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鼠体内IGFBP7的表达探讨雪蟾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2019-04-27唐存祥倪卫东陈永堂刘玉娟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抗肝秋水仙碱造模

唐存祥 倪卫东 凌 云 陈永堂 刘玉娟

1 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 浙江 长兴 313100

2 江苏省句容市中医院 江苏 句容 212400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4 山东省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在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必经病理变化。多种细胞因子介入肝纤维化发展,是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和增加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可通过ERK1/2通路激活HSC、诱导ECM沉积,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大鼠体内IGFBP7的表达,以探讨雪蟾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SD雄性大鼠32只,180g~200g,购自南京拜睿生物有限公司。雪蟾胶囊,购自上海绿雅堂医疗公司。秋水仙碱,购自云南昆药集团公司。ELISA试剂盒购自慧嘉生物有限公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仪购自RAYTO RT-6000,37℃孵育箱购自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2 动物造模及分组:本实验取大鼠5只作为正常组,27只用来制作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给予高脂、低蛋白质饲料(猪油20%+胆固醇0.5%+玉米粉79.5%)2周,再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3ml/kg,3次/周,持续4周。造模结束,随机处死2只,确定造模成功。将余下造模成功的2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5组,即: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雪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药物组每日分别给予秋水仙碱(0.1mg/kg)、雪蟾胶囊(按低、中、高剂量分组分别给予0.5g/kg、1.0g/kg、2.0g/kg),灌胃给药,连续4周。模型组及正常组按10ml/kg·d生理盐水灌胃。

1.3 ELISA检测IGFBP7的表达:在第11周末,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自由饮水15h,用10%水合氯醛(4.0ml/kg)腹腔注射麻醉,开腹,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作为样品。加一定稀释的样品0.1ml于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h。同时做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及阳性对照孔。PBST洗涤5次,每次30s。各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经滴定后的稀释度)0.1ml,37℃孵育0.5~1h。再PBST洗涤5次,每次30s,加临时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10~30min,使底物液显色。各孔加入2M硫酸0.05ml终止反应。

2 结果

相对于模型组,各组大鼠血清中IGFBP7均有明显下降(P<0.05)。在抑制大鼠血清中IGFBP7的相对表达量方面,雪蟾胶囊3个剂量组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且雪蟾胶囊高剂量组优于秋水仙碱组。见表1。

表1 各组的IGFBP7指标检测结果(±s)

表1 各组的IGFBP7指标检测结果(±s)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ΔP<0.05。

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雪蟾胶囊低剂量组雪蟾胶囊中剂量组雪蟾胶囊高剂量组IGFBP7(ng/ml)101.51±13.70*824.04±65.83 216.87±24.32*Δ 647.88±23.65*Δ 299.39±28.67*Δ 136.87±9.55*例数5 5 5 5 5 5

3 讨论

肝纤维化可归属于中医学“癥积”“鼓胀”“胁痛”“黄疸”等范畴。其病机虚实夹杂,以“正虚血瘀”为主,可夹杂湿热、气郁、痰浊等因素[2]。雪蟾胶囊主要成分为干蟾皮、雪灵芝。《本草纲目拾遗》曰:“蟾皮,此乃癞虾蟆皮也,能拔大毒外出,又能回毒。”雪灵芝性味甘寒,入肝、胆、脾经,清热解毒,滋阴养血,益肾壮骨,利胆除黄。二者合用在消积、除湿、解毒的同时,扶助正气,补益肝肾,组方符合肝纤维化“虚实夹杂”病机。结果提示,雪蟾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抑制IGFBP7的表达有关。同时,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IGFBP7表达效果越好。与西药秋水仙碱组比较,雪蟾胶囊高剂量组对于IFGBP7的表达抑制更强。能否以雪蟾胶囊替代秋水仙碱抗肝纤维化治疗,需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抗肝秋水仙碱造模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秋水仙碱,痛风的你吃对了吗?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评定标准研究进展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六味五灵片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
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疗效分析
谨吃半熟的金针菇
小心,半熟的金针菇有毒!
不同粒度赤芍药材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