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向探讨
2019-04-26张海静
张海静
【摘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方面出现难题,因现在高职院校大多扩招,引发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基于就业指导的高校英语教育改革,针对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就业指导的差距性分析来看,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趋向:教学目标的确立、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实行多元化考核办法等。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情况
在师资队伍中,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可能与本科大学教师的思想观念有所不同。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教师大都以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传统教学方式有时比较枯燥,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职业类院校课堂中大多数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缺少互动,老师与学生也缺乏沟通,挫伤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这种教学状况在英语课堂中更加嚴重,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更不利于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改革。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应该注重就业与英语知识方面的结合,避免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无法将自己所学的英语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注重日常应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育之下,英语的教学内容可能略显枯燥,在英语中融入社会因素,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知识与就业两者融合进行学习。在英语课堂上应该注意创新,强调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注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以后岗位所需的技能。
除了师资力量,也应该注重教学环境和课堂设置。在高职院校的英语学习课堂中,大多是老师讲授课堂知识,和学生的互动相对比较少,因此,在英语课堂中缺乏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所以学生的英语对答能力也可能比较弱。当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无法应用,无法流利地进行交流时,就满足不了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习英语感到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单一的知识不能充足地展现英语的魅力,而且所学的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当中,也因此导致英语无法吸引学生,使得学生们对英语产生一些厌烦心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通常都会设置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更好地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因为这类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就业技能,所以对英语基础知识方面的设置可能比较薄弱,而普通的高校里英语课程的设置通常都是相对独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还未改变传统的观念,依旧是以讲述课本内容为主要内容,教师也是以完成课堂任务或讲述课本章节为主要任务,课堂中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也没有与教师进行沟通,所以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再就是英语教学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没有与学生专业结合到一起,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也没有帮助,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明确表示学习英语只是应付考试。
在英语考核中,高职院校的英语考核主要以笔试为主,考核内容大多也是课本延伸的内容,这种考核的方式很难达到原本设定的培养目标。英语笔试也存在许多弊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了应付笔试而学习,因为考试主要是以笔试为主,缺少对话与交流的应用,所以很多学生可能只了解单词的意思,但是却不知道单词怎么用,也不知道关于交流方面的知识。长期的笔试考试可能会减弱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平均成绩也可能会忽略学生的应用能力,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也满足不了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就业导向之间的分析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就业导向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从学生方面分析,社会不仅需要高学历人才,还需要一些实际应用人才。这就表明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英语等级证书,还需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英语知识并进行交流。然而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是为了进修学分,为了奖学金,这种为达到某些目的而进行的学习无法使学生将兴趣投入英语课堂中,缺少对英语进行探究的兴趣,而日常考试大多为笔试,学生就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忽略了英语中的交流能力,所以无法满足日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大部分学生毕业就失业。其次是教师方面,高职院校的英语老师虽然具备了英语教学的资格,也拥有合理的教学知识结构,但因为比较年轻化,所以缺少一些教学经验以及语言技巧,而高级职称的教师又比较少,所以高职院校总体来说缺少骨干教师。在教学模式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少课堂新科技的应用,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应该多尝试创新,比如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也应该随着时代更新而进行改革,使教学方式和内容可以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当中。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融入社会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适应型人才。在改革当中,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只是其中一点,重要的是教材的改革。教材是重点,教材的内容要及时更新。比如在教材当中融入一些与专业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上课讲解的内容也可以适时更新,比如有的教师会采用听说法、交际法等进行课堂教学,这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思想有了新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英语技能的提升。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沿用之前的课程安排,将不同专业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英语学习,不注重专业英语的培养,觉得分开学习英语反而是浪费资源。而且在大一、大二结束之后,英语课程就大大减少,学生自然会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淡忘,更别提日后在工作中能够流利的交流。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逐年增多,学校的教学环境也相应改善,但这些仍不足以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在学生日后的就业中,少不了英语交流,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有真实的交流场景,学生的技能得不到提升,就没有办法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也就影响学生以后的就业情况。在考核评估方面,高校通常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方法。这种只注重考试结果,不注重综合培养的考核方式,只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就业,就业受到了限制,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了。
三、以就业指导为方向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第一要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该注意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综合能力。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培养好学生的基础能力,结合其实际应用能力再对“听、说、读、写、译”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第二要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课程体系。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应该好好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现在的教师都注重双师型发展,在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情况下还应该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和学生普及一下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专业有更好的了解,也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发展。第四是营造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环境。学校应该加强学校的设施建设,增加学校的交流平台,模拟职场的真实环境,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中的环境,也可以提供以多媒体为主体的教学环境;通过多媒体方式模拟对话场景,营造好的英语交流场所,让学生得到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学习交流的同时还应该多安排实训课,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更好地发现问题所在,也能更好地解决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五是采取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多元化考核办法。英语改革的成效不能只看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才更容易被社会接纳。
四、结语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是无法把学习到知识与实际应用连接起来,导致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无法将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社会当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应对英语教学进行合理的改革,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完善自我,自信地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胡织女.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李耀,王建茹.“订单”培养模式下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