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数学:在练习中思辨求真

2019-04-26顾筱峦

教育界·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求真创新思维

顾筱峦

【摘要】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和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我们要思考如何让练习优量又少量,让学生在少而精的练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使有限的练习发挥最大效能,提高教和学的实际效益,实现真教、真学,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关键词】思维;创新;求真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学得高兴,做题痛苦”;讲过的题目会,变个说法或者同类型的题目,学生则可能无从下手;这些情况的出现让我感觉到平时的练习可能只注重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思考如何让练习优量又少量,让学生在少而精的练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使有限的练习发挥最大效能,提高教和学的实际效益,实现真教、真学。

一、“对比”练——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学生灵活思辨的能力

数学练习中,计算往往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用大量的计算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但练习的量和正确率有时却不成正比。因此,在计算练习中,我们需要加入各種对比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1.难点处对比,加强认知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商中间有0的除法”后,可以设置这样的练习。

竖式计算:204÷2     214÷2

商中间有0的除法,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商中间为什么要商0,学生记忆深刻的也是“不够商1就商0”,对于十位上不够商1,这个“1”该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难点。练习时这样的两道对比竖式计算放在一起,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除数相同,被除数不同,结果还会都是102吗?十位上1除以2,不够商1就商0后,怎么办?有了这样的对比辨析思考,学生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易混处对比,加强理解

个人认为,要使学生能够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训练办法就是:从本质出发,不断变化出题的形式。

例如,乘法分配律是继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之后的新的运算定律,在算术理论中又叫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它不同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些单一的运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对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尤其是对于像“45×99+45”这样类型的题目,学生往往难以判断是否能用乘法分配律。在教学中,我给这样类型的题目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即“隐形的翅膀”。还记得孩子们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觉得很新鲜,平时常在嘴边的歌名竟也能出现在数学课堂中,便一下子记住了这个特殊的名字。在激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找一找隐形的翅膀在哪儿,化“隐形的翅膀”为“有形的翅膀”。当第二次再看到类似题目时,学生便脱口而出“隐形的翅膀”,他们第一次觉得计算也可以这么有趣!

在解决了这一难点后,简便计算的类型不再单一, 一些类似的题型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如何帮学生区分这些不同的方法,比较练习迫在眉睫。于是,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计算后,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深入理解这些看着相像,却又完全不同的简便计算。

(1)37+99    37×99    37×99+37

(2)37+101  37×101   37×101-37

(3)25×(40+4)   25×(40×4)

(4)137+98    137-98

在这样的对比练习中,学生产生了思维的碰撞,准确地区分了不同的运算律有不同的运用。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习,正确率较之前有了不小的提高。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对比,学生难有清醒。在学习了新知识新策略后,后继学习的东西容易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干扰,这种影响不可小视。

二、“变式”练——用多变的题型锤炼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1.一题多变建模型

在众多的练习中,很多习题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想不仅要关注新授课的教学,更要关注练习课的教学。可以以一道题为例,借题发挥,灵活变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长时间的锻炼,相信学生一定能多层次、广视角、全方位地认识和研究问题,建立一定的问题体系,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相遇问题”这一节课,书中的例题是这样的: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来解决,也可以用列表的策略来解决。解题方法上也不尽相同,可以先求两人的路程再相加,也可以用两人的速度和乘时间。而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发现,都符合之前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但该问题的解决到这儿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接下来的练习设置中,我选用了这样一些变与不变的问题。

练习1: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经过20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练习2: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学校出发回家吃饭,小芳每分走60米,小明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相距多少米?

练习3:小明和小芳在环形道上走,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经过4分两人相遇。环形道长多少米?

练习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相向而行画图策略的理解,以及解题方法的掌握,当练习2、练习3这两道变式练习出示后,学生很快就发现根本不需要再次画图,也不需要重新列式。尤其当练习3出示后,有学生脱口而出:“只要把弯曲的跑道拉直即可!”很显然,相向、相背、化曲为直这些行程问题中的经典问题已经被学生所掌握,他们已经在脑袋里建立起了这样的数学模型。有了这样的模型,问题自然引出。

当然,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定向思维,在练习的最后,我出示了一道这样的练习: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图书馆,小芳每分走60米,小明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相距多少米?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练习中,经常用这种灵活练习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一题多变寻本质

一题多变是在原有问题中改变部分条件或者结论,形成新的问题,在不断的变形过程中,使学生关注前后联系,抓住问题本质,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六年级上册练习中有一道这样的习题。

一件羽绒服400元,先涨价 ,后又降价 ,现价多少元?

学生经历具体的探究,明确了两次价格的变化的单位“1”是不同的,才能正确地进行解答。而后,我们不妨变换条件或者问题,让问题多面化。

一件羽绒服,先涨价 ,后又降价 ,现价与原价一样多吗?

有了前一题的基础,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思考。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想到的是:虽然涨和降的幅度相同,但是单位“1”不同,所以现价肯定和原价不同。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则会想到:虽然现在衣服的原价不知道,但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它的原价,然后像刚才一样算出现价,然后跟原价比一比。这样计算,雖然显得有点烦琐,但是他们有一个具体的实体数据可供判断,心里比较踏实。而且,多次举例之后,这些学生也能够慢慢悟出其中的原理。然后可以继续改编。

一件羽绒服,先涨价 ,后又降价 ,现价与原价一样多吗?

这一题与前一题相比,在于降价的幅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单位“1”和价格改变幅度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是不能肯定现价和原价是绝对不一样的。但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踏实举例验证,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现价与原价是一样多的结论。而对于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更进一步要求:不举例,你能证明现价和原价一样多吗?学生定会认识到,把羽绒服原价看作单位“1”,涨价后的价格是 ,再降价是 的 ,相当于

降了原价的 ,所以现价和原价是一样多的。

无论是怎样的变式练习,它们都是减免问题单调的重复,避免学生兴趣的衰退,将题目用到极致,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过程中学会辨析,能够透过问题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从而能够概括整理,体会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只有教师做到心中有“本”,学生才能在长期的学习熏陶中掌握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璀璨情境中“溯本逐源”的本领。

三、“创新”练——用全新的练习模式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

1.文本阅读式,挑战自我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生中很多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求知欲,这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地求知、主动地探索。体验成功是保持孩子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的最佳方法。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当遇到一些较难、学生不易懂的题目时,我没有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提供一些相关的文本阅读,在阅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主动探究与学习中来。

例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乘积最小呢?换五个数字再试试。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两个乘数的差越小,积越大;其次,对于两个数首位的确定还需要进行多次尝试;最后,还要通过几次计算进行比较,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如果一步一步讲解,大部分学生只能一知半解,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过程的繁杂而失去耐心,最终只求一个结果。怎样才能让这样的练习产生意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关键呢?能不能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呢?于是便有了下面这样一次阅读练习。

前一天,我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感到毫无头绪、无从下手。学生在尝试失败的同时,也激发起了解决问题的好胜心,趁着这样的劲头,第二天的课上,我让同学们拿出相关文本,开始了阅读。同学们一边拿草稿本画着,一边在报纸上画着,还有些同学窃窃私语讨论着。很明显,他们在报纸详细的解答中一步一步地理解着问题,也在享受着解决问题的乐趣……从同学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他们解决问题获得的兴奋感,还有迫切想要和他人交流的愿望,接下来还需要我进一步讲解吗?

于是,接下来的课堂便成了小老师讲坛:从确定两个数的首位开始,到两个乘数越接近积越大,再到如何确定两个数……小老师一步一步清清楚楚地讲解,下面听的同学也格外的认真。就这样,一道复杂而烦琐的练习,在阅读思考中解决了,学生觉得很是有趣,一个个乐在其中。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把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拎出来放在孩子面前,孩子可以准确地解答;而当我们把这些信息融入其他信息之中时,孩子就愣住了。可见,数学文本阅读能力制约了孩子数学潜能的发挥。大信息量的阅读分析,培养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信息提取、分析能力,还有概括归纳、自我探究的能力。

2.自主探究式,挖掘潜力

随着年级的递增,课程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生要发展的能力也越来越多,但其中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每个人生来就有探究未知的欲望,小学生也是如此。常规的练习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全新的以探究式为主的练习应运而生。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练习:1. 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圆柱侧面积的推导过程;2. 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是否都要把圆柱三个面的面积都算出来?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这样一种全新的练习模式,满足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了他们进行奇思妙想的乐趣。事实上,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用他自己的方式完成这次练习。能力强的孩子能用各种形式将数学知识进行“创作式”表达,具有儿童的个性魅力;而学习相对较弱的孩子则会将书上的内容进行“复制式”学习。

例如:在解决苏教版六年级书上第19页的思考题时,这个问题和上学期所学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问题类似,于是我也选择了这样创新式的练习:1. 分析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2. 由这个问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3. 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显然是很有兴趣的,完成的情况又一次让我眼前一亮。

实践证明,这样的非常规练习,不仅关注了孩子的兴趣和经验,还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孩子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善娜.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180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求真创新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张锦绣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