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的思路与探索
2019-04-27李莉
李莉
摘 要:文章以黄湾樟乡村特色生态小镇为主要内容进行展开,分别对黄湾樟的村文化与黄湾樟的生态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施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我国经济也逐渐地壮大起来,从沿海到内陆,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再到原本落后的农村。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的振兴工作,致力于打造有特色、有韵味的乡村,但是现如今我国乡村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仍有很多困难等待我们去解决。因此,广西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项目探讨了乡村型小镇的相关问题,并得出了“三原”答案——“保留乡村原貌”、“不改变乡村原质”和“传承乡村原文化”。
关键词:乡村;生态小镇;规划设计
广西不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还有“仙湖小镇黄湾樟”。如此别致的地方位于广西融安大良,原本是国家地方重要精准扶贫地区,现如今已大变模样,由于与“仙湖”相伴,由于自身地理条件优越,由于自身美景令人留恋,呈三角形布局的黄家、湾洞、樟木三个小村屯整合共同体黄湾樟已成为仙湖综合旅游度假景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成为当地主要生态旅游区域之一。地势平坦的土地上种满了带动经济发展的农作物,与东面仙湖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带连通。位于西北的大山像巨人一样守护这片静谧的土地,项目总规划面积1607km2,其中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建设规模133.3km2。项目范围人口580多人,集聚着约10个民族。清澈的溪水流淌着,蜿蜒地点缀着风景如画的仙湖圣地。不过,最令人难忘的还是村民居住的地方,黄墙灰瓦是旧居民的一带记忆所在,一块块砖瓦在的堆积形成了墙,地上散落的鹅卵石被人们疲倦的脚步踩成了土地,这里的村民像是生活在“石器时代”,生活里处处可以见到石头的影子——石头制成的凳子、院内存放泔水的石器。远远望去,大面积的积水田映入眼帘,还有几个双层、三层砖混结构的平顶楼房,据介绍,背山处是村民的骄傲、孩子们的乐园——蜜柑果园。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速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地方政府对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规划建设非常重视。为促进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更好地发展,地方政府以开发生态旅游为主要实施内容,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村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村民投入到发展中去,在经济中实践,在实践中了解本土乡村文化,在了解中传承与发扬本土乡村文化。
当地政府根据“扬长避短”的发展方式展开了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的项目开发思路。一是“扬地区优势”。广西位于亚热带,四季如春的气候给了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极大的生命力,相比北方的寒冷,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可以在气候上给人们一种怡人的感觉,无论身处何地的人们都不用过度考虑气候问题。二是“扬乡村风情”。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少数民族居住的,更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像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一样同时拥有十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韵味,在这样民族风情碰撞下,主观上就会给人们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三是“扬特色”。“仙湖萦绕的乡村是仙人居住的圣地,蜜柑果是仙人吃的水果”,有着这样令人遐想的宣传标语,更大限度地增加了人们的好奇心,让人们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向往。四是“避开城市影子”。都市令人向往,对于乡村来讲,想要发展得与都市平齐是很困难的,与其苦苦追赶,不如扬长避短,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建设了属于本小镇的特色,在旅游选择上别具一格。五是“避开一次性经济”。在中国也有很多乡村利用乡村特色发展了乡村经济,但是结果非常不好,一次性过度使用与浪费乡村资源与乡村生态是对这个乡村最大的伤害,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以此为鉴,制定了“乡村保护与发展”政策,要求在发展可持续乡村生态下进行经济的发展,严厉禁止一切破坏生态与影响生态的活动。
一、景观规划布局与探索
(一)景观规划布局
在以往的乡村生态建设改造的实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切不以可持续为前提的发展都是错误的,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建设必须遵循“三关二不一结合”原则。“三关”:一是关注乡村的地形、地貌以及乡村的可发展的资源类型。二是关注村民的想法,考虑村民的建议,做到真正服务于村民。三是关注与保留乡村原貌,关注村民对乡村的情感所在,不可以因发展经济建设而淡化乡愁。“二不”:一不能不切合乡村的特点进行发展,二不能破坏乡村生态进行经济建设发展。“一结合”:结合当地乡村特色与乡村风土人情进行改革,使人们感受到乡村的韵味与乡村不同于城市的风貌。基于此,当地政府在规划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时以“保留”与“添加”等方式进行乡村生态以及经济上的建设。以保留当地居民现居住环境为原则进行道路上的特色改良,使外观成为风格统一的乡村建筑,完善路面状况,改造生活用水设施,规划田园种植区域,进行背山的景观修整。此外,乡村生态建设给人们提供了较为方便的生活出行条件,即建设乡村广场、购物步行街、生态民宿、民间作坊与特色小桥等吸引物使人们在享受乡村生活、体验乡村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乡村正在一步步发展,乡村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三个村庄组成的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在整体上是合在一起的,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在景观框架方面,三个村庄与当地自然生态结合,形成了以仙湖为主、荷花园为点缀的景观。三个小镇格局特色,环环相扣,以观景路线为总连接轴,以仙湖溪为景观控制轴,以轴放射线,线成为点的结构展示着乡村文化,让人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所在。黄家、湾洞与樟木总体上呈半圆状展现着不同的产业乡村文化,从西面的步行街、民间娱乐、历史博物馆出发,到南部的处处彰显着乡村特色文化的生态广场、文化园等地方,再到东部樟木的孔樟桥、仙湖演艺台、乡村作坊,没有一处不在展现着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的魅力,看似凌乱的结构才是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最大的优势所在。
(二)小镇设计探索
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在景观上、乡村生活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致力于改良和逐渐提高乡村居住环境,将乡村住所改造成让人居住舒适、有特色的生态居住地。为把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打造成美好家園,将黄湾樟大力发展成为全国性特色生态小镇而奋斗为建设成特色生态小镇,简单的环境设计与改造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将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的发展融入进产业之中,这不代表改良上的失误,反而会促进村民对产业规划的了解。为此,在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的建设中,当地政府融合了现代经济建发展模式,即创造生态农业发展与大力开发生态旅游。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的建设代表了乡村农业经济特色发展,代表了乡村文化的发扬与传承,起着积极建设乡村的模范作用。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以乡村为发展的主要对象,采用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理念,综合开发乡村文化与特色建设,以生态为主体进行改良乡村现状,大致分为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生态养生、智慧农业四大主要内容,其中生态养生就可以完美诠释什么是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与发展。优越的自然气候成就了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不同植物带给人们不一样的经济价值,对此,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的利用是明智的,他们不像不懂得保护生态的人们那样,对大好的植物资源尤其是森林进行滥砍滥伐,而是充分地发挥了每一种大树的“疗养功能”——制成人们可食用的药材或者食物,利用其可以治疗疾病的药性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产业体系。除此之外还存在着直接价值,即供人观赏,怡神雅致。
二、对小镇规划的深度思考
(一)乡村民众的感受性
乡村的改良与经济建设,不是单单靠政府就可以发展成功的,一切实践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人民群众基础的工作是不会开展成功的,在开展一切实践之前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人民参与度。乡村建设的参与者是广大人民,但是受益者终究是乡村群众自身,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越高,政府开展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能越轻松地开展工作。有了人民的配合与响应,政府也会在某一程度上受到鼓舞与激励。
(二)乡村文化的传承性
就算我们发展的乡村经济建设是完美的,是无法超越的,但我们唯一不能改变的是我们的文化,尤其是我们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多种形式的,乡村文化源于乡村建筑、民俗风情、民间特色技艺以及乡村本土特有的风貌。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就很好地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突出,农耕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融合使我们对乡村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从某层含义上理解为我们已经融入到了这种文化中。我们的乡村文化是需要我们学习的,需要我们发扬与传承下去。
(三)小镇规划的特色性
建设乡村并不难,能不能把乡村建设好,建设成村民满意的是关键。生态乡村的建设是依托乡村资源的,这一点是乡村能否开展实施的关键,在乡村中存在的资源无疑就是田地、河流、大山、乡村房屋等肉眼可见的设施与资源,当然还有一些精神上的乡村文化与民俗风情。在并不破坏生态环境与已有的情况下怎么能最大限度地实施开展乡村建设是乡村可以发展到哪种地步的关键。利用山水资源打造供人欣赏的山水景观、利用田地可以开展水果的开放式采摘活动、利用农村大院改造农家乐等等,这些都彰显着乡村人民的智慧。
(四)龙头企业的支撑性
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依托当地已有的旅游产业而建设、开展以及实施。黄湾樟特色生态小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自身资源看作是全世界的共同的资源,初心未改,一心想要建设乡村,而不是奔着经济利益去的。其发展依靠自身的足够优越与努力且有着最大的支撑——信任与保护环境的愿望吸引了大量的社会上的投资与赞助。
三、结语
要想建设完善生态农业,我们首先要在肉眼可看见的地方做到完美,对建筑风格、景观进行建设,不仅自身要学会如何去发展,还要学会进行融资,学会如何对外发展,如何去吸引赞助,扩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規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旅游规划与设计(古镇旅游小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顾小玲.新农村景观设计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