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探究

2019-04-26董观平

师道·教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口算算式计算能力

董观平

实施新课改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出现下降趋势。本文着力查找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探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一、小学生计算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算理理解不透彻,计算法则掌握不熟练

理解算理、熟练计算法则计算才能达到准和快。因对算理不理解,计算法不熟练,所以计算就很容易出错。如计算20×40÷20×40容易错成20×40÷20×40=800÷800=1,这是对运算顺序不熟练造成的;将458-(158+95)=458-158+95,这是学生对减法的运算性质理解不透的结果。

(二)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做题很随意,做题前没有认真地读题、审题。甚至一些学生连题目还没看完,也没弄清楚整道题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时,就已动笔计算了,结果就出现运算顺序颠倒,能简算的没简算,抄错数字、写错符号和漏写数字等错误。还有的学生做题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书写马虎,计算后没有去检查、验算。

(三)口算不熟练,基础不扎实

口算是一切运算的基础,口算熟练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例如:有些学生100以内加减法口算不熟练,在完成进位或退位时计算速度就很慢;有些学生的乘法口诀不熟,试商无从下手。计算基础不扎实,遇到题型改变,不会灵活变通。

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一)透彻理解算理,牢固掌握法则

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但在计算教学时,一些教师没有认真组织学生去探究去体验计算方法的推导過程,只是让学生背熟计算法则,然后就是组织学生依靠法则进行反复计算练习。学生由于对算理不理解,只能将计算法则生搬硬套地进行计算,遇到题型改变,就不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也很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计算课我通常是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让学生根据算式自己动手摆小棒来表示出算式的意义并用摆出的小棒进行计算;然后利用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及计算过程每一步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算理及算法。当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后,再进行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收到效果会更好。

(二)培养良好习惯

1.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学生在计算前要认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看清数字及运算符号的特点,弄清算式的运算顺序,确定运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后,才动笔进行计算。

2.书写习惯

认真书写对提高计算正确率有很大的帮助。学者陈云海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要长期坚持督促学生的书写,才能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打草稿习惯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的增加,计算的难度加大,很多的计算题需好几步才能完成,完成这类计算题时,只有计算能力较强学生才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大多数学生必须借助草稿进行演算。可是现在很多学生计算时怕麻烦,只求快速做完,不打草稿。这样只凭空想像很容易导致思考不全面,或者思考时来不及记忆而导致错误。

4.检验习惯

教学时除了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外,还要教会学生检验的方法。例如利用估算的方法进行验算,根据题中条件,先粗略估计正确结果的取值范围,从而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还可以运用代入法、替换法、看尾数、看小数位数等方法进行检验。

(三)培养口算能力,打好计算基础

1.加强口算方法的指导

口算要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不能靠机械的记忆或死记硬背,要教会学生一些计算的技巧。

2.持之以恒的训练

我们在训练学生的口算时,一定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坚持,不能急于求成。例如每天都抽出3~5分钟的时间进行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口算训练,这样长期进行,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钱昭君

猜你喜欢

口算算式计算能力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