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9-04-25季媛媛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患者

季媛媛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0例进行过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无效0例,有效20例,护理有效率100%;对照组无效1例,有效19例,护理有效率9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护理工作中,充分满足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158-02

心力衰竭一般表现为心脏排血量降低,不能满足机体代谢。大多数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会长期卧床休息,这就会导致血液流动减慢,血液黏稠度变大,进而出现很多并发症本文就护理干预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过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4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进行过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中,男4例,女16例;年齡39-71岁,平均(46.9±6.2)岁。对照组中,男4例,女16例;年龄37-73岁,平均(47.3±6.5)岁。两组进行过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1)心理指导护理。患者患病后或多或少会导致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影响到患者接受治疗时的心情。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保证到患者不会由于心理状态无法较好的依从护理。

(2)对症护理措施。需要密切监测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了解患者的排便情况。对患者瞳孔的大小及形态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要对重症患者的脉搏、呼吸、体温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加以对症治疗。护士应该为患者引入一些缓解疼痛的措施,如胸部呼吸法和斜倚法,可以显着降低患者的腹部张力,改善疼痛[2]。

(3)优质饮食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评估,了解患者饮食状况,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让患者有着较好的身体状况去面对整个护理过程。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保证患者营养平衡,同时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加快患者康复。

(4)环境护理。病房彻底的打扫,并让采光以及通风达到了相关要求。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病室内的温湿度适宜,注意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清洁度。定时进行翻身,以防止皮肤长期受压而引起压疮。

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采用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后两组进行过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恢复情况,观察组20例中,对于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无效0例,有效20例,护理有效率100%;对照组20例中,无效1例,有效19例,护理有效率9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心力衰竭属于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主要是因为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及功能变化,同时影响心室重塑泵血功能,属于非常严重的心脏病发展阶段,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对心力衰竭的治疗难度较大,必须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从饮食、药物、生活习惯等各方面进行干预,才能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护理干预主要为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依旧给予患者可靠的护理,主要以指导和询问为主,确保患者在家依然严格按照良好的饮食方案和良好的习惯进行生活,并自主做好病情监测。就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护理干预能让患者在生理、心理层面上都能够享受舒适,对病情有益。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气喘缓解时间、心律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这表明通过护理干预,借助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改善病房环境等各种方式,构建了护患之间和谐关系,减少了患者负面情绪。采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特定疾病的护理措施,通过健康平台实施健康教育,根据医生的建议进一步加强服药患者的行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3]。并能够尽快促进其康复,同时还能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减少医疗纠纷事故。在这项研究中,护理健康处方涉及患者的饮食,药物,运动指导等,并动员患者的家人监督患者严格遵守护理健康处方,以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同时,在护理保健处方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心理状态,并发症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出院后干预方案,进一步加强患者的行为。按照医生的建议,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由于护理干预模式不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尊重患者的需求,更为患者提供最准确、全面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对进行过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护理时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获得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进行过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进行过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俊,周莉.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8):71-72.

[2] 贾婧.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6):667-668.

[3] 谭丽.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215-216.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为了患者 永远前行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