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素读、解读与课堂教学

2019-04-25朱东成

参花(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教学

摘要: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各级各类培训观摩和自身的深入思考,总结出几点语文教学的经验,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尤其是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就必须在文本素读、文本解读、课堂教学三者中找到最佳契合点。

关键词:文本素读 课堂 教学 阅读

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2年。在这22年中,教育改革在不断地进行中,经历了几次教材更换,教材中的选文更是“增删不断、去留不定”;教育理念也是不断地更新、完善,教学方法更是轮番上场;教育手段花样翻新,评价方式不断变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事实上,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无论教材怎么改革,教学大纲怎么变换,教学方式怎么改变,教学理念怎么更新,教学的最终效果都只能在而且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2017年下半年秋季入学,笔者又开始了七年级的语文教学,面对着新版教材,笔者又一次对其进行探索、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各级各类培训观摩和深入思考,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尤其是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就必须在文本素读、文本解读、课堂教学三者中找到最佳契合点。

一、文本素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素读”,源于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认为,中国传统母语教学,重视背诵和记忆,强调“追求投入理解,反复诵读,烂熟于心”。

很显然,这里的素读,主要是就学生的学而言;而笔者说的“文本素读”,更多的是就教师的备课而言,意思是“一切归零、排除资料、回归文本”地备课。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试想,每次面对文本,只知道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钻进大量的资料去查阅,却从来没有自己的发现、主见、创造,这本身就不是真正的阅读,又怎么能教得好学生呢?

比如学期伊始,面对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笔者素读完全文后,深深感受到邓稼先的爱国情、杨振宁对邓稼先的崇敬。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呢?于是,依托文章的第一部分(一共9个自然段,标出序号),笔者原创了几个问题。

【问题展示】

1.请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2.请小声读读,揣摩其感情。

3.思考并讨论,朗读时,这部分的情感该怎么处理?有没有层次变化?

【答案提示】

段落: 1 2 3 4 5 6 // 7 / 8 9

表达方式: 叙述 议论

时间: 一百年前← 对比 →今天

情感变化: 悲痛 振奋 崇敬

因为教师自己进行了文本素读,在文本素读的基础上,結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把知识进行问题化,于是,学生自然就理解了“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引出邓稼先”这一概括。同时,因为是素读后的原创,学生手头的资料没有现成答案,于是,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认真听课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素读文本,要求教师不追名逐利、不哗众取宠、不唯名人是瞻,而是静心尽力地着眼于文本本身。

《说和做》是臧克家先生写闻一多先生的名篇,我们自己上学时学过,教学生也不下十遍。全文共20个自然段。因为坚持文本素读,笔者发现文章有一处逻辑性语病。

【课文节选】10.11.12(内容略)

【素读所得】

综合分析第12自然段的语义重心和第10到12自然段的语义指向,第12自然段中加点的“言论”与“行动”应该调换位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很显然,如果没有教师的文本素读,是不能提出这一问题的。换个角度,从更深层次、更长远的角度看,这一质疑,这一“微发现”,挑战了权威,挑战了习以为常;不管对错,教师这种“率先垂范”的思考与挑战,必定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下探究精神与批判思维的种子。

二、文本解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文本素读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教师个人的烙印,受到教师自身知识能力阅历的局限。所以,文本素读虽然保持了阅读教学起点上的本真,但是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因此,文本解读就成为一种必要。

文本解读,要求我们在保持素读本真的前提下,吃透文本,完整对待文本本身及其后面的相关练习,透过文本把握编者的意图,结合学生主体,立足课堂,高效地开展教学。

新版教材,其组织编写的层次之高、编写过程的力度之深无须多论,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能做的、必须做的是,潜心解读。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其中第三则选取了《列子》中的《杞人忧天》。值得解读的是,编者在文后的“思考探究”中出了一道与之相关的练习题。笔者做了如下解读。

【思考探究】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解读过程】

《杞人忧天》一文,老版教材多次选取过,寓意上都是指向“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透过这个思考探究题可以揣摩到新教材编者的意图明显不同以往。于是,结合新形势,完全可以而且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

【解读结果】

1.我为“杞人”点个赞:

(1)您勤于思考

(2)您敢于质疑

(3)您勇于探索

(4)您大胆发问

2.我为祖先而自豪:

(1)您的科学精神超越时空

(2)您的忧患天下美名远扬

笔者给“晓之者”提个醒: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很显然,笔者的这种解读尝试,更多地考虑到“大语文”中的“思维教育”“国家自信”“文化自信”等因素。这样做,除了落实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外,还会起到活跃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效果。

在今年3月份“国培送教下乡”活动中,笔者聆听了对宗璞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的两节“同课异构”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两位女教师上得都很精彩。她们都非常重视朗读,时间上,都花了15分钟左右,形式上,有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学生齐读等。在文章精读环节,都重视对第2—6自然段景物描写部分的赏析和对第7自然段“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这句话的解读。然后,就在得出“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结论后快速结束课堂。

笔者在学有所获后,翻开课本思考了几个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开始了自己的文本素读与解读。

《紫藤萝瀑布》

宗璞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

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解读缘由】

1.这是一篇写景散文吗?

2.如果不是,景物描写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如果说景物描写只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或依托,那么,触发了什么情感?又是怎么触发的?

4.作者依托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触发了什么情感?

【解读过程】

1.素读全文。这不是一篇简单的写景散文,如果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的话,作者只写了紫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这两个方面(课文第8和11自然段)。所以,景物描写只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和依托。

2.再次素读。紫藤萝两次触发了作者的情感:一次是紫藤蘿“紫色的光辉”从“我眼前”“流过”“我心里”“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感悟(课文第7自然段);一次是紫藤萝“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引发紫藤萝“十多年前”“稀落”“稀零”“没有”“拆掉”(课文第8自然段)与现在紫藤萝“又开花了”“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以致“流向人心底”(课文第9自然段)的对比。

然后,综合两次触发,作者有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第10自然段)的感悟,以致“不觉加快了脚步”(第11自然段)。

【文本解读】

1.作者简介:略。

2.文章背景简介:略。

3.家庭情况简介:作者的弟弟,冯钟越,北京人,杰出的飞机结构强度专家。长期从事飞机结构设计与强度研究工作。在新型歼击机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航空结构分析系统(HAJIF)的开发研制和航空结构静、动、热强度试验现代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82年10月,不幸病逝,年仅51岁。

4.写作年代背景:本文写于1982年5月。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时代的春天已然来到。当时,作者54岁,父亲已获得自由,弟弟重病。

【解读结论】

作者显然是被眼前紫藤萝的光辉与芳香吸引住了而“停住了脚步”,它那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一时)忘记了忧伤,忘记了苦涩的过往,为新时代、为美好的未来而“不觉加快了脚步”。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教师只有把文本素读和文本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最佳契合点,才能最终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朱东成,男,本科,安徽省太湖县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