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如何利用历史人物教学渗透职业规划教育
2019-04-25黄小姸
黄小姸
摘 要:在历史课堂中利用历史人物教学,开展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八年级历史课为载体,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让初中生做出明智的决策。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人物;职业规划
一、可行性
(一)切合新课改理念
历史学科根据新课改精神,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明确指出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这就更进一步明确中学历史课堂的作用——树立学生德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具有重大思想指导意义。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展职业规划符合新课改理念。
(二)符合少年在认知方面和意志方面的发展
少年时期的认知水平不断趋于稳定和成熟,智力水平显著提高。在意志方面,少年意志的目的性和自制性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
(三)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易渗透职业规划教育
历史教材中随处可见各类民族英雄、世界伟人和革命先烈等人物,这些都是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正是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人文特点,所以使得历史课堂更易于渗透职业规划教育。
二、主要做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进行学习,对学生进行情感、品德和理想教育,进而渗透职业规划教育。
以八年级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主要案例,在课堂中利用历史人物教学渗透职业规划教育。
(一)使用讲授法,初步讲授历史人物的典型事件,引起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时,教师展示周总理的照片,并介绍:“他是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官。他的外交才能让世人折服,以至于他的逝世,使联合国总部降半旗致哀,这是联合国首次为非国家元首的领导人降半旗,史无前例,体现世人对他的无比尊敬。他是用怎样的外交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呢?”
教师讲述这一人物的相关事件(事件的选择可根据课堂设计的内容来决定),让学生对这一历史人物初步认识。
(二)情景教学法
1.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知识点时,教师组织活动“采访小小外交官”(学生甲扮演小记者,学生乙扮演外交官)。
小记者:请问您对目前的中印对峙有何看法?
外交官: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两国应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好来往。
小记者: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台背景、内容及影响好吗?
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感受周恩来的外交智慧,使中国得以团结紧邻,为国家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周恩来总理用学识和智慧为国效力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这有利于渗透职业规划教育。
(三)使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深刻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
学习“万隆会议”这一子目时,让学生演绎万隆会议召开的场景(老师需在课前布置参演学生做好准备)。学生的演绎,情景再现了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进程、“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等内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周恩来的外交智慧,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伟人的精神,更深入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使用陶冶法,利用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1.展示少年周恩来求学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伟人少年时即志存高远。
2.展示周恩来一生各时期的照片,教师做配图讲解,感受伟人用一生践行少年之志。
3.通过一个小型半命题作文(100字以内)“我想当___(职业),因为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周恩来的一生,学习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戎马半生、报效祖国的革命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为祖国、民族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三、初步成效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历史课堂结构是由历史事件和时间线索构成的点线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添加历史人物教学无疑使这一结构更加丰满,课堂更加生动。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情况下,利用历史人物教学并渗透职业规划教育,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也可以为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做初步构想,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一堂内容丰富生动、形式多样、自主性強的历史课,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生由于情感日益丰满,对未来满怀憧憬,学生对心中英雄充满崇敬。在历史课堂利用历史人物教学,有利于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从榜样身上汲取到精神力量。
(三)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利用历史人物渗透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明确奋斗途径和目标,让学生从“为何学”的困惑中走出来。在历史课堂中借鉴历史人物的正面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而确立远大目标和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李忠康.教育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