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疏肝和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2019-04-26陈巧君
陈巧君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疏肝和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我院88例2017.5至2018.11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西医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则采取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效果;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组效果、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相比较西医组更好,P<0.05。中西医组副反应和西医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中药疏肝和胃汤;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作用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液回流到食道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中医将其纳入“反酸”和“胃痛”等范畴Ⅲ。本研究分析了中药疏肝和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用药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我院88例2017.5至2018.11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西医组年龄22岁一71岁,平均41.25±2.23岁。男25例、女19例。反流性食管炎病程1年一12年,平均(6.21±0.45)年。中西医组年龄22岁一72岁,平均41.48±2.81岁。男26例、女18例。反流性食管炎病程1年一12年,平均(6.26±0.42)年。西医组、中西医组基本资料可比。
1.2方法
西医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莫沙必利,每次5mg,每天三次。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天一次。治疗4周。
中西医组则采取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西医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疏肝和胃汤:黄连3g,党参10g,枳壳10g,旋覆花20g,茯苓10g,甘草6g,吴茱萸5g,乌贼骨20g,柴胡l0g,代赭石10g,白芍10g。水煎,每天l剂,分两次服用,治疗4周。
1.3指标
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效果;暖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副反应。
显效:病情恢复正常,暖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胃排空正常;有效:暖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均有所改善;无效:暖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等无明显改善。效果一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版本进行)(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
中西医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如表1。
2.2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西医组、中西医组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幅度更大,P<0.05。如表2。
2.3嗳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
中西医组暖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更好,P<0.05,见表3。2.4副反应
中西医组副反应和西医组无明显差异,P>O.05,如表4。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中年和老年人群中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胃排空减慢以及中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加上硝酸盐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的治疗可导致括约肌松弛而引发抗反流屏障病变有关,治疗关键在于对胃酸分泌和反流进行抑制。西医治疗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多。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多为饮食不节、过度劳累、脾胃紊乱、肝气郁结等引起,中药疏肝和胃汤可以改善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的排空,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和食管肌肉的功能,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抑制食管内容物的反流。胃和十二指肠。它对消除临床症状有很好的效果,且对食管黏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可降低其复发率。现代药理学证实,疏肝和胃汤中药物具有抗炎,抗溃疡和镇痛作用,对应激性溃疡具有预防作用,可有效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动力学。
本研究中,西医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则采取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效果、暖气、脘腹胀满、泛酸、食欲不振消失时间、胃排空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相比较西医组更好,PO.05。
总之,常规西药加上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