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9-04-26徐美丽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实践研究

徐美丽

摘要:音乐教育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学生的艺术情操,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就是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达不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将音乐教学与舞蹈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文章主要分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合理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初中音乐;歌曲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259-01

一、引言

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目前我国的初中音乐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了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的参与性差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的现状

首先,在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学都是以欣赏音乐为主,极少有歌曲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在仅有的歌曲教学中,教师也只是为学生传授相关的歌唱技巧和理论知识,并没有真正的教学生如何演唱,以至于学生的歌唱水平和音乐素养得不到提升;最后,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变声期,由于声音沙哑等原因,学生不愿意张口唱歌,有时候在教师要求下,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甚至还会产生厌烦心理。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初中歌唱教学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集舞蹈、音乐、语言、演奏、创作等诸多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音乐教育体系,主要有四大核心特点:创造性、参与性、综合性和人本性。创造性指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昕和唱,还要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一定的肢体动作,在音乐中表现自我的个性;参与性指的是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指的是音乐不是独立存在的,音乐与舞蹈、节拍、动作以及表演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本性主要是指在音乐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应用到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能够通过其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展开有效的初中音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想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水平,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应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学习《青春舞曲》这首音乐时,教师就可以采用音乐与动作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出适当的动作,这种新奇的教学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不仅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有效的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

2.强化学生音乐课堂的参与形式。在初中音乐歌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内容来为学生加强课堂的参与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歌曲教学的乐趣。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丰富课堂的参与形式,比如说可以将舞蹈、戏剧表演等方式与歌曲教学进行结合,通过丰富的动作表演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歌曲演唱。

3.构建开放课堂,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张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构建一个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不断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开展音乐课程之前,教师就可以选择一首轻音乐来让学生放松身心,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歌唱,即兴创作,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歌曲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能够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