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医养生文化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策略研究
2019-04-26范淑红
范淑红
【摘要】社区健康教育是指在社区内部进行相关保健的信息传播与行为干预,帮助处于一定区域的个体乃至于群体完成对基础性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从而使社区群众在日常生活自愿践行健康化生活方式。
【关键词】中医;养生文化;社区居民;健康素养
1提倡中医健康素养,让更多的人理解中医
当前公众对中医保健服务相对广泛的接受度,主要是基于中医治疗的一系列优点如伤害性小、治疗方式便捷、医疗花费相对低等优点。但实际操作中公众对中医治疗的实际操作方式却仍然期待与西医治疗雷同的对症治疗方式,希望医生能够迅速有效地完成对自身异常健康症状的排查与解决。笔者认为上述情况是对中医治疗的功利性期待观。实际上为求得中医治疗效果的最佳,病患理应树立相对全面化、系统化的中医治疗观念。中医治疗涵盖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温凉、气血等诸多因素,强调将人体内部的上述各因素进行平衡协调。故进行中医文化的推广时,应形成相对全面化、系统化的中医治疗观念,这样才能够使中医健康素养更好地为中医保健服务。
2中医健康素养内容的界定
在进行中医健康素养的定义分析之前,可对西医界的健康素养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这将有利于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下健康素养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首先,健康素养一词的指代对象并不局限于个体的文化层面,还涵盖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由此才有了“公共健康素养”的概念。公共健康素养涵括了社会对健康信息、健康服务能力的理解及健康信息、健康服务能力与社会卫生服务体系的依存关系等内容。故健康素养是由个人能力与社会卫生服务体系所构成的共同体,卫生服务水平的高低与公共健康素养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对健康素养的分析结果可由各种测量工具得出。以中国卫生部设计的《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为例,该问卷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三部分纳入到公民健康素养的考察之中,强调对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科学健康、安全急救、传染病及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知识等各类素养进行分析。但实际上与西医的健康素养观相对照可知,由卫生部所编写的《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更多仍基于现代西方医学的健康素养观,并不是中医健康素养观下对人体内部各类因素的综合性考量与整体性分析。
了解传统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医疗的健康观基于身体内部各类因素的阴阳平衡而形成,其中正邪、表里、虚实、脏腑、寒热、温凉、燥湿、气血损盈等阴阳对的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医并未涉及现代医学的常规概念,而是形成了各类专用的针对性医疗概念。如西医的细菌感染在中医中称为外邪内侵;口腔溃疡叫做虚火上炎;在进行溃疡的治疗时中医不像西方医学般强调补充维生素而侧重于清理肠胃之中的火气。再有在进行疼痛科目疾病的治療时,中医更加看中精气、脉络的畅通而非很少进行手术解剖。上述众多例子都可视为中西医学的基础性差异。
依据上述对中西医学的差异分析,我们可初步建立起中医健康素养的建构思路。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步:其一,对“阴阳二相”的医学观念进行普及。阴阳二字被中国道家视为本源,这一观念也深入到日常百姓的认知体系之中,不过百姓对阴阳的概念认知往往相对模糊、不够精确,故仍有普及强化的必要。其二,强化对身体整体系统的感知能力。在中医的观念体系中,人类体内各脏腑器官被视为整体系统,各部分经由体内经络相互勾连,由此形成了“五行相生相克”的传统观念。其三,引导居民践行“上工不治己病治未病”的养身观,将疾病扼杀于显现之前。《黄帝内经》中指出的这一点恰为中医的重要优势之一。大多病患在求助于中医时往往过于心急,试图在最短时间、最少用药的情况下达到最佳恢复效果。西医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但中医却多以调养扶正为重。纵然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但总体而言,中医还是偏向于长时间的调养恢复。其四,重视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所谓“动”指勤于锻炼以保证气血畅通、筋骨康健,所谓“静”指保持平衡沉静的心态以达到情绪的相对稳定。上述四点共同构成了中医健康的重要四大组成要素,从而使身体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
3普及中医健康素养,促进中医文化传播
传播中医文化显然首先需将中医理论中有别于西医的思维方式加以指出,若对中医、西医有基础性了解即可知道这是相对明显的客观事实,中医具有典型的朴素科学特质。当然,中医、西医也有不容忽视的共性,即它们都具备对生命、健康的内涵进行合理阐释的全套逻辑空间和语言体系,在进行医患间沟通时也往往讲求规律、技巧的运用。西方对现有医患沟通关系的相关研究表明,医患间往往呈现出强烈而明显的信息差异,医生往往处于主动方地位而患者往往处于被动方;而将以人为本的共同参与模式纳入到医患双方的互助合作将成为更为理想化的医患沟通模式,这要求在医疗全程都能够以病患为中心进行医患双方的互动。虽则医患沟通模式的研究起于西方医学的环境分析,但实际上它也适用于中医环境,中医治疗过程也应该强化医生、病患两个体之间的两方合作关系,这就意味着医生需了解患者的需求、患者也需全面信任医生。可想而知,上述措施将有利于国内乃至于国外更多个体对中医治疗的病理表示认同,吸引更多病患选择中医治疗保健方式,从而使中医文化更为广泛地进入到人们的医疗认知体系之中。
中医文化基于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产生,有着相对牢固的实践基础。但对中医文化的概念及具体内涵进行抽样调查可知,大部分人对此还是缺乏相对清晰的认知。这是由于当前中医界尚未完成对相关中医治疗的理据相对透彻的挖掘。如上火、体虚、穴位等一系列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疾病治疗中有着相对广泛的应用,但其中的运用理据却并不明晰,大部分都是经由家传而稳固内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由于中医诊治证据不甚明晰,当前的中医临床应用更多依赖于从古至今的经验医学,日常群众也往往对这些中医疗法的传说深信不疑却对其内涵缺乏相对全面的了解。中医讲求辩证化的医疗方式,各医家行医的相关经验记录中往往保存着较为繁杂的医案,但其中并不存在相对体系化、明晰化的论证过程。故笔者认为,在中医养生文化的普及过程中,国家乃至各医疗科研团队可加大对中医循证医学的研究,达成相对全面、系统的中医诊断一医疗一用药理据体系。在实现这一目标后,对中医理据进行普及能够完成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再次普及。
4未病先防
4.1开展中医饮食、养生健康知识讲座
社区内的卫生服务中心可定期开展居民健康普及课程,拿出部分备用资金或与医院达成帮扶协议,聘请具备较高职称的中医医师、中医营养师前往社区开展中医健康讲座活动。基于居民的时间安排,社区可开展相关讲座。相关医疗人员可结合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运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示范、普及一些相关基础化的中医养生知识、中医技术性操作,同时还可基于日常膳食习惯引领居民尝试以食代药的食疗、注重食物搭配,此外还应着重介绍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带来的疾病风险。
4.2发放中医食疗、养生健康教育处方
社区可对辖区内的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及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数据调查,以此为依据印发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小手册并分发到各家各户以供学习。此外,社区可与医院合作,有条件地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并开展相应的慢性病家访排查工作。社区服务中心也不妨建立输液厅、全科诊室等区域并聘请医生值班,为小区内群众提供简单的疾病治疗与健康知识指导。
4.3开展中医健康养生讲座,指导居民掌握正确的居家养生方法
以中医健康讲座为基础,以社区为单位将对中医养生有兴趣的居民聚集,聘请一些既有理论又有实际临床经验、且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的专业人士,定期开展与中医文化知识讲座并现场指导居民刮痧、拔罐、艾灸等便捷有效的保健操作方法。让中医的“简、便、验、廉”养生理念深入居民心中,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提升居民的居民健康养生能力。
5既病防变
5.1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識教育
结合辖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要求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知识讲座与健康咨询,在指导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介绍中医食疗知识、中医针灸按摩知识,以起到对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
5.2家庭急救与护理知识教育
社区可合理进行相关家庭急救知识的普及。不同的季节往往有不同的意外事故,烧伤、烫伤、触电等是日常生活中多发的意外事故,社区负责人可分季节进行相关简易处理包扎方式的范例演示。中医常用急救穴位的辨认与按摩手法等注意事项可成为这一版块的教学重点。上述措施无疑有利于居民更好地掌握相关急救知识,提升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处理能力。
6结语
国内居民一般都拥有一定的中医健康素养,但往往以相对松散的方式呈现于日常生活中。中医学作为相对模糊的医学种类,往往需要一系列证据完成对理论运用的支撑。故为使中医学走出相对模糊的状态,获取更多患者的认可,中医学界需要增强围绕中医学的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