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模拟民主投票的再思考
2019-04-26马岭
马岭
民主可能导致社会分裂,民主的结果可能违背初衷,民主可能走向独裁,但因此而放弃民主也是不能够被接受的。民主需要必要的调节机制来化解冲突,避免分裂。
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投票选择出游地点,已成为笔者教学中的“保留节目”.在由此总结出民主的若干特性之后。每次在新的班級做新的一轮模拟时,总是还有新的发现,作为“补充”特记录在此。
一、民主可能导致社会分裂
有部分同学反思投票的整个过程后发现:“民主看上去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矛盾的最小化,有时候还可能使矛盾更尖锐了”;“讨论到最后的环节,主要两派之间,剑拔弩张,大有分裂之嫌疑”,尤其是“集团化”的出现“使矛盾愈加激化”;“民主同样可能滋生矛盾”“极易出现僵持局面”“不仅无助于解决矛盾,还可能增添新的矛盾”:有同学甚至认为:“过度泛滥的民主比集中严苛的集权传统更可怕,人们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无休止的投票游说会导致国家的分崩离析。”
那么,民主是怎么激化矛盾的?
首先是情绪化的出现。第一轮投票时大家都还是比较认真、平和的,投票时考虑的是“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发言也基本上能够“客观陈述,各抒己见”;但“淘汰少数”作为民主运作的机制使得人们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淘汰少数”是淘汰少数人的方案,而不是淘汰少数人本身),随着票数较少的地点不断出局,被淘汰的同学开始产生抵触情绪,而票数领先的同学则更加卖力地宣传、拉票;“几轮过后便开始有人情关系,甚至被一种不服输的执念引导”,有同学收集对方的负面新闻,并伴有“人身攻击”,“一些激进的同学觉得非要按照他的意思来不可”,煽动式的演讲、夸大其词、有贿选嫌疑的拉票(如免费导游、包吃包住等虚假承诺)开始出现,“越来越激进,个人情绪越来越激烈”,“越到最后越极端”,几乎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出现了“情绪不能控制,或者说被情绪控制”的场面,“尤其是对一个问题的立场相反、且相反的人数相近的时候,最容易爆发激烈的辩论”,甚至出现了一些蛮不讲理的针锋相对,颇有吵架的气势”,从中可初步窥见到“疯狂民众的危害”。双方坚定分子的不妥协精神是导致僵局出现的重要因素,以小见大,现实生活中越是意志坚定、有思想、有头脑的精英分子,越可能固执己见,自命不凡,精英可能比大众更易激起矛盾、导致僵局。
其次是人群出现分化。几轮投票后人群很快开始分化,大致有积极分子、中间派和冷漠派三类。积极分子人数不多,但立场鲜明,且有宣传鼓动的热情和能力。多数人往往属于中间派,摇摆不定,是被积极分子争取的对象,“那些优惠条件不太可能吸引对方的坚定分子,但很可能吸引到去哪里都无所谓的同学”,于是这场投票演变成“拉拢中间投票人的本事的比拼”,“形成多数人的利益集团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获得中间派的支持”,“比拼拉拢能力,能力强的获胜也许也是一种公平”。正因为中间派没有坚定的立场,所以虽然人数众多却容易被各个击破,但他们的选票如果集中流向某处,胜负将很快显现,不会出现僵局(但可能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中间派也可能是少数人,有的少数派有自己的明确选择,他们不易被拉拢,“偏好强烈,选择坚定”,至始至终,但他们并不热衷于搞宣传,“可能是性格使然,他们不愿意去拉拢别人”,只是默默坚持自己的选择(如选择黄果树的同学),因此他们对局势基本没有影响,“民主并不太考虑这些少数人的意见”,“他们被分隔于局势之外”。还有一些少数弃权票,“他们是对民主不耐烦的人,对眼前的决议并不关心,对一轮又一轮的投票感到不耐烦,把票投给了图书馆,以此表达无声的抗议”,但“在最后相持不下的时候,决定最终结果的反而成了这些少数人”,因为这几张选票决定了哪一方可能过半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明明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最后决定局势的却可能是少数人”。因此这类少数派在一定的条件下(两大阵营势均力敌且不分胜负时),有可能成为“关键的少数”,“决定性的少数”,此时他们是可能打破僵局的人。
再次,分化的人群形成小团体。在投票过程中,选相同地点的同学很容易形成“一伙人”,随着一轮轮的淘汰,最后只剩下合肥和长白山,由此形成两大阵营(有同学谓之“两大党”),大家的投票开始“有明显和强烈的集团性色彩”,选择的范围缩小了,矛盾也更激烈了。从多次(包括此次)的模拟投票来看,“阵营”的形成大致有两个因素:一是“家乡观念”,两大阵营的骨干分子都是在为自己的家乡拉票,并在此基础上搞“统一战线”,“从长白山扩展至东北地区,从合肥扩大到南方地区”,形成两个集团之间的较劲;二是人缘关系,有同学表示之所以选择甲地,是因为不喜欢乙地的代表,“我不喜欢某某某,不想和某某某报一个城市”,“我就知道你要和我作对”,有些人已经“不是在选择议题,而是在选择阵营”,“这个时候情绪显然并未停留在议题上,而是延伸到了对方身上”,以人划界,认人站队。
当两大阵营形成后,矛盾可能更集中、也更尖锐化,如果彼此互不妥协,就很可能形成僵局。
二、民主的结果可能违背初衷
民主的初衷是大家共同决定某个公共领域的事情,但后来可能这个事情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小团体”的胜利被放在了第一位,只要我们能赢,就不惜代价,甚至不择手段。那些最初未选甲乙两地而是后来“加入”甲或乙阵营的人坦言,“最终当我们为了达成一个结果而不得不集团化、一致化的时候,我们发现,结果与你最初想法相去甚远”,有些人加入到新阵营后仍然积极活跃(也有些人此时变得消极被动),“最后为长白山或合肥的争夺战而费尽心思拉票”,“自己原本想要表达的愿望却抹杀了”。不少同学都发现,这种“因人群聚集而产生的一种群体情感”,很容易淹没“自己本身的想法,作出违背自我理性的判断”,使一些同学“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后来的每一次集团扩大实际上都在进行这样的过程”。选择去哪里秋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赢!要按我们的意志办!我们要说了算!我们必须是胜利者!……此时许多个人的意愿被这种“集体主义”的需要吸收了(且心甘情愿),集体显示出一种吞噬个人意志的能量。但集体并非只是“榨取”个人,它也给个人提供好处,比如安全感,“民众天然具有从众、幕强的倾向”,“那些一起卖力宣传吉林或合肥的人未必都是最喜欢吉林合肥的,只是因为结成帮派是非常安全的,如果你最想去辽宁,你觉得吉林也还可以,至少不讨厌;但你无法接受合肥,在吉林的支持者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时,最安全的选择就是加入。”
此外,民主过程的冗长繁琐也导致一些人对投票的内容不再关心,转而把“尽快结束投票”放在首位,“大家最后都被这一民主活动搞得精疲力尽,渴望尽快出现一个最终结果”,“我身边的一位同学就放弃了自己的选择转投长白山,以期快点结束”。“一些选民为节省时间而不得不跟风选择,以便尽快有一个选举结果”,这时候人们往往将“初心”抛在了脑后,民主因此而“走样”“串昧”。
三、民主可能走向独裁
有同学意识到,如果民主“议而不决”的过程太长,“人民的厌倦情绪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民主效率的低下可能会损害选民的积极性,此时如果“有一个有影响力的同学站出来说他能够尽快结束投票,大家有没有可能会授权于他?比方说,像希特勒一样的人当选?”还有同学听到那些蛊惑人心的宣传后,“我心中突然蹦出一个想法,把我吓了一跳,邪教组织不也是这样的吗?我想我们班的同学洗脑能力肯定比不上那些邪教组织的宣传者,但他们依旧能煽动其他同学改选”……
不少同学因此感慨,“民主对公民的素质要求很高,如果参与人的能力不足,就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要么盲目投票,要么不知所措。”如“合肥”的异军突起,“反转的原因匪夷所思”,在某同学“制造一个逆袭”这一蛊惑人心的号召下,“一个非常不合理的建议却得到了玩世不恭的多数的支持”,一些人认为既然自己属于少数,自己的意愿难以实现,“转而形成了一种游戏的心理”,希望看到一个“不合常规”的结果出现——许多人最后选择合肥大多是出于一种娱乐心态,这种心态是否可能被野心家利用呢?……有许多同学感慨“人心难测”,“民意是不好确定的”,“在民主的过程当中,结果往往是令人惊讶的”,“人民确实有好有坏,他们的投票是不能控制的”,“有一些同学不当回事儿,乱投乱选,这说明民主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进而认识到“民主有一定的风险”。
四、改进建议
如何避免民主效率低下、激化矛盾等等弊端?如拉票似乎是民主不可避免的一种形式,但又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弊端,如哗众取宠、夸大其词、煽动情绪、蛊惑人心、拉帮结派,其效果很可能是“搅局”,是破坏、干扰民主。但因此而放弃民主也是不能被接受的,因此一些同学提出“民主要受到适当的约束”,“民主需要必要的调节机制,避免双方利益冲突过于激烈而铸成的对峙分裂”,以“化解僵局”。
从同学们提出的具体措施来看,一些人仍然坚持民主机制,但认为出现僵局时可以暂缓进行,“民主应先暂停,改期再继续进行”,“应当引入专家的咨询”,“先由精英对各种情况,利弊得失进行透彻的分析,再依据多数决定显然是比较完美的”。也有部分同学表示此时应发挥“领导人”的作用:“在多轮投票难分高低的情况下,可以由班主任来进行决策,以免民主的效率太低”,“可由班委来进行决定,提高决策的效率”;“领导者也应当帮助民主参与者提高水平,给予指导和支持,应有精英的引导,但又不是干涉。”“可以由少数几个人事先讨论决定之后,向大家公布说明情况”,“在现实中也可以考虑将首长制和合议制相结合”,还有的同学建议“直接由老师或学校安排,这未必是违背民主的,只要事先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有同学指出,要设计一系列法律程序来制约意气用事,如宣传拉票是可以的,但法律应禁止虚假宣传,禁止人身攻击;拉帮结派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法律应禁止拉幫结派后实施违法行为;在出现僵局时应有最后决定的人或机构;当一方以微弱多数险胜时,另一方要“服输”,因为民主往往还会提供“翻身”的机会,僵局也就此化解,但如果不服输而诉诸暴力,民主就会走向死亡。
投票活动改变了许多同学对民主的美好“幻想”,以前“对民主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有朦胧的意识”,“我印象中的民主是平和的,是能够较好得出大多数人满意的结果的”,本以为选出一个过半数的地方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整整两个多小时我们都没能完成任务”.“以前民主在我心里是一个完美的制度,它似乎能解决所有分歧,因为它能体现所有人的意志,保证所有人的利益。我还常常认为失败的政策都是因为没有做到民主,或者说是因为间接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人人都喜欢民主吗?从前我对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的,谁会不喜欢为自己做主呢?但课堂上显示的情况却并非如此。”通过模拟投票,有的同学对民主产生了怀疑。也有的同学更坚定了民主的信念:“因为民主制度下,即使有一些事是我不想参与的,我也可以选择弃权。但如果制度不是民主的,我就无法干预自己想参与的、在乎的那些事。”有的人不关心这一次的投票内容,但下一次的投票很可能就会关注,“眼前的这一次是关心的事物,下一次也可能不是”,因此总体上看民主“对所有人都是最好的选择”。“民主有很好的表达,”“从过程上看它尽可能地照顾到了所有人的表达,这是其他体制难以实现的”;“民主绝对不是完美的万能的,但是我们依旧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