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撒欢的宾阳炮龙节

2019-04-25陆阿勇

三月三 2019年1期
关键词:宾阳龙舞舞龙

陆阿勇

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在“禁炮”的当下,如果还能有一座小城可以让人尽情撒欢放炮,那就弥足珍贵了。在一马平川的桂中偏南的宾阳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一都举办炮龙节,其间不管是本地民众,还是异乡游客,皆可过足放炮瘾,感受浓浓的年味。

炮龙节是宾阳独特的传统民俗节日,曾多次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中外媒体报道,被世界各地游客誉为“东方狂欢节”。

关于炮龙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旧时宾州城部分地方发生人畜瘟疫,当地民众认为舞炮龙既可辟邪消灾,又可带来吉祥如意,从此每年的正月十一必舞炮龙以求平安喜庆,“炮龙节”便由此而来。

舞炮龙的人堪称舞龙界的“武士”。舞炮龙,用宾阳人的话说就是“勇敢者的游戏”。在那电光闪闪、硝烟弥漫、万炮齐鸣、炮屑灼人、百龙齐舞、锣鼓喧天的现场,无论是舞龙人,还是本地居民,或是异乡游客,要想尽兴地参与其中,首先要有胆量才行。

舞炮龙的主力军来自县城各老街老巷的本地居民。小到几岁小孩,大到六十多岁的阿叔,每到炮龙节,只要身无大恙,必定参与。否则,这一年总觉得缺失了什么,倍感惆怅遗憾。

家住县城宾州镇伍屋街从事制衣生意的伍先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小时候胆小怯懦。有一年随父亲爬到街坊家的高樓上,俯瞰炮龙老庙里十多条炮龙的开光仪式,那万人空巷、锣鼓喧天的盛况,以及赤膊的舞龙者腾挪躲闪、敏捷而威武的身姿,任鞭炮在身上炸响的场面,让他深感刺激和震撼。后来竟不由自主地跑下来,加入狂欢的人群。翌年,他就主动要求加入本街的舞炮龙队,虽因年少体弱,开始只做些举牌开路、照明护龙等杂活,但随着龙队穿越几条街巷经受“炮火”的洗礼,到晨光熹微,炮停人歇之时,胆子渐肥,那灰头土脸之上,露出炯炯有神的双眸,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俨然一名小勇士矣。从此,伍先生父子年年参加舞龙,舞之呼之,儿子克服了胆怯内向,父子俩的感情也如舞龙的气氛变得热络起来。

我与伍先生因彼此小孩同龄同班而结缘数年。正月十一,应其邀约我们全家来到了恢宏而颇有历史的伍氏宗祠吃了“灯酒宴”。接着,跟随伍先生赶往炮龙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宾阳炮龙老庙,观看炮龙开光仪式。

位于同仁街、太平街、中和街等老街交叉处的宾阳县炮龙老庙,从中午开始就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得益于“混”在同仁街卢、任两姓共制的“白须龙”(白须代表资格最老之意)队伍里,我们才得以穿越一道道警戒线,挤入炮龙老庙。安保大于天,因为当晚有八方游客和全县各族人民约四五十万人汇聚县城,万一引发践踏事故或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开光仪式是由一个身穿袍服、头戴尖帽的道公主持。但见他口里喃喃有词,左手拿着一只公鸡,张口咬破鸡冠,右手迅疾蘸着鸡冠上的血点在龙的双眼上,就算“点睛”了,这样龙就“活”了起来。所有的龙都开光过后,按照习俗,等到晚上七点吉时,舞炮龙正式开始!这时,各条街道各个广场,万炮齐鸣,锣鼓锵锵,火树银花不夜天,整个县城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舞龙人光着上身,头戴竹帽,绑着一条红腰带,像是古代威武的武士,熟练地舞动炮龙。围观的居民和游客把鞭炮都扔向街头和舞龙人身上,但舞龙人却面无惧色,任由鞭炮在身上蹦跳炸响。只见炮龙时而将头高高昂起,摆摆尾巴;时而左突右冲,威武无比;忽上忽下,穿梭翻腾。鞭炮炸出的滚滚烟雾使整条龙似在电闪雷鸣之中,腾云驾雾,翻江倒海,蔚为壮观。此时,无论七十老人,还是几岁小孩,都要来凑凑热闹,沾沾喜气。在这欢呼声、锣鼓声和鞭炮声中,已没有年龄、性别的分别,大家又唱又跳,忘记了忧伤,忘记了烦恼,卸掉人生的面具,心随龙舞,亢奋不已。

当龙舞到一户人家门前时,大家都尽情地把鞭炮往龙身上扔,扔得越多,龙舞得越欢,这就是“炸龙”了。待鞭炮炸完后,龙就会顺着街道,拜谒下一户人家。据说,龙在哪家停留最久,哪家来年的运势就会最旺,正所谓“炮龙所至,福泽绵延”。

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钻龙肚、摸龙须、抢龙珠等活动。因为这样可以让大家来年交上好运。于是,祈求爱情天长地久的情侣们牵着手钻龙肚;希望添丁发财的人就去争抢龙珠;希望家庭幸福美满的人则去摸龙须。我们也高兴地钻了几回龙肚,儿子说他祈愿成为长坂雄风里的赵子龙,做个英武的中华好儿郎!此时此刻,谁都不想错过祥龙带来的瑞气…信则有,不信则无。有不少“求子心切”“梦里求财”之人,来年得偿所愿,但几多欢笑的背后,必定有他不为人知的苦楚与无奈,只是最后,又有多少人能悟透平平淡淡、无灾无难亦好的禅

我曾一次次徜徉在宾阳县城各条老街,许多街道显得斑驳沧桑、弯曲逼仄。在泛着岁月尘烟的屋檐瓦砾之下,各种电线纵横交错、盘绕杂乱,透出的那一份苍老和凌乱,让人担心炮龙节期间如何能经受得了万炮齐鸣的洗礼。然而,据史料记载,自有炮龙节以来,全县炮龙节当晚无一场火灾发生。尽管一夜之间,全城硝烟弥漫,炮屑遍地,宛如铺上一层厚厚的红地毯,但在环卫、城管和社区等各单位各部门快捷的降尘清扫之下,迄今未见关于炮龙节污染环境的投诉。炮龙节牵扯着几多俗世故事和悲欢离合,考验着多少人的胆识与宽容,欲说还休。

时光泅回2010年2月18日,那是一个让宾阳人民,尤其是舞龙人刻骨铭心、倍感自豪的日子。宾阳炮龙队一行43人,带着宾阳县委、县政府和一百多万父老乡亲的厚望和重托,应邀参加新加坡“春节国际妆艺大游行”活动,这标志着宾阳炮龙从此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宾阳炮龙协会秘书长张云真先生为此写了《我和炮龙在新加坡的日子》系列日记。因宾阳炮龙队的到来,打破了新加坡长达38年的“禁炮令”,让各国游客兴奋不已,大呼过瘾。在访问期间,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中文版)、《海峡时报》(英文版)天天跟踪报道,其中炮龙队员黄访祥头戴竹帽、赤裸上身挂满鞭炮的大幅照片抢占头版显要位置,让人歆羡不已。许多队员说:“来新加坡买不买东西不要紧,买份报纸回去作纪念也值了!”当记者们围拢采访,问及“赤膊迎炮疼不疼,事后有无秘方药水医治”时,炮龙队员说:“哪里有什么秘方,我们给炮炸的都是正宗的真皮!”此话引来阵阵笑声。那份从容的调侃,透着宾阳炮龙队队员的血性与豪爽。

随后,声名日隆的宾阳炮龙队又应邀到台湾、贵州等地表演,所到之处,无不令人震撼和亢奋。

宾阳人舞炮龙的习俗,缘于“求乐、求和、求安、求旺”的目的和愿望,因这愿望和习俗沾染人间烟火,极接地气,故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世代流传,生生不息。

没有人说得清,年复一年的宾阳炮龙节慰藉了多少人祈福的梦,勾起了多少人对年味的追忆。如今,炮龙节早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宾阳独具特色的民俗节日,充分体现了宾阳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自2008年炮龙节“百龙舞宾州”以来,炮龙节逐渐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和理性化。人们不再盲目炫富斗炮,也不再有百元一斤的天价狗爪坑客,各种饭店宾馆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再没有“一房难求”的窘况发生,抛掉繁文缛节和铺张浪费,炮龙节逐渐回归本色。游弋在各旧街老巷的炮龙,变得更加轻盈和昂然了。

猜你喜欢

宾阳龙舞舞龙
灯会迎春,一夜鱼龙舞
铜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的传承与开展现状分析
舞龙
桂林至钦州港公路(南宁六景至宾阳段)项目获批
断龙舞
荆州古城远眺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中秋舞龙
海上丝路(1)
宾阳人才发展环境研究