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心理的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运用

2019-04-27饶丹王海峰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城市广场公共空间

饶丹 王海峰

摘 要:一个城市的活力往往体现在公共空间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城市广场。城市广场,在空间的角度上指的是由建筑、构筑物围合而限定的三维立体空间。城市广场的设计应考虑多种因素,如空间、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文章主要论述的是人的行为心理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影响和运用,并通过控制人对物的大概感知,从行为心理的角度来设计城市广场,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充分调动人们在城市广场中的户外活动,调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城市广场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城市广场;行为心理学;公共空间

一、城市广场离不开行为心理的指导

行为心理源自人从事活动时的原因,该原因也称为心理动机,是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行为的念头或想法。行为心理不能被直接观察,但能够通过个体外部行为的表现来研究和推断人类心理。

在城市广场中,行为心理的研究主要是考察景观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得城市广场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我国的城市广场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大量模仿抄袭西方广场设计的案例,片面追求大尺度空间,打造宏伟气氛,造成城市广场出现大量拥挤、隔绝、空间布局不足、资金和材料资源浪费等现象。当今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恶化成为严重问题,但一些城市建设仍然有不顾环境和社会效益,例如城市广场中的大片无用绿地的建设,建筑高密度,设施小品过分理性化、缺乏特色,这些杂乱的环境造成了市民的心理不安、环境气氛低落等现象。

近年来虽然设计界一直提倡“以人为本”,实际上还是过度重视建筑物质功能,视觉美学成为许多设计的出发点,很少研究人的实际需要和行为规律。以上问题都表明设计对人的关注不够,对人的心理、行为研究不够深入。本文重点从行为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和思考城市广场的设计,以其为指导,充分做到“以人为本”。

二、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的运用

户外活动具有三种类型:一是必要性活动,如日常动作、生活琐事。二是自发性活动,一般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发生。三是社会性活动,产生于各种各样的场合,如住所、户外空间、阳台等,由另外两种活动发展而来,这种活动有赖于他人的参与,在该场合中会产生一些“连锁性”活动,当人们同处于一个空间,人们之间的相互照面或者仅仅是擦肩而过中的匆匆一瞥。

其中物质环境质量对必要性活动的影响往往较弱,但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好坏有着紧密的联系,物质环境差,这两种户外活动会大大减少,反之,则增多。我们从中看出环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和改变。

城市广场作为人活动的公共环境,是被人类有目的地控制和改造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和刺激人类。当个体与环境产生联系时,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或限制而产生主观感受。因此研究城市广场设计中人的行为心理的目的就是努力创造人与环境的最优关系。

城市广场中的景点、道路、植物等应充分考虑大众行为,根据人的行为心理来设计,合理安排位置和朝向等。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应该能满足人类对生态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需求。因此,在城市广场设计中,设计师在布置雕塑小品、空间布局、植物配置等方面应多考虑人类的行为心理因素,通过设计控制人对物的大概感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充分调动人们在城市广场中的户外活动。

(一)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个人空间是指围绕一个人并按其心理尺寸划分的空间。心理空间的距离通常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为15厘米-44厘米。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的空间范围,可以观察到对方发生的一些细微的变化,如气味、体温等。15厘米到44厘米之间,人們的行为一般表现为挽臂牵手、身体接触等。44厘米以内,只限于父母亲人、爱人、子女、贴心朋友等。

2.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为46厘米-122厘米。这时人物之间的细微变化、气味等不能够明显察觉,人际间隔上已有了分寸感,比较少出现身体接触等亲密行为。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为1.2米-3.7米。该距离已经超过了亲密距离,人们在此空间范围中的行为较为正式,一般适合于同事、熟人的彼此交谈、办理公务等。

4.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为3.7米-7.6米。该距离属于非正式距离,人与人之间素不相识,没有直接交往。

这些心理空间的距离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类的行为研究出来的心理尺寸,而这些心理尺寸同样可以运用在城市广场的空间布局中。可利用植物、铺装、小品设施等营造各种不同尺寸、不同用处的空间环境,通过或私密性较强的空间,或半开放式空间,或开放式空间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二)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植物是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城市广场中,植物可以为其增添活力和自然的气息。

1.序列性

有序的植物可使空间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方向感。例如在道路旁种植种类相同的树,或利用树阵的形式,加强方向感。

2.标志性

人对标志性的空间环境十分敏感,例如城市广场中形态优美的孤植很容易成为视觉焦点,使人产生明确的归属感。

3.营造空间

利用植物的形态、高度以及其季节变化、色彩特征来营造不同的空间。例如黄色的银杏树,黄色明度相对较高,给人一种活力的感觉,在城市广场中种植一片银杏树,会让人联想到果实累累的秋季,并产生一种舒适、愉悦感。

4.营造边界

植物也可以分割不同的空间,明确的界限容易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同时又不会显得刻板。

例如在入口处设置几块景石、造型别致的植物,可以遮挡一览无遗的视线,同时也可以让人从物体的遮挡中获得心理安全感。

(三)景观小品中的应用

城市广场除了满足游人游玩时休息的基本功能需要,还增添了一些其它的景观小品,以丰富人们的娱乐活动,增添生活的情趣,陶冶情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在景观环境中,一些客观条件的刺激往往可以通过人类感觉器官来感受和接收。

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四种感觉中,人类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所有感觉信息综合的80%。威廉姆·怀特认为:视线是重要的,如果人们看不见空间,他们就不会使用它。人类最佳的观察距离是在30-35米,所以在不大的城市广场中,景观小品设计上不需要过多复杂的处理,尤其是在中心广场的处理上,需要充分考虑到市民间的观察与交流,在视线的处理上需要很好的表达,为丰富市民活动提供可能。人观看景物的距离与景物的高度的比为2:1时,能获得观看该景物的最佳视角,因此在景观小品的尺寸大小方面必须考虑到人的视觉因素。

(四)铺装中的应用

在城市广场的铺装方面可以利用不同材质、不同色彩来塑造不同的空间,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圆滑的鹅卵石给人一种轻巧、柔和、舒畅、亲切之感,而花岗岩表现的是一种粗犷、稳定的感觉。在城市广场中,可以运用一些自然材质,如石材等一些带有自然素质的材质,让人感到舒适亲切。

(五)环境营造中的应用

扬·盖尔认为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人们之间会产生活动,而这些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正如斯堪的纳维亚一句古老的谚语:“人往人处走”。在城市广场中,存在各种不同的行为活动,而这些活动正是城市中最吸引人的因素。例如在广场中,客观环境中座椅、旱喷等一些设施能够创造较合适的物质环境,小孩活跃地戏水,大人在照看孩子,路人在欣赏此温馨、热闹的画面,此时的广场被激活,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户外环境,引发了积极的户外活动。

(六)道路中的应用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行为习惯,集体也自然会形成人群习惯。在景观环境中,人的一些自然行为习惯值得被重视。

例如,人有习惯走转弯的习惯,因此在城市广场的一些通往主景的道路设置,或者在一些较大的城市广场中的一些消防通道的设置时就要考虑左侧通行的习惯。人也有抄近路的行为习惯,尤其当人们很清楚自己的目的地时,往往会选择最短的路程。在一些城市广场中的草坪中虽然有供人通行的步汀,但没有考虑到人们抄近路的习惯,于是人们便重新开通符合自己行为的“道路”。因此在城市广场的一些绿地中可以设置一些最短路程的小路,供不同人选择,方便人们通行。人还有识途性习惯,当人们对目的地的记忆产生模糊时,一般会选择原路返回,这时,设置一些具有标志性且易于留下记忆的景观小品或者造型优美独特的植物等,有助于游人能够迅速找到路线。

三、结语

人的行为会改变、影响景观环境,反之,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在城市广场中,客观环境作用于人,人产生了感觉(不同人产生的感觉不用),人与环境便产生了联系。例如,当人坐在城市广场的座椅上,看着对面的一片美丽的银杏树,内心感觉舒适、愉悦,并引发一系列联想,那么這里的城市广场、座椅、银杏树等客观环境便有了内涵,人与景观环境产生了互动与联系,城市广场产生了价值。

唐纳德·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提出:人们的准确操作需要的知识不完全来自头脑中,有一部分来自外部世界的提示,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外界限制因素之中。所以说,客观环境对于人的行为来说十分重要,好的城市广场可以让人停留的时间较长,能够充分调动人们产生一些积极行为,如陌生人之间的交谈,朋友间的寒暄等。然而较好的城市广场的前提是充分了解人的一些行为,从中找到一些规律,并运用到城市广场中,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才能调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城市广场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诺曼.设计心理学[M].小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周琦,辜彬.草坪踩踏行为与园路设计[J].北方园艺,2014,(18).

[3]谌凤莲,李力.论环境设计心理学的6S法则[J].中国包装,2016,(4).

[4]王艳,潘曲波.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8).

[5]李小刚.城市广场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J].工程与建设,2012,(4).

[6]王婷婷.环境心理学在主题公园设计中的作用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2-03-28(014).

[7]郑红丽.设计心理学实验方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8]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城市广场公共空间
南宁市城市广场绿化景观提升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