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病情的干预作用

2019-04-27姚志成迟寿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强的松灌胃阿托

姚志成 迟寿军 刘 峻

(1 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3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32)

重症肌无力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肌肉终板功能障碍和随之易疲劳的肌肉无力[1]。本实验旨在比较一线用药强的松与不同时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EAMG大鼠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雌性6~8周龄Lewis大鼠50只,体质量160~180 g,购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于(22±2) ℃饲养,亮/暗周期12 h/12 h,自由进食饮水,7 d适应性饲养后开始实验。

1.1.2 试剂:AchRα1 129~145多肽片段;大鼠AchR-ab ELISA检测试剂盒;完全弗氏佐剂、不完全弗氏佐剂、磷酸缓冲液,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GS-15R低温高速离心机。

1.1.3 药物:强的松片(规格5毫克/片),阿托伐他汀片(规格10毫克/片)。

1.2 方法:大鼠给药剂量根据体表面积折算,约等于成人等效剂量的6~8倍,所以强的松组按照5.4 mg/(kg·d)的剂量溶解于纯水灌胃4周;阿托伐他汀晚期干预组按照1 mg/(kg·d)溶解于纯水灌胃4周,灌胃给药体积为1 mL/100 g,早期干预组大鼠自初次免疫后10 d开始使用上述相同浓度阿托伐他汀溶液灌胃,每日1次至实验结束。模型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空白组例行抓握观察一般情况不作处理。进行第一次免疫当天,所有大鼠称重记录体质量情况,之后每周监测2次并做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s)表示。对各组数据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造模后大鼠的评估和体质量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临床Lennon评分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临床Lennon评分比较(±s)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5;与强的松组比较,●P>0.05

组别 动物数 治疗前 治疗后正常组 10 0.0±0.0 0.0±0.0 EAMG模型组 8 1.7±0.3△ 1.2±0.4强的松组 10 1.8±0.2△ 0.9±0.2*阿托伐他汀后期干预组 9 1.7±0.5△ 1.3±0.3▲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组 10 1.0±0.4△ 0.8±0.3*●

2.2 血清AChR-Ab检测:造模结束时,各组与空白组比较,AChR-Ab含量含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早期干预组AChR-Ab含量含量较低,强的松组用药4周后,AChR-Ab含量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早期干预组与前次检测相比,AChR-Ab含量含量有所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治疗后大鼠血清各因子水平情况,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n=10,±s,ng/L)

表2 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n=10,±s,ng/L)

注: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P<0.05;③与模型组相比,P>0.05

组别 n IFN-γ IL-2 IL-4 IL-17 TGF-β空白对照组 10 648.3±24.8 516.1±75.2 30.9±2.0 39±1.8 98.8±5.0 EAMG模型组 8 798.5±6.7① 668.3±29.5① 48.0±3.3① 55±1.9① 89±4.5①强的松组 10 730.5±23.5①② 539±33.5①② 34.5±1.8①② 46.3±1.9①② 100±4.5①②阿托伐他汀后期干预组 9 762.5±7.3③ 657±31.1③ 46.7±3.5③ 49.6±3.3③ 83±5.0③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组 10 689.5±20.12①② 539.6±32①② 40.8±2.3①② 45.7±2.8①② 99.5±3.0①②

3 讨 论

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MG亦是如此,人体体液及细胞免疫均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多种抗体、补体及细胞因子等参与了发病过程,MG具体的发病机制仍处于研究阶段,许多关键因素仍不为人所知[2-3]。本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ChR-Ab含量显著增高(P<0.05),肌无力样改变,体质量进行性下降,说明本实验中免疫动物所用的AchRα1129~145多肽片段具备高度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本实验结果发现早期干预组确有控制EAMG大鼠MG症状的作用,同时组内大鼠血清IL-4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他汀类药物既可以抑制Th1细胞因子又可以促进Th2细胞因子的生成,并且其在机体内的分解伴有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6的磷酸化,而磷酸化的STAT6参与了分泌IL-4的Th2细胞的分化,从而使得IL-4水平上升,降低血清AChR Ab水平,缓解EAMG大鼠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强的松灌胃阿托
同源盒基因2在大鼠慢性肾衰竭致血管钙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
灌胃刺激对B16细胞株HSV-tk/GCV系统基因治疗及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生大黄及轻质液状石蜡灌胃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异甘草酸镁联合强的松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匹多莫德分散片防治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