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在农村小学德育中的合理运用分析
2019-04-26程一良
程一良
【摘要】当今广大农村持续受到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目前,在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中往往对乡土文化不够重视。乡土文化是社会共同的经验,它是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勤劳的结晶。乡土文化以无声之势滋养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它与乡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中,将乡土文化教育摆在重要的地位,使学生们更加热爱乡土文化,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以及家国情结的作用。
【关键词】乡土文化;农村小学;德育;合理运用
文化是一个极具人文意味的一个概念。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在《费孝通九十新语》中提到,文化是一个总称,它体现着一个民族或者群体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体系。从广义上讲,文化就是人类在适应、改造自然以及自我改造的社会实践中所运用到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从狭义上讲,人类的精神创造了文化。因此,乡土文化就是在农村中生活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是在农村中生活的人在适应、改造自然以及自我改造的人类实践中顺其自然而形成的生活习性。因此,将乡土文化在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中进行合理的应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精神。
一、乡土文化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乡土文化其实质是一个界域概念。乡土文化的地域性会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家”的感觉,爱国一般来说总是从爱自己的家开始,从爱一代代生活的家乡到爱自己的祖国。家与国总是不分离的,这种家国文化潜移默化着学生们的价值观,使学生认同所属的乡土文化,就会慢慢演变成对乡土的认同。乡土文化在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中就是学生通过对成长或者是长期居住地的认识,去激发学生们的乡土情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乡土关怀,最后感悟“天人合一,民胞物与”。这个思想是北宋的著名哲学家张载所提出来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天下万物都是我的同辈。现今,在社会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中,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而乡土文化以其无与伦比的民族性和公共性,在农村学校德育实践中具有巨大的优势。
并且,以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上来说,乡土文化与他们息息相关,真实而又生动,不仅可以感知,可以体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
二、乡土文化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合理运用
目前,我国整个教育体系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引导和利用乡土文化的作用,乡土文化的未来着实令人担忧。如何让乡土文化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得到合理的运用,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为我国以全球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为导向构建民族国家发展模式提供了前提和养分,而且也为地方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民族自主性资源和现代性资源。
1.学校教育部门作为德育的主体,应覆盖德育资源的领域,引导地方在学校和教学中挖掘乡土文化,引进标准化教材,制定课程标准和考核要求,并且组织人力进行教材的编写,以及补充师资力量,将乡土课程作为必修课在中小学中开展教学,并将其纳入考试大纲,从而使乡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工作,以加强对乡土德育知识的教导和情感指导。
2.掌握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评判和选择标准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评判农村小学德育中的乡土文化教育?它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它应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育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应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第一方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小学生积极向上是乡土文化的必然要求,逐步提高中小学生的精神使其愈加高尚,乡土文化会鼓励人们为了自己与社会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第二方面,它必须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相适应,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只有这些条件都具有,学生才能更高尚,更有凝聚力。我们的小学德育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这两个方面所要求的价值判断,使乡土文化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当然,当今农村小学在乡土文化德育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背景下,就更要求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注意其他区域的文化,重点关注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它们的区别,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深化对所属的乡土文化更加了解,了解和尊重其他的文化。
三、结语
人们长久以来一直关注的两大主题分别是乡土文化和德育教育,它们也是在现代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之一。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地方教育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流失,面对这个问题我国展开了对国外乡土德育教育的经验进行了参考,并且将其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辅助学生们培养浓厚的乡土情结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费孝通. 费孝通九十新语[M]. 重慶:重庆出版社,2005.
[2]夏艾青. 论中国乡土文化热的中西语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彭文君. 全球化时代我国乡土教育发展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8:21-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