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工程中的角色担当
2019-04-26李爱红
李爱红
【摘要】因为初中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和認知水平的状况,实施阅读工程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的参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示范者、引路人,动机激发者、资源整合者、方法指导者、习惯培养者等方面实现自己的角色担当,为阅读工程实施贡献力量,为学生教育奠基。
【关键词】阅读工程;初中;语文教师;角色
“小到个体成长,大到国家民族发展,尤其是当下面临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对阅读的冲击,如何强调阅读的价值与意义,都不为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有共同价值共同语言。”朱永新在他的“关于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并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中从个人成长、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自从2006年中宣部和当时的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以来,全民阅读有了长足进展。全民阅读还被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而从2017年6月起开始实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将全民阅读从有识之士的号召提升为国家法律的层面。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第三章“重点群体阅读保障”八条规定中有五条是涉及中小学生的。可见中小学生是全民阅读的主力军。抓好中小学生的阅读对全民阅读工程的落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一项工程中应该有怎样的角色担当呢?
角色一:示范者、引路人
全民阅读,教师自然也应该身列其中,而且应该走在最前列,语文教师,更该如此。因为“千百年来,教师一直都是学生心目中的模仿学习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不断强调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排除老师在学生学习当中的主导地位。在学校里,学生与老师有着频繁的接触,作为学生模仿学习对象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1]初中生尤其如此,他们既不像小学生那样完全相信老师,没有任何取舍地模仿,又不像高中生大学生那样完全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是一群心理上对老师还有依赖感,但又开始有自己最基本的判断的学生。所以初中语文教师的示范者、引路人的角色特点就显得尤为鲜明,而且非常重要。
初中学生会有选择地模仿教师,那么,教师就要能真正做到让他们愿意去模仿,从心里产生模仿的愿望。一个常常捧起一本书的优雅的阅读者肯定能够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
全国很多城市都已经关注教师读书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北京市首批12所教师阅读工程试点校之一的六一中学就特别重视教师的阅读工程的推进,海淀区“专业阅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经验在全国交流。而我则认为教师阅读的重要性,除了对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作用。
除了读书行为的示范,教师在读书态度、读书方法等方面也可以做学生的示范。一个有批注读物习惯,经常引经据典的老师,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读材料的示范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喜欢读书的初中语文老师一定会对一批又一批初中生对读书的热爱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时培养的是阅读兴趣,高中时迫在眉睫的高考又使学生在精力上有些力不从心,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已经有能力又有精力看经典原著的阶段。这个时候养成的阅读习惯,形成的阅读积淀,除了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阅读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审美情趣、价值判断都会产生积极意义。用朱永新老师的话讲,它甚至影响国家民族的发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示范者、领路人的角色方面有社会担当。
角色二:动机激发者
动机理论认为目标是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或结果,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经典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诱因,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对经典有了认识,进而产生了阅读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学生阅读行为的原动力。
只要有时间,老师就捧起一本书读,学生一定会对老师读的书产生好奇,阅读动机由此得到激发。而教师的“炫阅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这样说:“我最近在看的《……》当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场面……)。”只要讲得生动,再留点悬念,阅读动机的激发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
内在需求也可以激发较强的动机,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较高层次的需求是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可以营造特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让他们希望去了解,自然主动去阅读。审美需求的获得既可以通过阅读者本人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来提升。自我实现的需求则可以在阅读活动中实现,在成果展示中满足。学生的一次获得雷鸣般掌声的朗诵,一次让人忍俊不禁的课本剧表演,一次论坛中精彩的发言,还有读书报告会的成功组织,朗诵比赛中获得名次,某一本书的知识竞赛的胜出等等读书活动就能实现。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上在线展示亲子阅读的场面和成果来实现将阅读氛围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调动其他没有阅读氛围的家庭的阅读动机。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把阅读共同体的阅读动机调动起来,比如在最近大家都在看的一本书中设计一个思辨性较强的问题,调动学生家长老师一起参与,使学生在参与中实现存在感,获得自我实现感。初中生不像小学生那么稚嫩,他们既可以实现读书活动的较高质量地完成,又可以比小学生更清醒地感受到成功的滋味,同时他们又没有高中生成熟内敛,小小的成功会获得较为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而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参与体验,收获成功,则可以保证他们内在动机一次又一次被激发。而这样的角色也只有语文教师最有条件担当。
角色三:资源整合者
首先是图书资源。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两到三本图书放进图书角,一个班级就可以有一百多本书,通过借阅或漂流,让书流动起来。同学们各自的图书资源就得到了整合,教师的私人藏书也可以整合进班级的图书资源库。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定期介绍一个“城市读书好去处”,把社会图书资源也整合到学生阅读资源中来。
其次是时间资源。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小演講用于交流分享,激发动机。阅读课上的静心阅读,针对有些经典作品开头的枯燥而让学生往往会放弃阅读的弊端,引领学生耐心阅读,渐至佳境。睡前半小时的阅读建议也是教师可以为学生争取的阅读时间资源。
第三是活动资源。初中生阅读工程的实施拥有的最便利的条件就是阅读者之间朝夕相处,阅读活动开展起来比较便利。无论是校内活动资源还是校外活动资源都能够因为语文老师的努力得到整合。我校每个年级各种各样的读书报告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赛诗会、各种节日诵诗会、古诗词考级、知名作家进校园等活动,《扬图讲堂》进校园,校外的“虹桥修禊”与中外名诗人对诗活动,听《扬州讲坛》的各类演讲等等都因为语文老师的积极努力,而使许多学生享受到这样的资源。
最后是人力资源。师生、生生、亲子之间可以整合为一个阅读共同体。正如朱永新的提案中所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有共同价值共同语言。”教师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可以将这几个方面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我家的经典”“我眼中的王熙凤”等等阅读话题讨论,帮助这几方面的人真正实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从而产生“有共同价值的共同语言”。而这种资源的整合可以实现阅读兴趣保持较为持久,阅读感受能够不断深化,阅读共同体之间的交流碰撞能促进较高水平的阅读成果的产生。
资源整合,能够实现各种资源最大化的效益,同时还会产生新的资源。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阅读共同体中,各种资源的整合可以使为阅读工程服务的各种物力、人力得到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而初中语文教师作为班级阅读工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角色担当的。
角色四:方法指导者
首先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优秀的读物。读不好的书,学生不但不会受益,反而会深受其害。特别是片段式的、漫画式的语言,往往会使学生的表达趋于不连贯,无厘头。语文老师开书单是可以逐步地将人类的经典作品介绍给学生,但是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一旦以后没有人开书单,很可能无所适从。倒不如教给学生选择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生的“晒书单”,实现榜样引领;通过教师的阅读,实现示范引领;通过阅读书评,网络搜索等形式来获取信息,从而让学生在选择读物时有方法、有方向、有目标。教师不管运用什么方法,最后传达给学生的经典作品库既要照顾到共性需求又要关照到个性需要。共性需求首先要将语文书中的名著认真推荐,其次要将市教研室推荐的书好好推荐。个性需求则可以进行归类,让学生自己开书单,甚至可以用“晒书单”的形式交流。
其次是阅读的方法。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老师可以运用阅读课,用投影的形式,将旁批、标注等共性的基础的方法慢慢渗透给学生;也可以通过限时阅读训练学生略读整本书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研讨交流教给学生精读片段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练笔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或评论的方法。总而言之,老师可以通过各种阅读活动将读书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老师也可以将有创意的学生先进的读书方法推介给其他学生。
总之,有方法的阅读才会实现阅读的高质量高品位。初中生逐渐丰满起来的思想使得他们能够比小学生有更好的理解力和感悟力,而对人类的经典作品的透彻理解又是他们本阶段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所达不到的。因此他们对科学的读书方法有强烈需求,而初中语文教师既有能力又有责任担负起阅读方法指导者的角色。
角色五:习惯培养者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习惯必然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的根本区别。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
“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而做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成形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意识到其他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启动。”
首先是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初中生在校三年,三个365天,足够养成改变不了的习惯,因为初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每天在一个规定的时间陪学生看书,比如午饭后的休息时间。试想老师捧一本书在讲台上读,学生每个人捧一本书在下面读,静静的教室里只有轻轻翻动书页的声音和幽幽的油墨香气,除此之外就是师生轻轻的呼吸声,即使完全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也会慢慢沉浸其中。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充分利用亲子阅读,号召家长睡前半小时陪孩子读书。每天重复,让每天阅读的习惯养成。
其次是养成思考的习惯。
读书不思考,犹如“两脚书橱”,不会灵活运用。读书方法的指导中批注、读书笔记、评论等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每读完一本书,进行一次班级交流,充分展示每一个学生对这本书的认识、困惑,最后形成文字。语文教师可以大力表扬那些有独到见解的,能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的同学,用老师的表扬来影响学生的判断、选择和追求。让学生展示他们自己个性化的阅读选择也同样可以实现培养思考习惯的目的。
最后是养成写作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看书”,前人成功的读书方法中就有写的习惯。学以致用,读可以为写打基础,写可以深化读的内容。写读书笔记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固化和巩固阅读成果的方法,一个有写作习惯的人阅读需求会更加强烈。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批阅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专题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最起码可以在以上五个方面承担起自己的角色重任,为初中生阅读工程的实施贡献自己的才智,为全民阅读工程推进奉献一份力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提升生命品位奠基。
【参考文献】
[1]王芳.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J].华人时刊,2014(7).
[2]【美】查尔斯·杜希格.习惯的力量[M].吴奕俊,陈丽丽,曹烨,译.中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