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电力配网改造技术的研究

2019-04-25梁沛强

科技资讯 2019年3期
关键词:电力配网城市建设

梁沛强

摘 要:文章以城市电力配网的现状及缺陷作为出发点,发现其存在城市的供电压力增大、配网结构缺少科学合理性等问题,提出电力配网改造应遵循适应性、智能化、逐步完善等原则,并对电力配网的线路、自动化设备改造技术进行了研究,为电力事业的良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配网 城市建设 配网改造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c)-0048-02

在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人们的工作、生活用电量也越来越高,给电力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电力供给方面的问题,使城市的供电需求得到满足、城市电力配网稳定发展,有必要采取有效技术来改造城市电力配网。该文主要对电力配网改造技术进行深入探究,为保证电力配网改造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1 城市电力配网的现状及缺陷

1.1 城市的供电压力增大

从实际情况来看,以往的电力配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使得电力供需关系变得十分紧张,较大的电力负荷量极易导致供电不稳定的现象出现,甚至出现电力配网系统故障的问题。另外,以往旧的电力配网系统的维修费用较大,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因此,旧式电力配网系统是当前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配网结构缺少科学合理性

当前,城市电力负荷量不断增大,存在着不合理的配网结构,导致容易发生电力供给的不稳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化电力供需的矛盾。不合理的电力配网结构不仅会增加电力供给问题,而且增加了电力配网运行后的维修与养护难度,从而影响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1.3 不合理的电源布点,供电半径过长且线损高

我国电力行业时常出现布点不足,或电源点分布不合理等问题,较长的供电路径极易损耗线路功率,使供电可靠性指标(主要是电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导致线路故障等问题。这些因素影响着供电运行的安全,且会阻碍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许多电力工作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技能不高,在专业知识掌握、实际操作功底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同时缺乏良好的责任心,这些问题都会给电网的正常、稳定送电带来不良影响。

2 电力配网改造的原则

总体来说,为了提高电力配网改造效果,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适应性原则。加强对城乡供电平衡的重视,加大城市电力配网改造力度。(2)智能化原则。为了快速解决电网的故障问题,应注重电网自动化故障的智能化处理,使供电稳定性得到提升,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电力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3)逐步完善原则。由于电力配网改造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程,相关人员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脚踏实地地完成电力配网的改造任务,从而促进电力配网改造效率的提升。

3 电力配网改造技术

3.1 电力配网线路的改造

(1)电源点的布置改造。在电力配网改造过程中,电源点的布置最为关键,其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有着直接联系。比如,110kV田心变电站、110kV黄江变电站、110kV社贝变电站供电是东莞市黄江镇电网改造之前的指标,当地人们的用电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是该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社贝变电站到负荷中心有着较远的距离,110kV黄江变电站电力消耗较大,且容量相对较小,如果田心变电站停电,那么黄江变电站的用电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同时,由于田心变电站的位置处于供电中心,其作为供电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改造不太现实。因此,对区域供电进行合理规划是改造的重点,需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理及负荷情况,使该区域供电不会受到單个电源点故障的影响,其他电源点能够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从而保证城市供电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2)电力配网结构改造。当前,人们用电量逐渐增多,辐射状的电源结构渐渐地无法满足人们的用量需求,因此,对电力配网结构进行改造十分有必要。例如,将双电源结构应用于电力配网结构改造中,将两条不同的配电线从电源点分出,采用联络开关连接结尾处,并将分段开关应用于中间。在电网正常运行时间分段开关闭合,对于没有故障的部位来说能够正常运行。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改变分段开关,主要通过判断与设置线路的配变容量及路径长短得以实现。以这种方式进行改造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改造量相对较小,能解决较高的双电源成本问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即不适宜乡镇使用。

(3)线路走廊的改造。需注意的是,只有通过与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协商,并对各种因素进行确定后才能进行线路走廊的改造。一般情况下,人行道或树的周围是线路走廊设置的主要地段,在实际中可将双回同杆的架设方法应用于较大用电负荷量的地域,在道路两旁的用户分开输电时,可以以道路为一条分界线,能够使该区域的电量负荷量有所缓减。另外,在线路架设过程中,可以将单回线路方式应用于用电户少,且电负荷低的区域。

(4)改造时导线的选择。目前常使用的供电线路导线类型为电缆,其具有安全性高、成本高、检修养护难度大的特点,比较适合繁华地段应用。而架空线路具有施工方便、养护方便、适应于大面积使用等优点,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广。绝缘的架空线路分为普通型、轻型:前者有着较厚的绝缘层,对树木可进行更多的接触,但其极易遭受雷击而断裂,建议在市区内应用;后者有着较薄的绝缘层,一般碰到树木较少。在实际中,可将线径较大的导线应用于主干道路上,应注意保证线径大于150mm2,一般采用主线240mm2为主,使其实用性得到增强。

3.2 电力配网的自动化设备改造

(1)电压-时间型。断路器与分段器是构成电压-时间型自动化的主要部分,如果电路出现故障,那么将会导致变电所、分段器、断路器依次跳闸。要想实现发生故障的正常电路部分继续供电,需要使发生故障的部分两边的分段器再次重合。电压-时间型对故障判断比较准确,但其由于断路器要完成两次重合与分合闸,且继续通电时间较长,如果存在较多的分段开关,会延长故障持续时间。

(2)电流型。当线路出现故障时,电流型的馈电自动化会使断路器跳闸,导致各个分段开关将电流参数传输于变电站。变电站在故障段部位的计算过程中,以分段开关传输电流参数作为基础,将指令进行发送,从而闭合故障段开关,实现正常线路部分的继续供电。一般来说,电流型馈电自动化比较适应于城镇或县城。

3.3 辅助性加装故障报警装置

在架空线路各重要关口(分支)出线处加装故障指示器,如果加装位置选点得当,在发生线路故障的情况下,抢修人员能快速定位故障点,缩短寻找故障点的时间,对供电可靠性指标有着积极的贡献和意义。

4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配网的改造与人们的正常用电有着直接联系,为了使供电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采取有效的技术进行电力配网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电力行业应注重对电力配网改造技术的应用,从而使电力配网改造效果得到保障,更好地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玉廷.关于电力配网改造技术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8(11):130-131.

[2] 林熙澎.电力配网改造的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130.

[3] 文平.城乡电力配网改造的思路和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0):60.

猜你喜欢

电力配网城市建设
有源功率平衡装置在低压配网系统的应用
研究电力配网运维管理问题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电力配网自动化中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应用
新形式下如何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及其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