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山地农业的发展策略
2019-04-26李加纳
李加纳
应依托国家的大力投入,解决农村道路和环境;依托科技和工业建设能力,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重新吸引部分农村劳动力回归农业生产,从事农业产业,让山区丰富优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现代化程度普遍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在中国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非常落后,特别是在占地70%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很多村落还保留着千年以前的生活环境,农业生产还普遍使用“扁担、锄头、镰刀”等传统工具,即便是一个全劳力,也仅能管理好10-20亩耕地。另一个瓶颈问题是生产效益无法准确评估,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每年的收入完全要靠农产品变现后才能确认。由于无法预测市场变化,大多数农户不得不跟风生产农产品,往往导致积压烂市、甚至血本无归的局面。
一、南方山地农业的现状
南方丘陵山区属于立体生态气候,生物多样性丰富,劳动力充足,为精细化生产和满足广大消费者(含农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基础条件。然而,农业的不利因素也很多:首先,山区坡多地小、土地零散,大型农机具无法使用,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其次,耕地土壤瘠薄、中低产田比例大;生态脆弱、季节性干旱和渍害等自然灾害频发;第三,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第四,人口密度大,复种指数高,且贫困人口集中。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农村经济的振兴,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村经济还得靠农业生产。我国南方能够预期的家庭农场规模平均在20-30亩,即使是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每个劳动力能够精细管理的田土面积也只能达到10-20亩。要想使他们的收入达到城市中等收入水平(小康水平),每个劳动力每年的收入应达到8-10万元,这意味着每亩地的产值需达到万元以上。
二、解决南方山地农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由于国际上工业和服务业产品日趋饱和,信息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又将进一步解放劳动力,因此,中国无法走发达国家的老路,靠工业化和城镇化来消化农业人口。随着基建规模的压缩,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将逐步回归农村,我国南方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我国需要应对中国特色“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我国西南地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仅1.56-3.42亩。如果继续维持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无法高效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成本高、生产竞争力差,则难以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生活。近年来,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在我国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已达95万家,实有成员722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8%。这是目前不改变土地属性基础上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主要措施。
走差异化农业发展道路
中国农业完全照搬国外发达国家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很难与农业发达国家拼规模、拼成本。如我国东北大豆、华北玉米、新疆棉花等大宗农作物,受到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没有国家补贴价格是很难稳定的。我们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走科技支撑、劳动力密集型的差异化发展道路,这也是解决我国就业率的有效措施。
在当前国际化大背景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应在国家财政补贴下发展北方的大农业。南方则应依托充足的农业人口、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青山绿水的自然条件,成为世界珍、特、稀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三、山区高效绿色农业发展技术体系精细农业
根据消费市场多元化需求,研发和引进更多的农业科技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每个乡村甚至每个农民合作组织都要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做出自己的特色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开展定制农业生产。例如,利用山区自然隔离条件和立体海拔气候,生产跨季节蔬菜,针对糖尿病人生产低糖大米,针对特殊人群生产特殊脂肪酸食用植物油等。
文化農业
农业生产除了解决人类的生理需求之外,还可以解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当今城镇人口对乡村旅游和农业体验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为文化农业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观光农业(如江苏兴化和江西婺源的油菜花节)、休闲农业(如各种形式的农家乐)、体验农业(如各种农产品的种植和采摘、家禽家畜的喂养)、科教农业(各种农业科普基地)等等,将维持生计的农业生产变为一种文化享受,让城镇居民在青山绿水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使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跳出农业搞农业,以二三产业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生态农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安全健康绿色保健的食品要求越来越迫切,市场越来越大。有机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建立生产全程控制和产品质量安全追踪体系,就可以树立信誉品牌,占领全球高消费市场。即使是普通消费市场,如果能确保农民兄弟吃的肉蛋菜出现在城镇居民餐桌上,也是一块巨大的市场。在南方丘陵山区,通过合理的间套作,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减少农药用量;通过立体农业和循环农业,让有机肥重新成为培肥土壤的主力军,减少化肥施用和面源污染。如此,把我国干百年农业生产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将使我国南方农业生产走出困境,迎来辉煌。
智慧农业
通过建立精确化、数字化、简约化和工程化的全新栽培管理体系(自动化无菌生产车间):或者利用新型缓释性复合肥、生物农药等环境友好的肥料农药,配合遥感、光谱、机器视觉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主要农作物最优调控模型的作物智能化作业系统模式,生产绿色高效的有机农产品。准确的市场预测是南方山地农业的灵魂,普及农村网络,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利用大数据和实时信息反馈系统预测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就像出行前我们能从导航系统中选择路线一样,农户在确定生产前能掌握市场动态,决定种(养)植品种、规模,为农户解决市场与生产的无缝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的供给侧改革,真正做到以市场和效益来设计农业生产。
改革开放40年,旺盛的城市建设需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劳动力。现在,我们应该依托国家的大力投入,解决农村道路和环境;依托科技和工业建设能力,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重新吸引部分农村劳动力回归农业生产,从事农业产业,将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建成一个个“桃花源”“花果山”,让山区丰富优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责任编辑: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