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主题,在实践体验中提升核心素养
2019-04-26杨荣华
杨荣华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学习体验,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文本主题,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文本,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聚焦文本主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训练语言及内在思维能力,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这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聚焦主题;实践体验;核心素养;策略
对于一篇语文课文来说,文本主题是极为关键的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还必须要改变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文本理解和实践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核心主题上,这样可以真正引导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实践体验,将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一、明确文本主题,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所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是十分关键的,特别是在课堂开始阶段,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巧妙利用导入环节,唤醒学生的内在认知,帮助他们明确文本主题,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他们情感悱恻之际,开展课文内容的教学,这样学生会始终充满兴趣地参与到学习中,为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开展打下良好的情感铺垫[1]。例如对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云雀的心愿》的教学来说,这篇课文是一个科普类童话,是一个阐述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课文,文本主题就是“心愿”,教师在一上课就可以说:“心愿是什么呢?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内心中所期待的美好目标,老师我的心愿就是你们都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那么你们都有什么自己的心愿呢?”这时学生们纷纷回答,畅所欲言,然后教师提出疑问:“从课文标题我们会产生疑问,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此时学生们就已经兴趣十足,教师可以继续运用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大片的森林被乱砍滥伐,土地逐渐沙漠化,河流变得枯竭,大气环境恶劣,这时一只小云雀在那悲伤落泪的画面。学生们似乎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再引出文本内容,围绕“心愿”这个主题进行探索,学生们充满兴趣地思考学习,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二、品析文本主题,训练学生的语言及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文本的语言为媒介,体悟品味文本主题,围绕主題进行讨论交流,深入地分析和思考,挖掘文本主题中背后的深刻内涵,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及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还是以《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为例,一个关键就是引导学生理解云雀的“心愿”,从而认识到森林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2~8自然段,先让学生分析“沙漠风沙图”,紧紧抓住“狂风”“漫天飞舞”等关键词,想象一下黄沙漫天的场景,并且以“埋怨”的情绪表达对风沙的讨厌;之后是阅读“大河洪灾图”这部分,同样引导学生以这种方式学习和讨论交流;最后来到了第三个“美丽森林图”,通过对比发现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森林就如同“水库”“空调器”,具有蓄水、调节气温等功能,这样学生们也自然就明白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也明白了云雀的“心愿”就是要在沙漠上种树变成绿洲,建设更加繁茂的森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深入地品析文本主题,针对主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语言交流,对课文理解认识得更加深刻,思维得到了锻炼,培养了概括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从而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
三、深化文本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新课标非常注重“语用”教学理念的落实,要求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将阅读感知体验进一步转变为语言实践技能,当前很多教师虽然也开展多种练笔训练,但如果脱离了文本表达核心,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深化文本主题,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提升阅读及写作能力[3]。例如在《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通过阅读学生明白了“坚强不屈、乐观向上”这个文本主题的内涵,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关于人生感悟的作文,比如要积极面对学习成绩下滑、家庭条件差等困境,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聚焦文本主题,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和阅读理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凌 .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浅谈如何发挥“思考·练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师,2018(02):72.
[2]胡晓燕 .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04):58.
[3]曾水娣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少男少女,2017(11):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