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设错角度及备考建议
2019-04-26盖英俊
盖英俊
全国卷高考文言文阅读共设4小题,赋分19分,其中翻译题设1题2句,为主观题,占10分,其余3题为客观题,占9分。从广东阅卷场(使用全国Ⅰ卷)看,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年报·语文科》)
三道客观题中,文意理解题(第12题)平均分最低,难度最大,区分度更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考生如此低的得分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原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 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 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 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参考答案】B
【相关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宋书·谢弘微传》节选)
【答案解说】B项中“简言服众,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都符合原文意思。但“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称为乌衣之游”,这在文中描述谢混的话,谢混是谢弘微的叔父,可以说成“与子弟们诗文唱和”,而对谢弘微来说,不应是“子弟们”而应是“兄弟们”。B项所述有误,是该题的正确选项。
探究考生做错的原因,是混淆了施事的主语,也缺乏相应的文化常识(习惯性称谓),这固然与原文叙述省略主语有关,也说明考题非常注重考查考生“讀懂”文言篇章的能力。作为2019届考生,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纵观近5年高考题,文意理解题(第12题)的设错角度多为张冠李戴、曲解文意两大类,具体而言,由不同原因导致张冠李戴的表现各有不同,借不同手段造成曲解文意的结果也各有差异,下面分而述之。
一、张冠李戴
1. 在事件、行为上张冠李戴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设错方式,指的是选项将某事件、某行为的发生、实施说成是极具有干扰性的相关“他者”身上,他者往往包括他人、他时、他地、他因、他果等等。如:
(2018年全国Ⅰ卷《晋书·鲁芝传》)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 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 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 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参考答案】B
【相关原文】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答案解说】B项的表述,概括部分说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分析部分说他担任天水太守,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这些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中间说到“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这就不符合原文意思了。原文是“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意思是天水郡和蜀地接邻,天水这个地方饱受侵扰,他全力守卫天水,修建城市,恢复旧境。选项却将原文中发生在天水郡的事,移花接木安到了蜀地的头上,这就犯了在地点上张冠李戴的毛病,所以B项表述不准确。
又如:(2018年全国III卷《宋史·范纯礼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 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 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 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参考答案】D
【相关原文】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答案解说】D项的表述,概括部分说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分析部分说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这些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中间说到“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这就不符合原文意思了。原文是“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意思是恰逢王诜宴请(馆:宴请)辽使,纯礼主持宴会,并非选项所言“纯礼宴请辽使”,这就把属于王的事情错放到了纯礼的头上,犯了行为施事主体张冠李戴的毛病,所以D项表述不准确。
2. 借断章取义造成张冠李戴
所谓断章取义,是指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导致认知偏差。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似乎既可以随上文读,也可以随下文读,这时如果我们缺乏通观全句、前后贯穿的意识,就会因一时疏忽而错解文意,有些选项就是利用这种阅读心理上的疏忽,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制造张冠李戴的错误。如:
(2017年全国Ⅲ卷《宋史·许将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 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 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做出回答。
D. 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参考答案】A
【相关原文】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将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
【答案解说】A项的表述,概括部分说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分析部分说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行文至此,都是符合原文的。但后面说“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就不符合原文意思了。首先,阅读选项至此,我们会有疑问:是谁“返回”?按表达习惯,应是“使者”返回。但原文是“歸报,神宗善之”,可知归报的主语是“之”,即许将,并非对方(契丹)的使者。按语脉的连贯性,“禧惭不能对。归报”似乎也说得通,意思是萧禧惭愧得无言以对就回去复命了,但看下句便否定了这种理解,因为被“神宗善之”的只能是许将,所以选项属于借助断章取义制造了张冠李戴的错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意见认为A选项错在“坚决予以反击”这句,理由是萧禧馆客,席间问及代州事,许将随问随答,双方会谈是在相对和缓的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坚决反击之类,在原文缺乏依据,因此是错误的。笔者认为,虽然双方会谈并非剑拔弩张,但“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的背景,以及许将“何以使为?”的强烈语气,概括为“坚决予以反击”也未尝不可。
3. 借省略成分张冠李戴
文言文在句式上的突出特点便是省略,一个句子的主语、宾语通常会承接前句或承蒙后句而省去不写,甚至有时谓语动词、状语中的介词也被略去,如果在阅读时不能补足句子的相关成分,就无法脑补必要的信息,因而导致理解偏差,而选项也会借助文句的表面表述设置张冠李戴的错误。如:
(2016年全国Ⅲ卷《明史·傅珪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A. 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B. 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 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 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
【参考答案】C
【相关原文】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答案解说】C项的表述,概括部分说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分析部分说他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有言官请留。行文至此,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下文说“他仍坚持离职”就不符合原文意思了。原文说“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不听”的主语被省掉了,若补足应该是“皇帝”或者“权幸”而不是傅珪自己,因为只有皇帝才能下达圣旨,才有准许大臣致仕与否的特权,或者按文意是“矫旨”(假托帝王诏命)的权幸们。另外从下文看,“吏部请如雍言,不报”,不报的主语也应该是皇帝,两句句式相同,主语相同,这也从侧面说明选项的错误。
4. 借人物关系张冠李戴
如果阅读文本中人物出现得比较密集,不同人物的语言、行为又有某种相似,那么阅读时很容易被迷惑,而选项往往就是抓住这一点巧妙设错,将甲人物的言行混搭到乙人物身上。
如:(2017届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新唐书·杨恭仁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杨恭仁不苛求细节,令边民安宁。他曾多次迁任为甘州刺史,处理政府的事不在细节上作严格的要求,边境地区的老百姓非常安定。
B. 杨恭仁作战很勇敢,得皇帝赏识。他奉命平定杨玄感叛乱,打败了叛贼;又和屈突通追赶捕获叛贼,因此隋文帝夸奖他是难得的人才。
C. 杨恭仁因清廉正直,遭贪官憎恨。杨恭仁向来清廉正直,宇文述等受贿做不法之事的人因此憎恨他,他出京任河南道大使,讨捕盗贼。
D. 杨恭仁全心为部落,受百姓拥戴。他长期在边远地区担任官职,全心抚慰部落的百姓,从葱岭以东的百姓,都来朝贡他,并给他献礼。
【参考答案】B
【相关原文】杨恭仁,隋观王雄子也。仁寿中,累迁甘州刺史,临事不苛细,徼人安之。文帝谓雄曰:“匪特朕得人,乃卿善教子矣。”大业初,转吏部侍郎。杨玄感叛,诏率兵经略,与玄感战破陵,败之。遂与屈突通追获贼。炀帝召见曰:“比闻与贼战尤力,向但知卿奉法,而乃勇决如此,朕用自愧。”
【答案解说】B项的表述,概括部分说杨恭仁作战很勇敢,得皇帝赏识,分析部分说他奉命平定杨玄感叛乱,打败了叛贼;又和屈突通追赶捕获叛贼,行文至此,都是符合原文的,但下文又说“因此隋文帝夸奖他是难得的人才”就不符合原文意思了。原文“炀帝召见曰:‘比闻与贼战尤力,向但知卿奉法,而乃勇决如此,朕用自愧”,召见并夸奖他的是隋炀帝而不是隋文帝。隋文帝曾经对杨恭仁的父亲杨雄说“匪特朕得人,乃卿善教子矣”,用的是“卿善教子”。可见选项就是利用人物密集、人物行为相似设置错点,结果令很多考生选错。
二、曲解文意
1. 借一词多义曲解文意
文言实词通常有多个意项,比如“令”,既可以作名词,表达命令、法令、军令等意思,也可以做动词用,表达使、派、让等意思。但在一篇阅读文本的某一句话中,某个实词的意义通常是固定而且唯一的,不能同时表达两个或多个意思,有的选项就借助实词的这个特点设置错误,备考时要格外予以关注。如:
(2016年全国Ⅰ卷《宋史·曾公亮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 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参考答案】C
【相关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答案解说】C项的表述,概括部分说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分析部分说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行文至此,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下文又说“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就不符合原文意思了。因为原文是“使谕以指意”,意思是派遣他(代指前文“赵滋”,此处句式省略了“之”)到契丹边境传达中国的对于边境管理的意思,而不是由使者协同赵滋前往调节,原文的“使”是动词,派遣的意思,不是名词“使者”。选项混淆了“使”字的意义和用法,把它理解为双词性,因此造成对原文的曲解。选项下文说“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所以C项部分所述有误,是该题的答案。
2. 借忽略修饰语曲解文意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考查目标的表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从近年选文来看,文言文阅读文本大多故事性较强,文字较为浅易,即便文本中有一些较为生僻的词,在考题设计中也没有过多关注,或者说刻意避开,但从分数统计看,考生的得分并不高,原因之一是考题并不因为文本浅易而降低考查要求,反而可能会因此而在细节上设置阅读陷阱;原因之二是考生在阅读时还是有所疏忽,造成“看懂做错”的情况。被疏忽的信息有时出现在句子的附加成分里,因其位置的“偏而不正”而成为阅读盲点,如果出现在选项中就容易造成曲解文意的问题。
如:(2015年全国Ⅰ卷《宋史·孙傅传》)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 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 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 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参考答案】C
【相关原文】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答案解说】C项的表述,概括部分说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分析部分说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行文至此,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下文又说“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就不符合原文意思了。原文是“状类宦者”,即外形、模样像宦者的人,不是真的宦者。宦者前有修饰语“状类”,选项故意将其略去造成错误。选项接下去又说“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也是不符合原文的,原文是“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意思是都人在“争斗”杀死宦者的过程中误伤了太子,很显然,误伤太子的是“都人”,而非宦者。可見C项有两处错误,不符合原文。
3. 借错误理解实词意思曲解文意
有些文言词汇,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属于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看字面,是常见的,看单字,也是容易理解的,但两字连用,究竟生成了什么新的意义,有时就比较费解了。有些同学缺乏依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实词意义的意识,就会理解错,而选项就会瞄准这点设置错误。下面先举一个出现在文言翻译题中的词语例子,《南史·萧子良传》有“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一句话,句中“暴渐”是个难点,单看“暴”是突然、猛烈的意思,单看“渐”是逐渐、渐渐的意思,但组合起来就变成“突然逐渐加重”的意思了,这明显不符合情理,因此很多考生不加分辨,将词意简单相加就写成情理不通的病句了,由下文“皇惧”“变服”等推断,此处的“渐”不是逐渐,而是“加重”的意思。
又如:(2018年全国Ⅱ卷《后汉书·王涣列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赫。
B. 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清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 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 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参考答案】D
【相关原文】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答案解说】D项的表述,概括部分说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分析部分说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行文至此,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下文又说“仍然忙得无法分身”就不符合原文意思了。原文是“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意思是任峻提拔一些文武官吏,各个尽其所能,揭发铲除为非作歹、劫盗财物等不法之事与不法之徒,不允许文武官吏们退缩回避,而要勇往直前。因此风气得以好转,一年下来判定的纠纷、官司不超过几十件,任峻在作风威猛、行事风格严厉方面超过王涣。原文中“旋踵”一词是调转脚跟、向后转、回头的意思,引申为畏避、退缩等,并非选项说的“忙得无法分身”。如果单纯从字面看,“旋踵”也可能会使人产生“忙得无法转身”的理解,但就上下文语境看,文章强调的是任峻的“威风猛于涣”,即作风勇往直前,雷厉风行,并不在强调上下官员如何勤政;另外如果理解成“忙碌”,与下一句“一年中断案很少”的语意也相矛盾,因此D项表述不当,是本题答案。当然,经查证“旋踵”一词并没有“忙碌”的意思,这也是考生需要分辨和积累的实词词目。
4. 借无中生有曲解文意
有的选项,在依据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又借助上下文相关字词添加更多的信息,这衍生出来的多余信息是原文所没有的,这种设错方式通常被称为设错技巧中的“无中生有”。如:
(2017年全国Ⅱ卷《后汉书·赵憙传》)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 赵憙忠于朝延,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 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 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做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参考答案】C
【相关原文】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颖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答案解说】C项的表述,概括部分说赵憙制止祸患,推崇义行;分析部分说他在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盗贼的余党却能分别对待,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行文至此,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下面又说“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这就不符合原文意思了。原文有“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诛锄奸恶”是指铲除所有的不法分子、恶人恶行,并没有“教导弃恶”的意思,原文也没有与选项中“教导从善”相应的其他表述,这就是选项设置的多余信息,是对原文内容的无中生有。
三、备考建议
针对以上命题特点的梳理和分析,为提高备考的效率及答题的准确率,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 细心阅读文本,厘清人物与事件,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事件之间的施受、主从、先后等关系。一篇文言文虽然只有五六百字,但涉及的人物通常有多个,涉及的事件有数件,涉及的时间、地点变化通常也有几个,如果囫囵吞枣,不能细心阅读,耐心捋顺,就不能准确理解内容,就会混淆视听,一团混沌。
2. 牢记文言表达习惯,脑补相关信息。文言文最大的特征就是篇幅短小,表达精练,大量的主语、宾语、介词甚至少量谓语动词都被省略了,因为省略多,加之所选文段多有删节,文意偶有跳跃也是常态,因此我们在阅读时需要补充大量信息。
3. 随时随地积累文言实词,扩大自己的识字量,提高猜解文意的能力。人物传记虽然传主各异,事件有别,但其行文特点还是一脉相承的。从词语角度看,除了一些很生僻的专有词汇,固定说法,文本中很多叙述语言、人物语言、事件发生发展由始至终的过程语言都是我们应该看得懂的,都是应该积累的。
4. 注意古今传承,从文字、情理多个层面解读文句。文言文与现代文虽然在语言形式上差异很大,考查重点也是围绕文言实词、虚词、文化常识、语言节奏等命题,似乎在强调语言上的古今差异,但文字作为语言形式,其背后的常理人情、社会心理、道德规范还是延续与传承的多,我们切不可将文言文视为完全异化的语言、篇章,要处理好传承与流变的关系,做题时要遵循语言逻辑、生活逻辑两者相合的规律。
5. 记忆训练中遇到的特殊题目,积累个性化备考经验,以应对稳中有变的考查要求。文言文阅读考查虽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稳中有变也是高考的特点之一,因此在积累常见常用的方法之余,还要具备机敏灵活的应变意识,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准确答题。
另外,需要留意的是近5年高考题在文意理解题的题干表述上趋于稳定,考查内容均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从选项构成看,包括概括和分析两部分,通常先作概括后作分析;从考查难度而言,考题较少在“概括”这点上设错,更倾向于在“分析”方面设置错误。从整体、全面备考的角度,我们既要一如既往地辨别“分析”是否准确,也要关注和判断“概括”是否合理,尤其是在以往命题人有意降低难度的考量下,随着高考選拔功能的作用凸显,试题难度将加大,未来命题未尝不可能在“概括”方面命题,这一点还须同学们慎重对待。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