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
2019-04-25王其
王其
【摘 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15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150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和対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比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较大,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流变学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各项血流变学参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灯盏花素注射液;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流变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R8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8-0-01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管痉挛所致,临床表现为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等心脏病,是心脏病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心肌缺血状态,面临较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风险[1]。为进一步准确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15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150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和対照组,各7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50~77岁,其中男女比例为41:34,平均年龄为(59.724.6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49~76岁,其中男女比例为40:35,平均年龄为(59.28 4.52)岁。所有病例排除合并原发性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者及重大造血器官不健全者。本次试验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对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科研会讨论批准,获得研究权限,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4039)100mg,每日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000u,每日早晚各1次,根据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病情况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实验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3020778)治疗,每日50mg,添加250ml浓度为9.0g/L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均匀后对患者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比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学参数。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两组患者治疗数据处理分析,使用标准差()来代表计量资料,用t来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参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比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较大,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流变学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供氧与缺氧之间不平衡,由于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血管不完全性堵塞,动脉痉挛引发动力性阻塞[3],使得炎症细胞包膜变薄、撕裂,进一步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的现象。从中医治疗角度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隶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具有本虚标实、虚实相交的特点,因此在治疗时首要遵守活血化瘀的原则。灯盏花素注射液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缺血等功效[4],有助于降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液粘稠度,组织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缓解心肌缺血低氧症状,在临床上发挥出显著效果,且降低了各项血流变学各项参数。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灯盏花素注射液是一种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各项血流变学参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王贵林.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2):121-122.
张秀春, 张彤, 王金岿.谷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9):81-81.
张丹, 李婕, 吴嘉瑞, et al.基于meta分析的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评价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 39(5):424-429.
沈长青, 刘仲富, 巫亚颖, et al.燈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 35(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