38(9): 57-63.

[3] 徐占东,梅强,陈文娟,等.基于多主体博弈的协同创新中心收益策略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8(17):54-57.

猜你喜欢

军民价值链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京津冀协同发展
《价值链重构》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