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用传统文化铺就学生成长之路
2019-04-26钟燕萍
钟燕萍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教学阵地,渗透传统文化,将数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独特而强大的功能,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我国丰富的民族数学文化遗产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为此,我们要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结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挖掘出来。
一、以古代数学研究塑造中国心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的数学文化,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收集有关的内容,扎根于课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时渗透,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抛出墨子所说“圆,一中同长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与我们所认识的“圆”作对比,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中同长”是圆最为本质的特征;再向学生介绍,墨子的这一发现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引发学生的惊叹。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我向学生介绍,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是多少。约2000年前,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人文学家祖冲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同样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1000年! 面对这样一个数据,学生深深地被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折服。
在教学《数的产生和十进制》时,我带领孩子们穿越时光隧道,让学生认识“自然数”和“计数单位”以及“十进制”,还隆重介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发明的十进制和九九表,东传高丽、日本,经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在五年级学完《方程》时,作为拓展,我很认真地给学生介绍了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他被誉为“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他著作的《四元玉鉴》,书中所有问题都与求解方程或求解方程组有关。创造四元消法,解决多元高次方程组问题是该书的最大贡献,在欧洲,解联立一次方程始于16世纪,关于多元高次联立方程的研究则是18、19世纪的事了,朱世杰的“天元术”比欧洲早了400多年。这些古代数学知识拓展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发他们拳拳的爱国之志。
二、以古代数学家勤勉探究的故事砥砺精神
我平时经常利用数学实践课,让孩子们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数学活动,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如我们曾开展过“我所了解的中国数学家”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工具查阅资料,以小组汇报的方式开展数学活动。我也做了充分准备,适时点评延伸。当孩子讲到数学家刘徽,我就补充:刘徽被誉为古代世界数学泰斗、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建树非常多,对世界影响很大。他在十分简陋的环境下,提出了“割圆术”。牛顿通过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刘徽发现割圆术的过程与牛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顿悟”。刘徽是以刻苦钻研、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把圆不断分割,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增加得越多,多边形的周长就与圆的周长越来越接近,从而化曲为直,化圆为方,解决了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问题。孩子们纷纷赞服,表示所谓的“顿悟”,一定是给有准备的人,给爱思考、爱琢磨的人。
当有孩子提到祖冲之时,我又给他们补充: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正16384边形。在只有最为原始的用手计算年代,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以及聪敏才智才能完成啊!
在古代科技相对落后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数学家,有如此伟大的数学成就,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真是愧对古人。孩子们都萌生以伟大的先贤为榜样,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三、从古代数学诗词对联中沉淀民族之魂
数学教学,相比其他学科,比较枯燥。我国五千年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产生了许多文字与文体,其中的诗词、对联以它们的工整、对杖、押韵,意蕴深长等成为中国古文化的瑰宝。我们古代数学家们,把数学嵌入诗中,编纂成一首首的歌谣口诀,将枯燥的数学化成美妙的诗歌让人朗朗上口。据此,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可以融入诗歌,让课堂多姿多彩。我在给孩子们讲述倒推法的时候,引用了元代的朱世杰名著《四元玉鉴》中这样的一首诗:
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
遇店添一倍,逢友饮一斗。
店友经三处,没了壶中酒。
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
我们了解诗意后,通过倒推让学生想:当遇到第三位友人前有多少酒?遇到第三间店前有多少酒?如此类推,求原来有多少酒?学生兴致盎然,既拓展了思路,又领略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古代文学这个百花园中,有些对联同数学联姻,我就利用数学拓展课堂,让孩子们体验把数嵌入对联之中的巧妙。如乾隆皇帝出巡,碰到一老者,旋即出了个上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这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聪慧的纪晓岚稍加思索,即对下联: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利用这样一個精彩的对联,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对意”,挖掘这对联中的数学: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对杖工整的文字中,都指向同一个数!学生不得不概叹中国文字的精妙,古人的智慧!
四、从古代数学名题中拓展情怀
我国数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有其特色,具有世界意义。上至各种世界研究之最,下至各种名题的精妙解法,无不让人拍案称奇。如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数”问题,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用诗歌形式,写出了独特的解法;如“鸡兔同笼”问题,我国古人用“砍足法”,让每只鸡都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都变成了“双脚兔”,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教师在课堂内外有意识地以具体事实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层面,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陶冶情操。
我们利用一切有用资源,从这些古代数学典故、知识,妙趣横生的对联及优秀古典诗文中,帮助学生从中摄取精神的玉露甘泉,培养其对真、善、美的热爱,既学会解题,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还为自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深折服,慨叹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感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骄傲。
责任编辑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