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静脉通路方式输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时的静脉炎发生率分析

2019-04-26谭凤秀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香烯静脉炎输液

谭凤秀,何 丽

(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三区,广东 江门 529000)

榄香烯注射液是从中药温莪术中提取的非细胞毒性广谱抗肿瘤药物,以β-榄香烯为主要成份。β-榄香烯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在胃癌、大肠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上均有应用。虽然静脉输注榄香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症状较少,但临床上也常有发热、静脉炎、疼痛等不良反应的病例,而导致上述不良反应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输注静脉通路方式选择的差异[1-2]。PICC和外周静脉留置针是常用的两种静脉输注通路,现选取200例患者,旨在进一步研究和对比两种通路的静脉炎发生情况,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受榄香烯注射液治疗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输注榄香烯注射液前未进行化疗药物及其他药物的输注;意识清醒;签署使用高危药物告知书。排除标准:神志不清、躁动患者;输注榄香烯注射液前已使用其他药物。根据纳入及排除标注按患者静脉通路方式选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35岁~76岁,平均(51.23±2.28)岁。对照组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33岁~77岁,平均(51.35±2.31)岁。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在选择静脉通路前,医护人员已经向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属详细说明了两种静脉通路的费用和利弊,充分尊重患者本人和家属的意愿,由其自主选择静脉通路。

对照组选择外周留置针通路,穿刺前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全部选择前臂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血管,避免外伤、静脉瓣、关节和瘢痕处进行穿刺。由具备专业资格的护士操作,穿刺成功后由两名护士确认血管是否通畅,确保血管通畅后可调节滴数。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注射部位及静脉走向是否出现红、肿、热、痛、渗等异常症状。

观察组选择PICC通路,在穿刺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由具有PICC穿刺资格证护士进行操作,全部选择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R三向瓣膜PICC,穿刺部位为上臂中段,操作成功后的24 h内更换穿刺处敷料,并对穿刺点是否有肿胀、出血、渗液等症状进行观察。妥善固定PICC导管,若有潮湿、脱落等情况,则及时更换。

两组患者均使用250 ml0.9%生理盐水稀释0.3 g榄香烯注射液,每日1次遵医嘱行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判定静脉炎的标准[4]:根据2016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最新修订的视觉输液静脉炎量表,0分:没有症状;1分:出现以下一种症状:静脉输液部位轻微疼痛或静脉输液部位周围轻微发红;2分:出现以下两种症状:静脉输液部位疼痛、红斑、肿胀;3分:所有下列症状均是明显的:沿着套管路径发生疼痛、硬化;4分:出现以下所有症状且范国较大:沿着套管路径出现疼痛、红斑、硬化、可触及静脉条索、发热[3]。对两组患者治疗时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计算比较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及指标均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x2检验,表示方法分别是±s、n/%,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的静脉炎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时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榄香烯注射液为中药提取物,属于挥发油类,有较强的脂溶性,多数患者用药过程中会发生静脉炎,因此,选择适宜的静脉输注通路非常重要。本研究显示,相比于选择外周留置针通路的患者,选择PICC导管通路能够降低患者治疗时的静脉炎发生率。这主要是因为PICC导管通路选择深静脉,管径更大,管壁更厚,且血液更充分,血液流速较快,可以充分稀释注入的药液,进而明显减轻药物对静脉血管产生的刺激[5]。但与外周留置针通路相比较而言,PICC导管通路产生的医疗费用更高,因此,对于经济负担重、治疗时间短或置入PICC导管后维护困难而选择了外周留置针通路的患者,临床上要加强专业护理和健康宣教,尽可能降低此种通路的危险性,充分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6]。

综上,输注榄香烯注射液的患者选择PICC导管通路安全性更高,具备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香烯静脉炎输液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β-榄香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榄香烯联合适形放疗治疗NSCLC癌脑转移研究进展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榄香烯注射液对吉非替尼在PC-9/GR细胞内转运动力学影响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榄香烯诱导裸鼠移植瘤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