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护理干预在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 负性情绪和妊娠结局中的作用
2019-04-27朱园园孙德娟
朱园园,孙德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 广州 510655)
不孕症是指育龄期夫妇同居1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成功妊娠。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增加,近年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1];研究显示[2],患者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成功率与医护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准确评估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关系密切,为提高IVF-ET成功率,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干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孕症患者长期不孕所带来的压力和辅助生育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是引起焦虑的应激原。常规护理往往忽视了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使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最终导致妊娠失败。本文旨在改变负性情绪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5月到2018年7月接受IVF-ET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5例)及对照组(65例)。入组条件:即往无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无精神异常以及人格障碍;能配合顺利完成研究。对照组年龄28~39岁,平均(32.1±3.0)岁;病程2~8年,平均(3.0±0.6)年;原发性不孕38例,继发性不孕27例;12 例为小学文化,23例为初高中文化,30例为大专及以上。试验组年龄27~38岁,平均(31.3±2.4)岁;病程2~9年,平均(2.9±0.3)年;原发性不孕40例,继发性不孕25例;13例为小学文化,23例为初高中文化,29例为大专及以上。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认知护理方法
指导患者劳逸结合,加强营养,注意休息。给予饮食,服药指导。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
1.2.2 试验组认知护理方法(1)心理诊断阶段。
与患者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评估其所关心的问题,并据问题所属性质及其产生的情绪反应进行分类,制定所要达到的情绪状态及行为目标。
(2)领悟阶段。
帮助患者认识自己不适当的或症状性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寻找并认识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根源。
(3)疏通阶段。
用辩证的方法,引导患者两面性的看待问题,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自我教导法、放松疗法、支持疗法及健康教育。
(4)再教育阶段。
进一步引导患者理性辨别问题,摆脱固有的思维方式,逐步养成积极乐观理性的思考方式。
1.3 研究工具
(1)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用于评价出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衡量其焦虑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SAS(SDS)评定结果以标准分来定:小于50分为无焦虑;≥50分且<59分为轻微至轻度焦虑;≥60分且<69分为中至重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评价时间入院时、移植前一天、移植后第14 d。
(2)妊娠成功评价:术后14天检查HCG浓度,>50 u/L即为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后SAS评分比较
移植前一天及移植后14天对照组的焦虑评分高于试验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焦虑情况比较(±s)
组别 入院评分 移植前一天评分 移植后14天评分试验组 54.56±3.01 50.47±2.91 42.98±4.12对照组 52.23±2.61 58.56±3.41 56.75±2.83 t 1.12 -2.68 -4.59 P>0.05 <0.05 <0.05
2.2 两组干预后SDS评分比较
试验组移植后14天抑郁评分低于移植前一天评分,低于入院评分(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抑郁情况比较
2.3 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
3 讨 论
有研究认为[1],5%~10%的不孕是由于焦虑、抑郁情绪引起的,这些负面情绪又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如:食欲下降继而引起体重下降营养失调、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问题。苏霞[3]等的Meta分析认为,将心理干预贯穿于IVF-ET过程之中,可以提高妊娠成功率。蔡艳娜[4]等认为,积极应对能够降低不孕女性的生育压力,而这需要更多的认知,要求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和不同应对方式分阶段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情绪、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改善应对方式,转变生育观念。张琼等[5]开展了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肌肉松弛训练,对IVF-ET的妊娠结局有着显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干预方式的差异性所带来的心理效果往往也存在较大差别。以集体性心理治疗为例,患者在此过程中会与其他病友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继而产生共鸣感,而彼此倾诉焦虑,告知对方自身感受,从而有利于患者宣泄出抑郁、焦虑、担忧等内心苦闷,通过病友间的互相理解、帮助和关怀而促使患者产生遵从心理。而在针对性心理干预中,患者可能由于婚姻质量、性格、家属态度、经济状况等差异而导致焦虑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治疗人员应通过针对性开展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总之,通过不同心理干预方式的结合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综上所述,在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开展认知疗法干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缓解其焦虑情绪,对于临床妊娠率的提升也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3.3 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改善IVF-ET结局
本研究中试验组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妊娠是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过程,研究认为[6],下丘脑神经内分泌中枢所控制的垂体-肾上腺轴(HPA)、垂体-甲状腺轴(HPT)和垂体-卵巢轴(HPO)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并互为因果。当机体有焦虑情绪时,体内皮质激素因应激反应产生改变,进而对HPA和HPO这两个实现女性正常生育的内分泌轴的各个环节造成不良影响,引起生殖内分泌改变,导致胚胎生长发育受损,子宫内膜容受性不佳等,故不孕与焦虑形成恶性循环。何玉洁[7]等研究发现,移植日焦虑情绪可能导致子宫收缩频率增加,可以对胚胎着床情况产生影响,不容易妊娠。因此我们要做好胚胎移植前的认知干预,将患者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都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再进行胚胎移植,以提高成功率。
4 结 论
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大约影响到10%~15%的育龄夫妇,在经历的漫长的诊察治疗后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IVF-ET是治疗疾病的最后一种方法,患者往往寄希望于此,预期值高往往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更易引发焦虑的发生,从而降低成功率。在临床工作中做好焦虑护理可以有效提高IVF-ET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