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
2019-04-25董阿丽管海霞林丰英
董阿丽 管海霞 林丰英
【摘 要】目的:浅析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是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在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纳入60例为对象,选择单盲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再结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比较两组患儿的伤残情况。结果:观察组伤残率6.66%比对照组26.67%低,=4.3200、P=0.0377。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护理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伤残率。
【关键词】重症病毒性脑炎;小儿;护理干预;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2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1
目前,临床上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时,除了注重科学有效的给药治疗,亦强调为患儿提供适当的护理干预,以期患儿的病情获得全面治疗与改善。为了更好的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本次研究旨在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段是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在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纳入60例为对象,患儿病情均符合参考文献周进芳等人[1]研究中的诊断标准,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病情;采用单盲法将纳入对象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女比例是19:11,年龄在3-10岁之间、均值是(5.30±0.78)岁;观察组患儿中男女比例是20:10,年龄在2-10岁之间、均值是(5.46±0.8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再结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具体内容是:1)常规护理干预:患儿入院接受治疗时予以各项基础护理服务,遵医嘱为患儿用药,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和血压以及心率等,注意观察患儿的各方面反应,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医生,协助异常给患儿进行对症处理。2)循证护理干预:小组建立:基于循证医学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组中成员要包括护理人员和责任护理人员等,组织组员们参加循证护理内容培训,提高其操作专业性和娴熟性,再以质量控制监督小组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后提出针对性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评价患儿的伤残情况,包括行为异常以及肢体障碍和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伤残率6.66%比对照组26.67%低,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发病原因较多,属于一种感染性疾病,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患儿出现脑实质损伤,或者直接夺去患儿的生命。故而临床上除了注重患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亦强调临床护理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护理实施内容是:患儿处于昏迷状态时,要给予患儿进行吸氧,确保吸氧操作娴熟、专业,且加强皮肤和口腔、眼部清洁,给患儿每天按摩2次四肢,加快其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代谢。给患儿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且教会家属相关运动训练方法,注重患儿关节的充分活动[2]。给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呼唤患儿的名字,且注意与患儿家属的各方面沟通,提高家属的配合度。要把病房中的湿度调节在55%,温度调节在25℃,且注意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清洁、打扫以及消毒,但也要注重不能给患儿保暖过度,必要时给患儿用盐水冰袋进行降温,用温水给患儿轻擦身体,患儿高热不退时则按医嘱给药,比如用安宫牛黄丸。患儿出现呼吸衰竭时要注重病情观察,每天定时听痰音3次,监测患儿的体温和脉搏、瞳孔以及呼吸变化,给患儿及时处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必要时予以患儿吸痰,防止其舌頭出现后坠的情况。患儿病情稳定后便开始指导其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比如让患儿朗诵书籍、玩游戏等,再给患儿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比如可以选择穴位大椎、曲池等[3]。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周进芳,赵娟,凌艳萍.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18,42(05):638-639.
赵蔚蔚.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改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4):128-129.
郝硕彦,陈颖,董万惠.青少年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循证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16):1468-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