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维训练之以小见大
2019-04-25王科锐
王科锐
摘 要:古人写文章简约丰厚,微言大义,辞藻宏赡,行文大器。如何带领学生品鉴古人简约文章语词背后的丰厚内涵,值得探究和思考。尝试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引导学生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锻炼写作思维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以小见大;写作思维
課内文言文,经过学生反复诵读、学习,能较好地理解吸收,在此基础上,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从细节处赏析文字。细细品味一个字,慢慢读懂一个词,并尝试将自己所思所想形成文字,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将有质的变化。只是难点在于,学生可以找到一个关键词,却不知该如何表述。下面将尝试通过课内文言文《郑伯克段于鄢》为例,通过鉴赏人物描写的一个字,牵出一条线,展开一段文。
一、以小见大之大背景
品鉴人物行为,分析人物形象,揣测人物思想,都离不开人物的背景。背景包括时代的大背景,人物的身份背景,事件发生背景。将人物形象还原到特定的环境中,我们才能理解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也避免了断章取义,管窥蠡测。以小见大,并非只抓字眼,不问青红皂白,而是力求在对文章背景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古文中的微言大义。
《郑伯克段于鄢》中,对于郑国国母姜氏,有这样一句描述“初,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意为屡次或急迫。我们可以先分析姜氏“亟”请于武公的时代背景——“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长幼嫡庶的排名顺序依然是维系宗法社会的重要纽带”。紧接着,我们可以分析“亟”的人物身份背景——“身为郑国国母的姜氏”,再次,可以分析事件背景——“只因长子出生时难产,便自此厌恶庄公,将全部母爱倾注到次子共叔段
身上”。
于是,按照时代背景、人物身份背景、事件背景三个角度,对于姜氏“亟”请于武公,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段文字: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长幼嫡庶的排名顺序依然是维系宗法社会的重要纽带。身为郑国国母的姜氏,只因长子出生时难产,便自此厌恶庄公,将全部母爱倾注到次子共叔段身上。
背景的全面理解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人物行为及行为背后原因的剖析,为看似不合理的偶然行为,找到隐藏于其后的必然性出口。
二、以小见大之有原因
任何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主观的意愿,这个意愿有时候,或许是出于某种情绪情感,也或许是人物本身性格所致,如果脱离了大的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我们很难直接评说对错好坏,只因为特定人物、特定身份,为其性格和情绪情感予以了一定限定。毕竟,人是社会人,没办法完全按照自身好恶来行事。我们在分析人物行为和背后原因时,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为己(人物本身性格),二是为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
当然,行为和原因不能分开,分析原因前,要先叙述人物行为。
同样以《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亟请于武公”的“亟”为例,行为——“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亟”,意为屡次或急迫。姜氏溺爱幼子,竟三番五次地要求武公废长立幼,完全不顾宗法制度,即便被武公一次次驳回,仍急迫而固执地为幼子争取利益地位。原因——细思缘由,与其说姜氏爱子心切,不如说其狭隘执拗。她的偏爱、偏袒、偏执,将家国天下混为一谈,以为摆平了家务事就摆平了国事。
于是,按照阐述人物行为、从人物自身性格分析原因、从对他人情绪情感分析原因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文字: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亟”,意为屡次或急迫。姜氏溺爱幼子,竟三番五次地要求武公废长立幼,完全不顾宗法制度,即便被武公一次次驳回,仍急迫而固执地为幼子争取利益地位,细思缘由,如其说姜氏爱子心切,不如说其狭隘执拗。她的偏爱、偏袒、偏执,将家国天下混为一谈,以为摆平了家务事就摆平了国事。
阐述行为、分析原因,切忌偏颇,也不要变成人身攻击,毕竟,不在局中,已知结果,自然说得轻松。我们也只是占了时间的机缘,才有能力点评事件后果及影响。
三、以小见大之见后果
行为的后果及影响,可以从事件发展走向、人物命运、历史选择等三个角度进行展开。为了强调后果及影响,可以适当使用短句和排比句,加强语气。
《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多次袒护幼子,为幼子争取权利,不惜违背社会准则、宗法制度,这样的行为本身,对其幼子就是一个颠覆性的影响,即便庄公即位,姜氏仍然没有放弃为幼子争权夺位的想法和行为,最终的结局,其实,是可想而知的。通过“亟”,我们看到了姜氏的执拗性格,也了解了他对幼子过度的溺爱,最终的结局,从事件发展走向来说,必然导致幼子走上谋逆之路,也最终走向人物自身的悲惨命运结局。
进而,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文字:殊不知,被溺爱蒙蔽的双眼,被利益熏化的内心,貌似强势咄咄逼人,实则浅薄无助,绞尽脑汁自以为得计,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念之间,陪尽一生安稳,一世恩情。一奶同胞,兄弟反目,爱子终至流离失所,客死他乡。永世背负叛逆谋反之名,岂不可悲可叹!
教学生通过一个字、一条思维路径,写下一段文字,会不会因此固化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我曾经反复思考过,但我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拉近了学生与古文的距离,让学生能读出古人行文之精,能赏出古人用词之妙。长此以往,这个小小的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对语文学习,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又何尝不是一次以小见大呢?
参考文献:
[1]燕草.郑伯克段于鄢[J].阅读与鉴赏(中旬),2003(z2).
[2]朱厚谕.春秋笔法笔春秋,大义微言微正义:从“郑伯克段于鄢”看春秋笔法及评价[J].北方文学,2018(2).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