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遴选机制探究

2019-04-27范春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发展过程大学生党员探究

范春艳

[摘 要] 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遴选淘汰的过程。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遴选可分为入党前择优发展和入党后退出两种情况。健全党员遴选、退出机制,需要对党员发展形成共识,需要上级党组织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最为关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遴选标准,科学、有序、有效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遴选机制;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3-034-03

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2017年2月2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2017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对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等工作给出了详细的工作标准,在第四部分的党员管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及时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及时处分违纪党员。随着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怎样坚持发展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需要构建能进能退的畅通机制,保持党员的先進性。

一 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建立科学遴选、退出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党组织巩固执政地位的源头性工程

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的接班人和重要的生力军。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建立遴选、退出机制是保持共产党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源头性工程,促使优秀的学生党员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为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2 高校党员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

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是吸纳思想最端正、素质最优秀的群体到党的队伍中来,健全大学生入党的遴选、退出机制,是把党员发展从注重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关键性转变。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遴选、退出机制,才能确保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科学的遴选、退出机制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策略、工作程序、工作成效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3 帮助大学生党员自我成长的参照系

学生党员的发展,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比较重视发展前期的考察过程中,会充分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及综合素质,但在加入党组织后,言行与党章要求不符,或有违纪现象的党员时有存在。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的退出机制,疏通党员的“出口”,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也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及成长起到约束和警示作用。

二 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遴选、退出情况调研分析

课题组通过与上海大学人文社科、理科、工科、经管、艺术等五大类负责学生党建的部分负责老师开展了访谈,深入了解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基本流程、遴选标准及考核淘汰情况。

1 发展过程中的筛选、退出情况

在整个入党过程的考察环节中,客观存在一个普通同学由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四次身份的转换过程,每一个身份的转换都是一次遴选的过程,同样也是一次淘汰退出的过程。

从基层学院的访谈来看,在党支部召开预备党员入党审批会之前,党组织主要考察候选人在理想信念、学习成绩、实践活动及其社区表现等四个方面的表现,若达不到学院相应的要求,则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讨论。每一个环节相应的要求逐步提高,遴选的人数逐步压缩,从而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优,整个发展从人数上来看呈金字塔型。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各院系在思想、实践的标准方面相对来说较有一致性;但是在学习方面的要求具有学科的差异性。如学习成绩方面,大多数学院要求绩点达到3.0,甚至要求获得奖学金。部分工科学院因低年级基础课程比较难,其中在低年级遴选入党积极分子或确认发展对象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有酌情降低绩点的情况。

发展过程中的遴选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因为自身条件达不到要求,在组织考察、培养过程中被淘汰。二是存在因个人原因主动放弃的情况。尤其表现在第一环节即从入党申请人到党史培训班这一环节中,流失率、自动淘汰率约在10%左右。

2 入党后的淘汰退出情况

关于党员的退出,《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九条明确规定“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对于学生党员也同样需要严格遵守党章规定。

调研反馈一般学生党员中有三类情况会退出:第一类是学生主动要求退党,但组织一般都会做工作挽留;第二类是学生入党后违纪,被开除党籍;第三类是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不符合党员条件。访谈中了解到,大学生入党后的淘汰退出比例极小,并且多出现在流动党员与高年级毕业生党员身上。还有部分同学在预备党员期间出国,未主动与组织联系,即使到了转正期也不管不问,超出了正常转正的时间,同时没有向所在党支部递交思想汇报,按时交纳党费,没有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经批评教育后仍无改正的,就会被退党处理。

毕业生党员被淘汰的主要因素是组织关系的滞留。有部分学生党员在毕业后半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无故没有转走组织关系,并且也不与学校联系。尤其仍处于预备党员考察期的毕业生,没有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及行为动态,导致转正一拖再拖,最终被调整出党。此外,也有学生因为信仰的改变等问题而主动退党的特例。

三 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淘汰、退出情况原因分析

1 部分学生对入党流程了解不全,对党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少

在要求发展入党的学生群体中,不乏学生不清楚入党流程,以及后续的发展流程,有的以为上了党校后就是预备党员了。当时提交入党申请书只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并不是自己的信仰立场决定,也不是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到真正开始接触入党的教育与培养,接受入党考察的谈心谈话时,因为怕麻烦、没考虑清楚而主动放弃学习或找各种借口不参与培训或考试。其实,学生从大一开始,辅导员就会对新生进行初步的入党流程说明,从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到发展成为一名预备党员,需经过一系列程序,但不是出于真正意愿加入党组织的同学对于所讲的内容并不在意。

另外,大学生对党的发展历程及党的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欠缺。每次和入党同学谈话,简单的有关党史问题,部分学生都不能对答如流,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一名党员应将学习党史理论知识作为自己需要具备的基本思想政治素质,注意平时的学习积累。因此,在进行党史或党校考试时,有一部分学生因准备不充分,了解不多,而被淘汰;入党党员谈话不合格的需要再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2 部分学生对党员角色认知不清,自我要求不严格

加入党组织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生的优秀代表,在同学群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然也存在个别的学生党员对党员的身份角色在意识层面没有深刻的理解,对于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也没有认真履行,对自己缺乏严格的要求,有的是带着功利性的想法,有时也會受各类不良思潮和现象的影响,思想上出现动摇,致使行为上偏离党员要求的轨迹。访谈中了解的案例:一名毕业班的学生党员,在临近毕业前的一次“二专”考试中作弊,自己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据学院老师反映,这名学生前期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学习、活动各方面都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作为一名党员她并没有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严格要求,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个事件值得反思,对入党同学的思想政治素质该如何考察,怎样才能使党员的标准内化于心,使优秀党员的作风和品质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自觉行为。

3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难以量化,存在个别党员的极端行为

从基层学院的访谈中对学生党员考察方面存在共性的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不够严格,很难量化。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组织和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方面能力不突出,缺乏群众基础;而组织力和领导力强的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不理想,给党员发展工作带来困惑。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只能学生从是否参加活动,是否乐意帮助服务同学等方面考察,但不全面,因此,会有一部分思想觉悟并不高的学生也进入了党组织。访谈中了解的案例:一名高中入党的学生党员,进校后不参与班级活动,不接受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并有抵制情绪,甚至散布反面言论,教育无效后经劝说主动申请退党。

四 健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退出机制的思考

中央党校专家戴焰军指出,在新形势下应该有一种正常的党员退出机制,这种退出机制不应是一种处分,因为有一些党员没有犯错误,并没有处分的理由,但又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不能发挥一个党员的作用,这就应该形成一种正常的退出机制。[1] 关于大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的退出机制的建立及完善必将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培养和保证大学生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首先,形成共识,增强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知识,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工作中,不仅要通过理论知识的讲座,还要利用好经典红色影片、图片的欣赏与展览、优秀大学生党员的榜样力量,特殊节日如“七一”党的生日等契机开展系列活动,使学生感同身受,触动灵魂。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加入党组织的意义,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党员的要求和标准等,使有意愿加入共产党的学生自觉提高思想素质,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遴选的过程,经过逐步的考核,将成熟的、合格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组织中来,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各项要求,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入党后继续接受党组织的考核与培养,通过党支部活动或班级活动,加强对学生入党前后考核结果的相关规定的介绍和宣传,在学生当中形成一种共识,入党前的严格把关,入党后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即党员在发展过程中的退出机制是一种正常的优胜劣汰。在舆论氛围上形成对已经加入队伍的同学的一种无形的监督和约束。

其次,组织保障:加强顶层设计,抓好队伍建设,为探索实施党员退出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如何提高学生党员质量,如何推进学生党员的再教育,激发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是全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亟需破解的问题。针对现存大学生党员队伍中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高、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或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亟待上级党组织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由上而下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行落实。

学生党员的遴选培养和教育管理,其着力点在基层院系、基层党支部。因此,必须加强院系党建组织委员、思政工作者及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重视发挥辅导员、导师和广大党员教师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抓好对新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干事和辅导员的培训和工作指导,规范工作程序,注重学生发展质量。重点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入党动机教育,纯洁入党动机,严格发展程序,把好质量关,把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做实、做好、做细致,减少学生党员退党的可能。

再次,体制构建:建立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考核选拔指标体系,探索制定党员发展遴选淘汰机制。在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非常重要,其将直接影响后续培养工作的成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2017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结合访谈情况,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入党前后的退出机制的实施,以及确保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和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一是推进科学考核,注重党员发展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贯彻“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 确保党员质量。《2017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指出,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全面考察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的具体标准,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议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因此,在发展党员的实际工作中,合理的选拔标准是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量化的考核内容根据各个学院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内容都应该包括,如: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成绩、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史党校培训结业证书)、参与社会活动及志愿服务情况、群众基础、生活作风、社区表现、联系人意见等。在选拔过程中,强化竞争意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班级或党支部内组织开展公开竞聘演讲,民主投票打分,确保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都是通过清晰的、透明的考核选拔机制开展的,让同学们广泛参与,得到群众普遍认可,真正使各方面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党的队伍,同时也会激发大学生入党的热情。

二是建立学生党员发展动态管理系统,及时调整发展计划。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及其他各方面表现也是不断变化的。对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对他们的言行及时记录、定期考察。如有的学院制定了积极分子成长手册、预备党员成长手册,让入党的同学和预备党员们严格要求自己,根据自己的表现,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同时也是作为每一个阶段考核的重要依据。若有的同学思想上有所懈怠,成绩没达到学院的要求,实践行动不积极,没有尽到一名积极分子或者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同学中起到了不良的影响,那么针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基层党组织可以及时调整计划,延迟发展并进行再教育。若言行举止都不符合选拔标准的,则进行劝退清除出队伍,以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对于淘汰退出的同学还需要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在学生群体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退出者能心平气和,没有思想包袱,达成一种合理的运行机制的共识。

三是规范发展党员程序,严格把关。在从发展对象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的身份转变阶段,发展程序需要严格规范。《2017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指出认真落实培养、预审、公示、谈话、审批和接收、转正等程序及要求。前期的教育和培养促使学生不断成长,在发展过程中,要贯彻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嚴格各项流程,求真务实,各级审批部门严格把关,具体环节如平时的教育培养要过关;组织委员对入党同学的相关材料整理审查;学生支部要严把预审环节,召开入党前的答辩会、群众座谈会及入党审批会;学院党总支的严格审批、党委组织部的最终审核,通过各个级别的严格规范的程序确保党员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每一个发展环节,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党员标准进行选拔,同等条件下施行优中选优,确保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拔进队伍中来。

四是完善监督机制,有效开展民主评议。有效的监督体系是确保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 如果学生党员离开了普通学生群众的监督, 他们的思想就会退化、行动就会消极。上海大学很多学院都已建立了党员监督机制,如党员“挂牌”接受群众监督, 推出党员示范岗、红卡工作室、党员示范寝室等,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自己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达到考核标准。民主评议机制的完善是促进党员不断进步的重要环节。每一位党员都要接受来自党内外人员的评价,开展形式可以多样,充分征求党内外人员的意见,对于优秀的则宣传学习,对于满意度低、不合格的则加强教育,若非常恶劣的则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退出流程办理。

参考文献:

[1]各地探索党员退出机制[N].瞭望东方周刊,2013-03-04.

[2]陈刚.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

[3]王汉林,赵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30年的历程、成就与经验[J].江苏高教,2010(3).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发展过程大学生党员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简析越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浅谈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