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罗门之歌》的时空叙事策略

2019-04-25宋璐瑶

参花(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叙事学时间

摘要: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当代作家之一,托尼·莫里森在世界文坛享有重要的地位。《所罗门之歌》是她极具代表性的创作精品,本文拟从时空叙事策略出发,感知并分析小说中莫里森高超的叙事水平,从而获得对小说更为深刻的见解。

关键词:叙事学 时间 空间

国内外各界文学批评家对《所罗门之歌》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笔者则关注到这部小说精妙绝伦的叙事策略。本文拟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小说中变换丰富的叙事层次与结构。笔者认为,莫里森的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够这么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多重的叙事策略,使得莫里森想要刻画的人物精神世界与情感能够更加有效地在读者间形成共鸣。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善用多种叙事手段,整体看来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时间叙事策略

通过细致的拜读这部经典的小说作品,笔者认为莫里森非常善于运用丰富多变的时间叙事手段来为读者展开她的叙述,整部小说穿插记录了以男主人公奶娃为核心的整个戴德家族的兴衰史。通过《所罗门之歌》莫里森想要向读者传达的并不是某一个人的成长奋斗经历,相反,她希望能够记录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大部分如主人公一样的人是如何一步步逆风成长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如何对待祖先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整篇小说时间跨度较大,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一个大家族内三代人的奋斗过程。作者为了更好地呈现出其想要表达的艺术效果,不但放弃了只采纳常规的、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叙事手法,更是独辟蹊径地频繁打破时间顺序,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倒叙、插叙、补叙这三种叙事手法使得整部小说脉络清晰、节奏紧凑、逻辑严密、情节饱满,从头到尾都呈现出超越性的艺术感染力。

《所罗门之歌》是一个跟飞翔有关的故事。小说一开头莫里森就记录了保险公司代理人史密斯先生是如何从慈善医院的屋顶出发飞行的。这个情节之所以被放在小说的一开头,作者认为除了吸引读者外,还跟小说末尾主人公奶娃在梦境中的飞行有关。如此一来,首尾呼应的结构就清晰可见了。通读全文后我们不难知道,在当时人们传统的思维中,飞行只是一种方式、一个标志,是当年祖先为了反抗毫无人性的奴隶制度而幻化出来的羽翼。飞行的意志是坚定的,方向是一路向南,那意寓着古老的家乡非洲大陆。但是,如果仅仅介绍这一次飞行,从结构上来看缺少应有的完整性;若要平铺直叙地说明原因又会显得乏味枯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莫里森在这个情节上巧妙地进行了补叙,也就是上文所谈到的奶娃的梦境以及后来的一些相关内容。“奶娃钻到甜美的床上,在她的怀里睡了一夜。那是一夜温柔的梦乡,梦中全是飞行……是一种漂浮的游弋,就像一个人躺在长沙发上看报纸那样姿势轻松。”这一幕是奶娃在经历了南游后的情节,那时的奶娃之所以会梦到有关飞行的情景,很大程度上表明他已对祖先留下的精神文化展示出强烈的认同感。小说中的第一次飞行发生在奶娃出生前,而这一次发生在奶娃三十岁之后,时间跨度很大。作者通过补叙不仅保留了故事的完整性,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了读者的兴趣。除了精巧设计的补叙,倒序也是贯穿始终的。前文分析过,小说的故事是一个家族三代间不断传承、发展的故事。但是在大方向上,莫里森放弃了线性叙事,没有一开始便讲述家族前辈的奋斗经历,而是打破常规从奶娃的降生谈起。随着奶娃的不断成长,那些给予他深切关怀与指导的家人的成长经历也被莫里森娓娓道来。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奶娃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物质方面的忧愁,可是显而易见的却是他精神上的空虚,以至于到了近30岁的年龄时,成年奶娃的人生还没有什么目标,更没拥有独立于家族生活的能力。這样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要由他的父亲麦肯·戴德二世为此承担责任,他将上流社会的惬意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家在周日下午乘车出游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惯例,是麦肯赏心悦目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对他来讲,这是一种使他感到当真是一个飞黄腾达的人物的自满自足的方式。”对于麦肯·戴德二世来说,这样的炫耀是他获得自我价值肯定的一个途径。包括在生活中他对家人跟朋友的态度也是极其冷漠的。

奶娃实际上有一个姑姑,她生活在贫民区。但是由于父亲对他封锁了消息,使奶娃从不与其来往,使得奶娃第一次见到她时已经是个少年了。冷漠的麦肯·戴德二世看似无情,其实内心也曾受过千疮百孔的伤害。为了表明原因,莫里森在这里开始了她的倒叙。在读者们见证了奶娃的成长后,奶娃父亲的童年生活经历被又被莫里森娓娓道来。作者认为这样的倒叙手法不仅使小说作者想要呈现出来的因果关系更加清晰,也能够带着读者回味当时的社会环境。麦肯·戴德二世跟她的妹妹派特拉过去的经历都是在这样的回忆里产生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回忆不仅从麦肯的视角出发,也有派特拉的、老女仆塞斯的以及仍生活在故乡的那些旧人的叙述,从某种程度上说,莫里森还原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故事形态。

插叙与倒叙和补叙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从地位上来看,插叙没有前两种叙事方法那么重要,因为插叙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如果将插叙的部分去掉的话也不会对全文的理解造成困难。但是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叙事手法,并将它作为主要叙事手法的补充将会使文章的脉络更为清晰,起到突出主题、升华主题的作用。文章的末尾,奶娃已经对祖先的飞行能力深信不疑,可是莫里森却又增加了一个奶娃向吉他炫耀祖先能够飞行的情节。她不但转换了叙事视角,丰富了文章内容,也通过这一次的插叙升华了全文的主题。总的来说,之前分析到的几种时间叙述方法均在文中有多处体现,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助莫里森完成了近乎完美的时间叙事结构。

二、空间叙事策略

空间,是任何个体或者团体之间发生关系的必要场所。小说中的人物也不例外,随着情节的不断展开,空间也会越来越复杂。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希望再进一步地挖掘《所罗门之歌》的空间叙事策略,拟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展现莫里森是如何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在多个空间内行云流水般地自如切换。作者在本文中按照空间的基本属性将小说所涉及到的空间大体划分为两种,即生存空间与心理空间。

生存空间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理空间,是最基本的空间概念。在这里小说的人物得以发展,剧情也由此展开。在《所罗门之歌》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多种空间,不论是“七日”长期驻扎的汤姆理发店、戴德家的林肯牌轿车内的压抑环境还是派特拉温馨又从容的小木屋都是非常典型的物理空间。但是通过深入的文本细读,作者发现小说中隐藏着一对较完整的且呈现对比形态的空间——南北差异。这样鲜明的空间对立关系在小说中显得尤其耀眼,但是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作为基本的生存空间,它们不仅是小说人物活动的舞台,也是叙事展开的原点。这部小说的大致时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距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已过去近一百年,南方已经不是当时那个依靠剥削而赚取暴利的种植园经济了,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生活在北方的人的思想也逐渐被解放。但是,由于奴隶制度在美国大陆存在了一百七十余年,使得这种观念的消除变得非常缓慢。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世界,但是在这部小说中,男主人公奶娃所切换的北方和南方确实是存在的。在没有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之前,奶娃的生活是空虚、没有目的的。终日生活在父亲为他营造好的“舒适窝”里混吃等死。他的境遇代表了很多处在同时代的同胞们,他们很幸运地出生在奴隶制度废除之后,出生在工业文明后日新月异的北方新城市,也许在他们之中的很多人看来并无差异,尤其是像奶娃这类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孩子。但是,隐藏在其身后几百年来都未完全褪去的旧观念,使得他们在融入这个社会大环境时必然会面对一些困难与挑战。对奶娃来讲,三十岁之前他大体生活在这类迷茫之中。后来在姑妈派特拉的启发与父亲机缘巧合的促成下,奶娃开始了他的南游之旅。那个最初抱着寻金梦的奶娃并没从那个山洞中得到任何金子的足迹,却意外地在故乡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听着南方旧人不断向他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那个从前倍感漂泊的奶娃逐渐长出了“根”。深深扎根于灿烂的民族文化家族历史,奶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骄傲与自豪。莫里森通过这种南北方空间的切换,向饱尝痛苦的同胞们指明了方向,每个人都必须继承与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因为这不仅能增加在巨大的文化洗牌时人们的自信心,更是一个优秀民族能够扎根世界土壤绵延发展的命门。

不同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心理空间是基于人物所处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而存在的。這部小说中同样存在着一对自始至终都呈对立关系的心理空间,即奶娃的心理空间与好友吉他的心理空间。通过仔细阅读不难发现,奶娃的发展路径是逐渐进步的。所以他的心理空间从最初的被压抑的烦躁到后来的迷茫无知,逐渐发展成最后的勇敢自信。通过对比,吉他的心理空间与奶娃完全相反。由于心理空间是由主体所拥有的权力关系与深处的意识形态相关,那就不难解释为何吉他的心理空间呈现倒退式的发展状态。早年间父亲的惨死与母亲的出走在吉他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均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创伤;成年后的吉他,除了日常工作外,花费大量时间泡在汤姆的理发店,也正是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过多的关于种族歧视与黑人不公正待遇的新闻。由于迫切想改善这样的情境又苦于没有合理办法,吉他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原本飘忽的精神寄托,更加没有了方向,他不仅触犯了法律更背叛了自己民族的文化。

总体来说,莫里森综合运用高超的时空叙事手法,向读者展示了小说中一代人的奋斗史。从叙事的角度出发,为更加全面地了解这部作品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M].胡允恒,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作者简介:宋璐瑶,女,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所罗门之歌叙事学时间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时间消灭空间?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叙述结构和聚焦多重性——让·埃什诺兹《我走了》和《一年》的叙事学解读
新叙事学,复数的叙事学,还是复数的后经典叙事学?——也从《新叙事学》的译名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