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安全性以及临床依从性研究
2019-04-27李卉
李 卉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循环内二科,辽宁 沈阳 110034)
微血管性心绞痛也被称为X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心绞痛样不适或是劳力性心绞痛[1]。目前对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研究逐渐深入,虽然尚不知晓其具体致病原因,但在治疗上已经出现多种方案,而且均有一定效果。尼可地尔是一种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在国外医院中也将其认定为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首选药物。我院对尼可地尔进行具体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为对照组,2组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2.3±4.8)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2.2±4.7)岁,两组患者在基础信息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和ACE抑制剂。进行为期1个月治疗。
1.2.2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下给予患者尼可地尔片(辽源市百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毫克/片,批号:国药准字H22024939),1天3次,每次1片。进行为期1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安全性和依从性。总有效率[2]:显效:心绞痛不再发作或发作次数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或是出现病情恶化。安全性[3]:主要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和头晕。依从性[4]:排除治疗过程中因特殊原因导致无法继续服药患者,药物依从性=继续服药人数/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将SPSS18.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并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67%和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安全性: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6.66%和2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安全性对比[n(%)]
2.3 两组患者依从性:观察组共出现1例因不良反应剧烈而停止用药,1例因家庭经济因素停止服用尼可地尔,尼可地尔药物依从性为93.33%。
3 讨 论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5],心绞痛往往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相应病变或硬化,导致患者整体供血不足,心肌会发生急剧以及暂时性的缺氧缺血,临床上心绞痛表现明显,主要会出现胸痛或者胸部不适,究其原因,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而导致。但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计后发现,约有一半的心绞痛患者并未出现冠状动脉狭窄或者闭塞,而此种心绞痛被我们称之为微血管性心绞痛。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且慢血流也被归结为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一种。在微血管性心绞痛治疗中往往会取得良好预后效果,但是由于药物依从性的缘故,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规律服药的现象,而依从性不高恰恰是导致预后不佳的直接原因。阿司匹林、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都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有中药治疗作用,特别是尼可地尔,能够促进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减少心肌负荷,改善心绞痛症状,增加患者心血管活动耐受量。
虽然目前无法解释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具体致病原因,但是临床上不断摸索治疗方案,已经找到了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最佳药物。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表明[6],硝酸酯类药物对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有所不足,而且想要硝酸脂类药物起到相应作用,需要将转换成NO的酶参与整个反应过程,但是患有微血管性心绞痛疾病患者往往缺乏该酶。尼可地尔也是硝酸脂类药物的一种,也是一种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可以有效扩张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67%和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尼可地尔本身对ATP较为敏感,通过改变血管内外钾离子浓度平衡,让患者冠状动脉和微血管进行扩张,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6.66%和2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尼可地尔主要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外流出,可有效舒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观察组共出现1例因不良反应剧烈而停止用药,1例因家庭经济因素停止服用尼可地尔,尼可地尔药物依从性为93.33%,尼可地尔本身安全性较高,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略低,对患者临床依从性较高。与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尼可地尔能显著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依从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