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阻抗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路径

2019-04-26周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推进路径

周娇

摘 要:心理阻抗是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大学生现有认知与社会互动发展之间的矛盾、个体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个体接受习惯与施教手段之间的矛盾、个体多样性与目标统一性之间的矛盾。要想消除和降低心理阻抗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必须坚持尊重和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价值观形成规律为前提;注重价值引导,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为关键;由显性转变为隐性,扎根现实生活各领域各层次,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为主要方式。

关键词:心理阻抗;价值观社会化;推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3-0093-05

一、心理阻抗与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内涵

心理阻抗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认识自我和世界时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人的思想是由具体的心理活动组成的,当人的自我认识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思想上乃至行为上的抵触。在教育学中,心理阻抗主要指教育对象对于教育内容所产生的抵触、排斥和反感情绪[1]。本文探讨的心理阻抗是指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不成熟的认知、情感、意志所产生的对价值观教育的漠视或拒绝。心理阻抗关系着大学生是否接受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完成价值观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2],其中价值观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能够以社会人的角色主动适应社会规则,积极应对矛盾困难,努力实现全面发展,最终达到个人意愿与社会要求相互融合统一的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面临价值观的冲突,其自身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融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可以将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理解为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按照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要求,通过接受价值观教育,提高个人的价值观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并外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行为的过程。

可见,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性的学习和实践,既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更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当前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分析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工具论”的角度,缺少对主体内部因素的分析,但是我们知道“内因才是导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虽然价值观教育的力度和手段不断变革,取得的实际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消除和降低大学生的心理阻抗情绪,对引导大学生顺利完成价值观社会化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心理阻抗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现有认知与社会互动发展之间的矛盾

价值观社会化得以推进是以教育对象接受价值观为前提的,而教育对象之所以能够接受教育主体传递的教育信息,从而确定与教育主体要求相吻合的教育目标,是因为教育对象具有正确认知和判断价值观的能力。如果教育对象不具备此项能力,那么必然会阻碍教育信息的有效接受。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处于从不成熟、不稳定到逐渐成熟、稳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认知标准模糊,判断能力不强,行为取向随意性和个性化比较明显,思想观念浪漫化和理想化特征比较突出,这些特质造成了他们很难理性认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当他们无法理性认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时,就容易催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可能是困惑、抵触、压抑,也可能是反叛社会。同时,由于大学生思维发展的超越性受到社会发展的超前性影响,他们又表现出一种世俗性的成熟,这种成熟一方面促使大学生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一方面又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加剧其矛盾心理。特别是在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转型变革时期,社会生活环境纷繁复杂,中西观念文化碰撞冲突,网络信息参差不齐等等,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造成巨大障碍。

2.大学生自身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认为,需求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是激起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大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社会和学校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取决于价值观教育内容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共有五种基本需求,依照层次高低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只有前面低层次的需要被优先满足了才会去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而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最希望解决或者改善的个人问题主要集中于就业、赚钱和学习深造方面;学习更加在意内容的效用性;最希望校园青年组织提供技能培训和娱乐活动方面的服务。从人类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大学生的这种需求特征很容易理解,大学生处于人生历程的青年前期阶段,这个阶段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具有过渡性和发展性,他们的发展需求可以归纳为依赖—独立—完善的过程,从幼年阶段对父母的依赖过渡到青年时期渴望个人独立,而独立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经济上的独立,因为只有经济上的独立才能保障生存,所以就业、赚钱等生存问题理所当然就成为了大学生们的迫切需求。除此之外,大学生对社交、尊重、沟通、被认可等需要也不断增强。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在实施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更加偏重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社会需要,对学生个体自身的基本需要关注不够,导致基本需要都没有满足就直接跳跃到更高层次需要,自然容易激发学生的抵抗情绪。

3.大学生个体接受习惯与价值观施教手段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对自我观点的坚持、对自我感觉的重视、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对自我意愿的表达是他们的共有特征。他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的大学生都更渴望凸显自我,他们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不轻易对他人和社会妥协,最厌烦的就是“别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反对权威和教条。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理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不断更新,各种教育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课堂形式、载体工具纷纷登上教育舞台,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客体化、权威化、教条化”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仍然比较直接地追求特定价值准则的传递。引导学生相信社会价值准则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并未完全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目标和重心。部分学生对价值准则的遵守只因规定要求,更多的是来自于外界压力下的被动服从,这种没有审慎思考和自我内化的行为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价值观歪曲。所以真正好的教育效果应该是帮助学生,唤起内心情感,激发行为动机,使其在理性反思中克服内心冲突、理解认同最终自覺形成坚定的价值观。此外,我国价值观教育贯穿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到了大学阶段很多教师仍然“炒剩饭”,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容易催生学生的心理抗拒。

4.大学生个体多样性与目标统一性之间的矛盾

价值观社会化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其过程中始终还贯穿着个体多样性与目标统一性的基本矛盾,制约着价值观社会化的整个过程。所谓统一性是指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指向和规范要求,不管是我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还是现在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观的反映,是价值观社会化所要实现的统一要求。而价值观教育所需要面对的另一面则是个体人生的多样性,由于不同个体其遗传基因、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不同,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不同人之间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会呈现出多元向度和多层次的性质。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他们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个性特征,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这两方面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正是价值观社会化实践的展开过程。

三、降低心理阻抗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1.以“人的主体性”为出发点,坚持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教育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人自我实现的根本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实质就是坚持人发展的自由性和个性化。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有属性,其旨在说明每个人都不同于他人,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内在特殊性,所以价值观社会化教育必须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化教育和个性化发展绝非是两个对立的过程,社会化是参与社会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寻求社会与个性共同发展的过程[4]。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人,价值观社会化正是在个人自由发展的状态下,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鼓励个性潜质的发掘,允许自由个性的彰显,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个人。所以,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要以人性为基础,以促进人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注重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实现大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与社会规范的和谐发展。

2.以“人的需要”为方向,坚持大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

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需要是人一切行动的源泉和动力[5]。人的需要不仅包括本能的自然需要,也包括其他更具有价值性的需要,而且因为个人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只能依赖社会存在与社会关系得以实现,价值观社会化也是对人与社会需要满足的过程。例如,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的师生交流平台、学生交流平台,满足学生在知识、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交往需要。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价值观社会化更多的表现是对社会需要满足的过程,突出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及对政治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弱化了大学生个体合理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等。例如,信息异化带来的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一种成熟的爱、社会的认可及真正的友情,也反映了他们不和睦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没有妥善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所以,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要将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身的合理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诉求及其他合理的生活发展需要等问题,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价值观社会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人本回归”为目标,坚持教育知识化和生活化的统一

所谓“人本”就是以人的幸福为本,“人本回归”是指人获得幸福的终极关怀[6]。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本回归”作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大学生的德性养成与人性完满,丰富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首先,必须明确人是“现实的人”,不仅强调大学生作为生命本体的关注,而且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周围事物的密切联系。其次,价值观社会化必须与“现实的人”接轨,即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既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服务于大学生的具体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在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基础上提炼能体现大学生真、善、美的,开放的价值标准,同时要打造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正如美国心理发展学家科尔伯格所说:“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只有在实际存在的人群中,才会最有效地实现,因此教育发挥作用的有效单位不是个人而是集体。”[7]此外,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除了拉近距离回应现实,同时又要拉开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以既要面向实践又要跳出实践,既面向自我又要跳出自我,既面向文本又要跳出文本,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现实和自身,追求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生活。

四、降低心理阻抗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主要路径

1.坚持尊重和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价值形成规律,是消除心理阻抗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前提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大学生作为价值观社会化的主体存在差异,那么价值观社会化的培养方式就不应该是单一或者僵化的,而应该是多样化和开放性的。例如,处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处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质,那么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特质分层次分目标分方式推行。此外,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其过程和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他们的形成与变化既有主观心理因素,又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意识与文化无意识的反复过程中形成和发展。首先,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知、情、意、行的矛盾运动过程,知即认识是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情感是强化,意志起着坚持和促进作用,实践则是最终结果;其次,价值观的形成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交织的统一过程。人的思想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客观环境决定着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必然。同时,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会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和教育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处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这是偶然,所以要使价值观稳固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善于透过大量偶然因素从必然性上去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价值观,又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做好应对突然变化的思想准备。最后,价值观形成还是意识与文化无意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人的行为从意识到文化无意识,意味着个体已将某种观念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社会化过程其实是一个文化影响的过程[9],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元素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久而久之在心理上会形成一种文化的心理积淀,这种心理积淀就是文化无意识,它是一个自觉和不自觉的过程。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优越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有利条件,优化校园文化、校园制度、校园环境的建设,创设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教风,是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积极参照对象。

2.注重价值引导,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是消除心理阻抗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关键

“任何个体的道德品质,都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因而,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客观基础。”[10]实践告诉我们,价值观社会化是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价值观的过程。社会教育活动只是提供了价值观社会化的条件,作为外因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价值观形成的现实,价值观必须通过人们的自主建构才能实现,而其自主建构有赖于他们对价值理念的理解、选择、认同以至内化。所以要想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在坚持尊重和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必须引导他们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的价值观要求产生情感共鸣、价值认同,促使其自觉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差异,主要表现为“功利认同”和“信仰认同”两种模式。“功利认同”模式就是大学生是否认同或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取决于大学生客体的“功利预期”,即客体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用”。人类追求价值,最普遍、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追求功利,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是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参与的,只有符合自己的利益需要才会得到普遍认同。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个人需要相衔接,可以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突破口,作为价值认同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世俗化和功利化造就了如今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功利目的,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实在”与“实用”,所以应研究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全过程,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信仰认同”模式则是大学生在信仰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积极追求和自觉践行,拥有较强的稳定性,从“功利认同”到“信仰认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途径。当学生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后,要重点引导他们从感性经验向理性认知过渡,从“功利认同”向“信仰认同”转变。理性认知是对认识对象基本内涵的深刻把握,它具有抽象性和确定性,是实践的深层动因。加强理性认知就是要深化对认识对象内在逻辑和内在结构的科学把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激发大学生对这种价值观念的崇敬和信念。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必須积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思维,理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批判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危害,完成从情感认同到理性认知的过渡,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的发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与自信。例如,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辨析,以道德认知要素为切入点,以现实生活中具有道德意义争议的事件为导入,通过开放性的道德讨论,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分析、价值论证,激活大学生的价值意识,促使大学生掌握推理技能、积累选择经验、发展理性思维,增强价值评判与选择能力,让学生在认知碰撞中体悟价值观,形成价值信念。

3.由显性转变为隐性,扎根现实生活各领域各层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是消除心理阻抗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的本质属性在于将价值观内化于学生,并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践行。将理性的道德精神遍布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把抽象的理论寓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隐蔽性与暗示性相结合,间接性与渗透性相结合,体验性与分享性相结合,极易强化教育对象对其中目标的认同[1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最终只会沦为教条化、机械化,必将导致教育低效。所以价值观教育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以生活为中心,联系学生的实际需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大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环境里完成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切实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知识化与生活化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与日常生活发展的实用性和经验性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面临极大的困难。

要想解决这些困难,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迎合大学生的现实诉求。日常生活的实用主义倾向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深入人心的前提在于其是否为人所“需求”,而为人所“需求”的关键恰好就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中[12]。例如,直面大学生热切关注的现实热点和社会焦点,针对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从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探讨解释,既要讲清怎么看,又要说明怎么办,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并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才会真正成为有生命力的存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符合大学生的认知习惯。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以后,如何让大学生真正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的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方法。”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偏重于简洁、直接、易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务必具体化,理论表达务必大众化,陈情与说理相结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落脚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养成。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事情多如繁星,只要注重和利用好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就可以一点一滴地让大学生从具体而细微的变化中深刻体会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校园生活改善和个人提升,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脚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不是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保持完全吻合,也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简单再现与不断重复,更不是对学生生活旨趣与价值追求的迎合与附和,而是必须要高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对日常生活的超越,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积极自主地思考、体验、探索和领悟生活,真正洞察和明晰自我发展的价值愿望和人生旨趣,并做出更有利于自我本性发展的选择,建构更好的生活,追求更值得过的生活。第四,充分利用大学团学协组织等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社会实践能够促进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大学生参与群团组织的实践活动,也是了解人际关系法则、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维护组织权威、信守组织行动规范的最佳锻炼过程,是学生个体公民性的成长和彰显,有利于推动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充分激发大学团学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精神正能量和正牵引作用,切实引导大学生在参与组织活动中将人生发展目标与社会价值取向精准对接起来。此外,还应大力拓展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渠道、增加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使价值观社会化活动植根于社会的土壤之中。例如,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和专业特色,组织大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等开展调查型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普通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鼓励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等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宣传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围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开展服务型社会实践,在奉献他人、服务社会中升华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猜你喜欢

推进路径
推进“三区同建”的路径探析
浅析泰州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改造
“逆全球化”思潮缘何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